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底,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出訪以色列。他在耶路撒冷發表演講,表達自己對以色列的支持。聽眾席的前排,一位老人手持拐杖,靜靜聆聽;在第二次的公開活動中,他坐在了羅姆尼的身邊。當地媒體紛紛評論,“明星不是羅姆尼,而是他”。他是誰?他就是美國賭場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
阿德爾森是今年美國大選最大的“金主”之一,他與羅姆尼、猶太人財團乃至美以關系都有關連。
辦雜志搞活動都能發財 美國的賭業或稱博彩業,自上世紀30年代初開始取得合法地位,并得到快速發展,出現了蜚聲國內外的兩大“賭城”——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和新澤西州的大西洋城,還出現了一大批位于印第安人保留地內的賭場,造就了眾多靠經營博彩業致富的大亨,阿德爾森是其中的佼佼者。
1933年8月,阿德爾森出生于波士頓一個貧困的猶太人家庭,父母分別來自烏克蘭和立陶宛,父親開出租車,母親則靠幫人縫補衣服來維持生計。一家人只有一間房,父母睡床,阿德爾森和3個兄弟姐妹睡地板。那時候,猶太人在美國受人欺負,阿德爾森記得,“每天我都得和四五個猶太同學一起上學,以對付那些隨時可能從灌木叢中沖出來的、手持鐵鏈的愛爾蘭裔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長反而養成了他的硬脾氣,想著法子要出人頭地。12歲那年,阿德爾森向叔叔借了200美元,在街頭叫賣《波士頓環球報》,走出了經商的第一步。后來,他靠向連鎖酒店銷售一次性的牙膏肥皂,賺到了第一桶金,并開始進軍投資行業。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阿德爾森先后成功投資了75家公司,包括核能公司、寵物商店等,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管他做什么生意,能賺錢就是好生意”,“投資企業就像等公共汽車一樣。這輛不是?那就等下一輛。總有一輛是你想上的。”
就在阿德爾森的事業開始上升時,1969年股市大崩盤,他一夜間傾家蕩產。幸好,他曾參股一家雜志出版公司。經過研究,他覺得利用雜志辦展覽有錢賺。于是,他辦了一本名為《數據通信用戶》的雜志,并開始主辦科技產品的展覽。這一下,全美的科技產品經銷商聞訊而來,阿德爾森起死回生。他也悟出一個道理:“最重要的是要看準行業發展的方向。”不久,他發現個人電腦走俏。雖然他本人對電腦一竅不通,但嗅覺敏銳的他立刻想到其中有生意可做,決定創立專門的電腦貿易展。
1979年12月,阿德爾森在拉斯維加斯辦起了COMDEX電腦展。這個電腦展上的最新科技產品讓人大開眼界,比爾·蓋茨等高科技精英的演講更成為重頭戲,參展人數和參觀者爆炸式地增長。1995年,阿德爾森以8.6億美元的高價將展覽會和主辦公司賣給了日本的軟銀集團,從此成為億萬富翁。
“我對風險的胃口比所有人都大” 年過半百,很多富豪都會考慮“享受人生”。阿德爾森卻還想干更大的事業。1988年,他買下了金沙酒店,次年建成了金沙會展中心。1991年,他和新婚妻子米麗亞姆到意大利威尼斯度蜜月。浪漫的風景,讓他陶醉其中,并得到靈感。返回美國后,他把金沙會展中心炸掉,籌資15億美元,在原址建成集住宿、娛樂、博彩于一身的“威尼斯人度假酒店”,并請來意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為酒店開業剪彩。酒店搬來了威尼斯的浪漫風情,游客在數百米的室內運河上泛舟,穿著緊身黑褲的船夫們哼著船歌;岸上是中世紀打扮的詩人、貴族、小丑……客人們都被迷住了。
“威尼斯人”大獲成功,阿德爾森又想把他的博彩業版圖擴展到海外。他將目光投向了澳門。在他眼中,澳門就是一座金礦,因為10多億中國人“只需短短幾小時就能到達”。2004年5月,他的澳門金沙娛樂場開業。當時,數萬人擠在賭場門口,高大的金屬門咔咔直響。阿德爾森得意地回憶道:“他們將每一道門都擠壞了。大門的鉸鏈斷裂,眾人歡呼一聲,潮水般涌入賭場。”一年后,澳門金沙就收回了2.65億美元建筑成本。隨后,阿德爾森投資24億美元,又把“威尼斯人”搬到了澳門,面積居全球賭場之冠。2005年8月,阿德爾森又以相當于250億元人民幣的高價拿下新加坡第一張賭場經營執照的30年經營權,開辦濱海灣金沙酒店。2007年,他成為《福布斯》美國富豪排行榜上的第三名。
阿德爾森把每次投資都當做一場賭博,也從不怕下大賭注。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金沙集團資金困難,管理層想暫停一些在建項目,阿德爾森拒絕了:“我對風險的胃口比所有人都大。”一年后,公司股值縮水80%。為維持大家的信心,阿德爾森拿出10億美元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他說:“只要做對了,財富就會像影子一樣緊緊跟著你,趕也趕不走。”阿德爾森的堅持是正確的。到2009年,金沙股價重新攀高,之后3年里,安德爾森的身家以每小時80萬美元的速度飆升。到今年年初,他以250億美元的身家重登美國十大富豪榜,排名第八。
財富讓他轉向共和黨人 有了錢,阿德爾森開始對政治產生興趣。他原本是民主黨人,但隨著財富的累積,民主黨傾向于保護勞工、對富人多征稅,這一立場讓他感到不滿。“這不公平,憑什么我得交那么多的稅?”而他的賭場屢屢受到工會組織的罷工影響,這終于讓他徹底轉向了共和黨人。在他的書房墻上,清一色地掛著共和黨保守派代表人物的照片,包括前總統小布什、前副總統切尼等。
起初,阿德爾森的出手還不大。2005年,他只給了小布什25萬美元捐款。但他對奧巴馬“恨之入骨”,2008年大選,拿出3000萬美元給一個保守派政治團體。今年大選開始后,他先是出資1000萬美元支持共和黨的前眾院議長金里奇,讓金里奇與黨內對手羅姆尼對抗。5月初,金里奇退選,阿德爾森又很快轉向支持羅姆尼,在與羅姆尼密談45分鐘之后,就向親羅姆尼的組織 “重塑我們的未來”捐了1000萬美元。阿德爾森早就說過,他會支持“任何一位共和黨候選人”,甚至稱可以給出9位數的金錢支持。“我將竭盡全力打敗奧巴馬。”這是因為奧巴馬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政策,在阿德爾森眼里就是在“搞社會主義”。他說:“政府主導的財富再分配是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要是聽任政府包辦一切,那我干脆不工作、去釣魚好了。”
美國《時代》周刊分析,阿德爾森積極參與政治,特別是在本次大選中表現活躍,還有一個原因是他不滿意奧巴馬的以色列政策,認為奧巴馬對以色列的支持不夠。阿德爾森雖然是猶太裔,但本人在美國土生土長,早年對以色列的事并不關心。不過,自從他娶了米麗亞姆,在以色列問題上就越來越投入。米麗亞姆來自以色列,是位醫學博士,立場保守,對丈夫影響很大。阿德爾森支持金里奇的1000萬美元,就是夫婦兩人各簽了500萬美元的支票。阿德爾森接受媒體采訪時,米麗亞姆也總是在場,不時與丈夫交流看法。在妻子的影響下,阿德爾森開始支持強硬派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4年前還在以色列創辦了一份免費發放的右翼報紙支持內塔尼亞胡。目前該報是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日報。阿德爾森也大力支持親以色列的美國—以色列政治行動委員會,投資多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捐了上億美元給以色列慈善機構。他公開表示,只要羅姆尼力挺以色列,就會得到他“無限的支持”。
政治是“最便宜的投資” 身為金沙集團董事長的阿德爾森,確實有影響大選的實力。按他250億美元的身家,他支持金里奇、羅姆尼的一兩千萬美元猶如九牛一毛。有人計算過,他在新加坡的濱海灣金沙酒店一天就能賺回這些錢。到目前為止,他是今年美國大選最大的捐款人。“毫不夸張地說,阿德爾森一個人就能為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提供所有的資金。”雖然美國法律對直接捐給候選人的資金有種種限制,但如果捐給事實上有傾向性、但表面上獨立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等組織,就不受這種限制。而阿德爾森也很清楚,對億萬富翁而言,政治是“最
便宜的投資”,其回報卻最大。這也是他樂此不疲去“投資”政治的原因。
阿德爾森說過:“我反對大亨干預大選,但如果做得到,我也會去做。”在這位賭場大亨的身上,“道義”和“利益”是分得很清楚的。今年2月,有美國媒體采訪阿德爾森時問他,作為富豪積極介入政治,是否有罪惡感?阿德爾森說:“我只是要對付其他試圖影響選舉的富豪們。我知道索羅斯等人在數年前甚至數十年前就已經這樣做了,他們已經建起了一個網絡,暗中匯集和輸送資金。”他說的沒錯。投資大鱷索羅斯是民主黨的長期支持者,以大手筆資助自由派競選人而聞名,也是奧巴馬的富豪盟友。索羅斯自己也承認,從1989年起他就試圖影響美國政策。“那樣我就更有影響力。”接受富豪的資助方面,美國的兩黨并沒有本質的差別。而不同的政黨候選人上臺后,政策上會偏向支持自己的財團,比如共和黨的小布什偏愛軍工、傳統能源等行業,而民主黨的克林頓、奧巴馬都傾向于新能源和高科技行業,這背后都有金錢的力量。
如今,距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已經不到3個月。《華盛頓郵報》 8月7日報道,共和黨陣營7月籌款總額達到1.01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超過現任總統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陣營。如果羅姆尼當選,阿德爾森就贏了一生最大的賭局。到那時候,他會不會笑著對奧巴馬說,“跟我賭,是你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