摘 要:本文通過對某高速公路碾壓混凝土基層施工技術以及相關的施工工藝進行研究和探討,總結了一套應用在高速公路中較為完整的碾壓混凝土施工工藝,通過分享該工程施工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為類似的公路工程建設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 框剪結構 施工技術 鋼筋綁扎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038-02
1 工程概況
該項目工程當中高速公路的總長度達到了55.178km,連接線的長度達到了5.155km。主線遵循了高速公路建設的相關技術標準,設計為雙向的四車道,設計過程中速度控制在每小時120km,路基的寬度達到了26.0m;特大橋為1/300,橋涵以及路基為1/100。其中連接線主要根據一級公路建設的相關技術標準,設計過程中速度控制在每小時80km,路基的寬度達到了21.5m;橋涵以及路基為1/100。
2 碾壓混凝土基層中試驗段的具體施工情況
在經過試驗段施工之后,證實了該工程混合料在拌和、攤鋪以及碾壓等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有效率,并且具體施工方法和組織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試驗段施工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LK2+500~LK2+800的右幅進行試驗段的鋪筑和碾壓。在各項結構層開始施工之前,需要鋪筑長度在200~400m之間的混凝土基層試驗段,要求厚度達到18cm,采用單幅機械化進行試驗段施工。在開工的28天之前,就需要確定好試驗段的具體地點以及長度,并將拌和、攤鋪以及碾壓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設備準備就緒,把工序的具體安排情況、施工工藝操作方法以及各項方案和施工計劃等遞交到監理工程師處。試驗段方案中主要通過使用不同的機械設備、施工技術以及碾壓方法等,檢驗各項設備能否滿足拌和、攤鋪以及碾壓等施工工藝條件,確保施工工藝的可靠性。試驗段需要針對不同路面,通過匹配各種不同的機械設備,確定出合理的設備數量以及設備組合等。而且在鋪筑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各項數據的記錄工作,并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在完成試驗段的鋪筑之后,做出試驗段的總結報告書,并遞交給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批。
(1)拌和。由試驗工作人員和機械操作人員分別對拌和的數量以及時間等進行詳細的記錄和認真的分析,并求出拌和設備的實際工作效率。另外,試驗工作人員還應該抽檢水泥的使用劑量,確保混合料的配合比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為后續的施工提供有效的資料。除此之外,試驗工作人員還需要取樣制作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模型,檢測混凝土基層的強度是否達到設計的相關規定。
(2)攤鋪和碾壓。在施工現場,要求試驗工作人員利用酒精燃燒法測試混合料的含水量,對比拌和完成狀態下的含水量求出具體的損失率,確定松浦系數。試驗工作人員需要將機械的壓實順序、碾壓次數以及速度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獲得各項數據資料,并且由試驗工作人員提出壓實度的主要檢測控制方法,確定出最小碾壓距離。
3 施工過程中進行測量放樣
(1)下基層在經過驗收并達到合格要求之后,將中樁和邊樁恢復,并且測量出掛線的具體標高,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檢測之后簽字確認。攤鋪機導線樁之間的間隔距離控制在10m,在出現變坡情況需要加密5m,線長最好控制在200m以內,保證鐵線能夠在張拉的過程中處于繃緊狀態。
(2)試驗段的松鋪系數暫時確定為1.15,然后推算出混合料的具體松鋪高度。根據松鋪系數完成掛線,并且每隔10m測量三點基層的標高、松鋪標高以及壓實標高等,在試鋪設一段路之后開始碾壓工作,在碾壓的過程中做好跟蹤測量,如果跟蹤的結果出現偏高或者偏低的情況則需要適當的調低或者調高相應的松鋪系數,在繼續試鋪設一段路之后檢測松鋪系數的設置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則繼續調整,一定要保證松浦系數的合理性。
4 碾壓混凝土基層的具體施工過程
4.1 混合料的拌和施工
在拌和水泥穩定粒料的時候,需要將砂、石屑以及碎石當中的含水量測量出來,然后根據以上參數調整并確定混合料的具體用水量,要求超出最佳用水量的0.5%~1.0%,避免施工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造成的損失。根據試驗提供的相關數據確定出水泥泵的轉動速度有效的控制水泥的劑量。水泥泵的轉動速度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調動,試驗工作人員還需要隨機抽查檢驗水泥的劑量,一天抽檢次數在6次以上。在拌和混合料的時候一定要均勻拌和,盡量避免拌和不均勻的問題,更不能出現沒有拌和的現象,混合料達到合格的標準是色澤均勻、沒有灰條以及灰團現象、沒有離析以及成團現象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在碾壓混凝土基層的施工現場檢驗測量水泥的劑量跟外觀是否足夠均勻,并將信息及時反饋到后場進行適當的調整。
4.2 攤鋪
在該工程中主要利用兩臺長度為5m的攤鋪機,前后相隔5~10m的距離同時進行攤鋪工作,前面的攤鋪機一邊要用鋼絲牽引,另外一邊要利用鋁合尺按照中邊樁的掛線標高拉出相應的標高;利用滑靴將后面攤鋪機的一邊與前面的搭接在一起,另外一邊利用鋼絲進行牽引。
要求攤鋪工作連續進行,攤鋪的速度應該根據拌和樓的具體產量以及運輸距離的長短來確定,通常會將攤鋪速度初步確定在1.0~1.5m/min之間,然后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兩臺攤鋪機的搭接縱線一定要跟中線處于同一個平行面上,測量工作人員應該及時的測量基層頂面的橫坡以及標高,并且及時把測量結果反饋給施工人員指導下一階段的施工,確保攤鋪工作能夠滿足施工規定的各種要求。
4.3 碾壓
(1)在該工程中試驗段的碾壓施工長度初步定在30~50m之間。碾壓組合以及碾壓遍數初步規定為:I區利用單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速度控制在1.5~1.7km/h之間,要求慢速靜壓1遍即可;然后再利用單鋼輪壓路機進行復壓,要求小頻振壓4遍;在進行終壓的時候應該根據彌合表面微裂紋的實際情況,一般靜壓2遍到3遍即可。II區也利用單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速度控制在1.5~1.7km/h之間,要求慢速靜壓2遍即可;然后再利用單鋼輪壓路機進行復壓,要求在小頻振壓2遍的基礎上大頻振壓2遍;最后終壓一般靜壓2~3遍即可。
(2)在確保高程、橫坡以及含水量等滿足施工要求之后,需要及時利用壓路機在路幅的整個寬度內開始靜壓工作,直線段要求從兩側逐漸向中心進行振壓,超高端要求從低側逐漸向高側進行振壓。要求在每次振壓的過程中重輪重疊1/3輪,在整個路面寬度內進行重輪振壓一遍即可。
(3)根據試驗得出的結果,要求從拌和開始到碾壓結束整個工作過程控制在40個小時以內。
(4)壓路機不能在已經完成碾壓或者正在進行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急剎車,一定要避免基層表面遭受破壞。
(5)與此同時還應該注重對橋梁涵洞結構物臺背位置進行碾壓,該位置應該比正常其他路段多壓1~2遍,并且利用鋼輪進行橫向碾壓,同時利用人工將邊部適當整修。
4.4 對邊緣進行修整
在水泥終凝之前需要安排4~6個人分為兩組修整碾壓混凝土基層的邊緣:根據頂面的具體寬度每隔10m放出相應的內側點以及外側點進行拉線,修坡的時候需要按照1∶1的坡度比例,在修整邊緣的時候注意灑水做好濕潤措施。在完成修邊工作之后需要將線形平順,把碾壓混凝土基層的外觀進一步密實。在修整邊緣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廢棄混合料可以用來施工便道的維修,但是不能用在路面結構層的施工中。
4.5 對施工縫進行處理
(1)在攤鋪的時候,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導致攤鋪工作的中斷時間超出了2h,同時針對施工橫縫,在終點位置設置縱向的斜坡當作碾壓過程中的過渡路段;在完成碾壓工作之后,檢測路面平整度是否達到施工要求,將合格部位之外的斜坡都刨除。
(2)在開始重新攤鋪之后,需要后退20m左右將施工縫進行適當的切割,要求切割深度控制在10cm左右,刨除切縫外側殘留的混凝土最終使其形成臺階。在把水泥漿涂灑完成之后,將攤鋪新路面進行縱向的連接,并且在硬化之后切除施工縫。
4.6 道路的養生、切縫以及交通管制
(1)終凝結束之后需要及時灑水并鋪設透明的薄膜,根據天氣狀況不斷的在里面灑水補充足夠的水分,確保表面能夠保持濕潤。
(2)根據施工現場的氣溫條件開展鋸縫工作,一般在鋪筑完成24~48h左右為宜,要求切縫的間隔距離保持在8m。
(3)在道路養生的過程中禁止任何車輛在穩定層上通行,一般養生期在7天以內。
5 碾壓式混凝土基層施工質量的控制方法
碾壓混凝土基層的靜壓光面完全成型之后應該盡快檢測出路面的壓實度和平整度、縱段的高程、寬厚程度、橫坡以及強度等各項目,最后遞交監理工程師完成驗收工作。主要的驗收項目如表1所示。
6 結語
本文通過對某高速公路的具體施工進行分析,深入探討了碾壓式混凝土基層采取的主要施工技術,總結了大量的施工經驗,并為類似的公路施工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遠輝.碾壓混凝土基層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27(6):31-33.
[2] 賀平,胡章立.碾壓混凝土基層的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24(7):45-46.
[3] 張偉卿,洪柏鈞.碾壓混凝土基層在清連高速化改造項目的應用[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0,21(7):17-19.
[4] 張國軍,劉超飛.清連高速公路碾壓混凝土基層施工技術的探討[J].交通標準化,2009,29(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