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社區文化建設成為了構建和諧社區乃至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大力加強社區文化建設能夠極大地促進社區精神文明的發展。文章分析了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并圍繞社區文化理念建設、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區文化隊伍的打造等方面闡述了發展社區文化的對策。
關鍵詞:社區文化;精神文明;社區建設
我國對于社區文化的探究始于二十世紀80年代,理論界對社區文化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觀點,但具體而言,社區文化的內涵應該包括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行為規范及價值取向等內容。社區文化是社區的靈魂,而精神文明建設又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點,抓好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社區乃至和諧社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尋找新路子、新方法、新舉措,不斷開創出社區文化建設新局面。
一、分析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當前我國社區文化建設整體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各地根據不同的發展思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區建設模式,政府部門領導、社區內部文化機構協作的社區文化建設框架在多數地區已基本形成。綜合而言,我國社區文體隊伍成長迅速,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社區文化還與廣場文化、街道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形式呈現出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多元化局面。
我國社區文化建設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不得不面對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的現實,其中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1)社區居民自主意識差。城市生活節奏在加快,居民的社會接觸面卻在縮小。當前我國社區內“人情味淡薄”的現象較為嚴重,居民普遍缺乏社區意識、主人翁意識,尚不能完全認識到社區文化活動的功能,對社區文化活動的認知仍停留在“豐富業務生活”、“強身健體”的層面上。由于居民認識理念的不深入,就直接導致了社區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社區文化的內容就很難達到滿足不同人群的目的;(2)社區文化建設缺乏理論支撐。西方社區理論認為,社區是一個融合了情感、道德、信念的共同體,社區應該發揮出道德規范、信念統一、情感凝聚等作用。而當前我國社區文化建設還處于一種群眾文藝單項突進的層面,社區文化挖掘的深度不夠,缺乏社區文化理論底蘊作支撐;(3)社區文化設施建設不完善。社區內文化設施的配備承載著社區文化建設的重任,而當前我國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普遍跟不上現代城市發展的速度,一方面社區資源有限,尚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一方面當前的文化資源有一部分被閑置,利用率不高。還有的社區為了在社區評比中處于領先,存在盲目投入的現象。
除了以上這些不足,我國社區文化建設還存在著諸如文化活動單一、文化活動經費不足、文化隊伍不完備等問題,這些都嚴重阻礙著我國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前進的腳步。
二、大力發展社區文化的對策分析
我國社區文化建設唯有立足現實,打開思路,積極尋求多元發展空間,才能真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現就其發展對策提出以下建議:
1、“以人為本”是基本發展理念
“以人為本”是我國社區文化建設必須要堅持的原則,決策者和建設者要認識到社區文化建設是事關群眾生活的一件大事,要把滿足居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還要積極引導居民群眾成為社區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把居民群眾的主動性、自主性、參與性充分發揮出來,處處圍繞著“群眾”做文章,社區文化建設才能走上正軌;“以人為本”的理念還體現在社區文化生活的管理制度層面,要把平等、和諧、互助、關愛等社區文化基本價值觀滲透在社區文化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積極推進社區的各項制度文化和組織文化建設。總之,大力發展社區文化一定要把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作為基本目的。
2、加大社區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社區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離不開文化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當前政府是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的主導力量,盡管我國各級黨委、政府在社區文化的建設面積、服務功能和設施保障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度,但總體而言,我國社區文化基礎建設仍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在經費的劃撥上有意向社區文化建設傾斜,在社區文化服務活動的打造上積極去投入。例如,社區可以與當地文化館、圖書館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社區中開辟供居民文化共享、文化交流的天地;隨著我國社區文化的規模不斷擴大,政府不再是社區基礎文化設施建設的唯一力量,眾多社會力量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參與進來。在社區的各項文化活動中,企業通過“贊助”的形式搭建起了與社區合作的橋梁,這樣既解決了社區文化活動資金缺乏的問題,又讓企業的品牌形象在社區大放異彩。例如,福利彩票企業與社區合作建立“老年之家”活動中心;某食品企業在社區主辦“廚藝大賽”文化活動;某涂料公司與社區合作主辦“綠色之家”評選活動等等。借助社會力量發展社區文化是一種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它很好的將社區文化建設融入到了市場經濟之中。
3、打造高標準的社區文化隊伍
人才是社區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社區文化服務工作目前面臨著人才匱乏的窘境,基層服務工作內容繁雜,待遇不高,很難吸引和留住文化人才。所以,采取各種措施打通招賢納士的渠道是當務之急。①設立社區文化專崗。社區可以通過聘用專門的文化管理人才、設立社區文化專崗的形式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文化管理人員必須是通過考核、培訓的專業知識豐富、工作態度認真、具備奉獻精神的服務人員。通過該措施確保社區文化建設工作有章可循,也保證了社區文化建設在專項人才的引導中有組織、有特色、循序漸進的展開。當然,在設立文化專崗之后,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解決編制和職稱評定的問題,還要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資待遇,要通過競爭上崗的辦法形成社區文化人才流動機制;②加強社區群眾文藝團隊建設。大學校園里有社團組織,城市社區里也可以組建群眾文藝團隊,因為只有提高社區群眾的參與度、調動出社區群眾的參與熱情,才能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社區文化管理服務人員要及時建立和更新文藝人才庫,在社區中發現、選拔那些有文化特長的居民入“庫”。當然,選拔機制少不了激勵措施,可以對那些活躍的文化分子給予表彰獎勵;③通過多種渠道提高社區文化管理人員素質。對社區文化管理人員的培訓是很重要的一環,社區可以從高校聘請技術人員、文化學者對社區管理人員進行階段性的培訓,幫助其總結社區文化工作的不足,對于有創新性的文化活動甚至可以嘗試申報社區文化類的研究項目;④社區間的文化交流必不可少。隨著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深入,社區間的文化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通過交流合作,社區間的文化創新思想得到互補,文化管理人員也通過交流、考察等形式交換社區文化建設理念,使得社區文化建設始終在流動的機制中進行。
三、結束語
我們必須看到,社區文化是一種群眾文化,社區文化建設的成功之處不在于有多少文化走進了社區,而在于通過社區文化活動真正讓居民群眾參與進來,增進彼此的親和力,促進社區乃至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當然,社區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注這項事業,政府、企業、教育機構、民間都承載著這項事業的未來,只有讓社會力量都認識到社區文化的重要性,社區文化建設才能真正迎來跨越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文軍,唐區林.變遷與創新: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歷史考究與現實分析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