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這說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同時也為以后的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那么什么是文化軟實力、為什么要提高文化軟實力和如何切實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就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一、文化軟實力的內涵
(一)“軟實力”概念的提出
1990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教授約瑟夫?奈在《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一書及《對外政策》雜志上發表的題為《軟實力》一文中,最早明確提出并闡述了“軟實力”概念?!败泴嵙Α彪S即成為冷戰后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專有名詞。
(二)軟實力與硬實力
約瑟夫·奈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是指精神力量,它不是靠強迫別人去怎么樣,而是它影響別人,讓別人自愿地認同它的東西,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要素。硬實力是軟實力的有形載體、物化,而軟實力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
1.硬實力為軟實力的提升創造條件。文化、價值觀等的傳播需要以物質為載體。在現代社會,文化一般主要以文化產業為其物質載體。文化與文化產業之間存在互利共生的關系,文化軟實力的強大與發達的文化產業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產業既是一種硬實力資源,又是一國文化軟實力的物質基礎。
2.軟實力的提升對硬實力發展起推動作用。一國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會增加國外對本國文化產品的需求,從而拉動本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并對相關產業產生輻射帶動作用,最終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三)軟實力、國家軟實力、文化軟實力
在我們的理論體系中間,出現過軟實力、國家軟實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樣幾種提法。軟實力是一個最大的一般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國家了,它包含的范圍更廣泛一點。國家軟實力是特定的,既包括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也包括那些不能算作文化軟實力的軟實力,比如說一個國家的領導集團的這種執政能力等。而國家文化軟實力主要包括一個國家的國家形象,民族精神,它的核心價值觀,它的政治制度,它的發展模式和很重要的狹義的文化創造。這些要素對內體現為民族的凝聚力、創造力、發展力,對外體現為國家的影響力、感召力、號召力。
二、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ㄒ唬┲匾?br/>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br/> 1.增強民族凝聚力。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凝聚力,勢必分崩離析,什么事情也辦不成。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飽經磨難而不衰,歷盡坎坷而彌堅,靠的就是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今天,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要妥善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戰勝這些困難和風險,更離不開民族凝聚力。凝聚力來自哪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凝聚人心、增進共識、鼓舞斗志、振奮精神的強大力量,始終是維系民族成員的精神紐帶。我們只有大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聚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殘運會,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和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這些盛大的歷史時刻,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為之歡呼,為之吶喊,顯示出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2008年汶川地震,2010玉樹地震和周曲特大泥石流,2011年“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在我們人民遭受災難之際,很多素不相識的人自發的放下手中的工作,不遠千里、萬里來到受災人民的身邊,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而這些都是文化軟實力在起作用。
2.增強綜合國力。文化不僅是精神意義上的財富,而且對物質財富的創造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當今市場上,商品和服務的文化含量日益決定著其競爭力。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是為什么呢?說到底是適宜的政策和制度創新為經濟實力迅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制度和政策就是文化軟實力。
?。ǘ┚o迫性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br/> 1.文化產業比重很低。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為11052億元,僅占GDP的2.75%,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總產值預計超過3.9萬億元,占GDP比重將首次超過3%,文化產業的增加值雖然勢頭強勁,但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距離很大。
2.受到外來文化的入侵。文化市場是一定的,我們的文化產業市場占有率不高,世界上其他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就回來占領我們的市場,占領我們的精神家園。像世界上文化強國美國、日本、韓國,就對我們國家從各個方面形成了包圍之勢。
三、切實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路徑
?。ㄒ唬┐罅ㄔO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任務,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不斷增強人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必須強化教育引導,增進社會共識,創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
?。ǘ﹤鞒泻霌P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以其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世界各種文明中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脊梁骨,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是我國“軟實力”的主要資源,是我們的比較優勢。像我們的國粹京劇、漢賦、元曲、唐詩、宋詞、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大力弘揚、壯大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出版、傳播的投入。以此來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內在動力。
?。ㄈ┥罨幕w制改革,積極推進文化創新,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沖破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束縛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革除影響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為文化的繁榮發展開辟廣闊空間、提供強大動力??梢哉f,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發展。我們要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使之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的文化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竭動力,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是一味的復制,而是必須進行創新。通過改革為文化創造條件后,我們要真正振興我們的民族文化,就必須創新,不斷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活力。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發展文化產業。例如在發展和傳承京劇、二胡、中醫、飲食等傳統文化時,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利用現代的高科技、新思想去包裝它們,去詮釋他們,讓它們的魅力在21世紀也能光芒四射!
?。ㄋ模┘訌妼ν馕幕涣鳎岣呶幕瘋鞑チ?,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贏得更加廣泛的認同,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影響力
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還要積極主動地走出國門,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2007年中國公布了一項大規模的翻譯及出版項目“大中華文庫”,這是首次完整地把中國幾千年的文獻全集翻譯成英文,然后再翻譯成其他語言,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截止到2011年我們已經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這些孔子學院已經成為傳播我國文化的重要基地。它們不僅教授漢語,而且還翻譯推介中國小說、電影和電視劇,舉辦各種有關中國醫藥、飲食、戲曲等系列講座,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情歡迎。
(五)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正像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中講的那樣,要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使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擁有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
要充分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發揚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討論,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化發展環境,表彰有杰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使各類文化人才的才華有展示舞臺、創造有實現空間、貢獻得到社會尊重。
要采取有效措施、創造有利條件,動員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文化建設。
相信在黨的領導,全國人民積極參與,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辛勤創作,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積極支持下,必將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也將迎來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閻學通.中國軟實力有待提高[J].中國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