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分高校的圖書管理模式還處于傳統模式階段,對于數字化模式開發不夠,所以我國高校中對于圖書管理系統在數字化方面的建設和運用還不夠成熟。現代科學技術在高校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模式中得到充分運用。其中,信息管理系統、多媒體數據庫、資源數字化、資源分布式網絡等方面的技術是新型管理模式中主要運用到的。文章簡要探析了傳統高校圖書管理的問題和新型數字化模式的分析與運用。
關鍵字:高校;圖書管理;數字與傳統
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的基礎和保證無疑就是圖書館,同時它還是教學科研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環節。在高校面向二十一世紀新型學校的改革時,現代化辦學條件得到不斷加強和改進,同時學校的工作效率也隨之提高。隨著教學科研設施設備的加強和現代化手段的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改進,信息化、數學化和現代化的圖書館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衡量學校實力的重要標志就有圖書館的實力一項。當前,圖書館發展歷程中的必會經歷數字圖書館這一階段,這一模式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方面的創新做出了很大貢獻。文章主要從高校數字圖書館這一概念開始對高校圖書管理工作進行詮釋。
一、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比較
與傳統圖書館的概念有著不同說法,但含義大致相同的數字圖書館,顯然是新生事物。數字圖書館同樣是一個閱讀空間,具體來說其用到了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等而形成的一個新的不受區域限制的信息空間或信息系統,這個存儲系統具有海量存儲能力,信息資源被此系統利用數字化方式存儲在其中,不同地域的用戶可以同時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這一系統從而實現了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信息資源共享這一相對于傳統系統的最大優點。“藏書建筑”與“信息服務和社會教育機構”是傳統圖書館的詮釋,在此數字圖書館就突破了這其中的束縛,使高校的圖書館成為一個開放的“信息系統”,也就真正實現“世界圖書館”這一宏大目標。因為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差異巨大,因此管理上的巨大變化必然會發生在圖書館傳統模式發展到數字模式的過程中。
二、高校圖書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1.高校圖書管理現狀與問題。首先是人的問題,比如: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數字化圖書管理模式的要求相對傳統圖書管理模式要高得多,顯然目前大部分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不能達到。
其次的問題體現在高校館藏資源方面,館藏資源過時這一弊端,隨著快速發展的經濟腳步,人們對知識的需求節奏加快越來越凸顯。這一弊端體現在高校大量收藏古典書籍,從而忽視對館藏資源的更新換代方面,圖書館資源質量也就在不斷下降。
最后是受益者范圍狹窄問題,本校學生和老師是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受眾,對外開放這一功能只有少數高校才具有。
2.提高高校圖書管理水平的方法。評價與反饋制度應首先得到完善。圖書館員可以通過相對于新管理模式的評價與反饋制度找到圖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新模式推行時就針對問題制定與執行有效措施,這樣可以滿足越來越多讀者的需要。
其次,針對高校自身特點著重關注,突出并合理打造特色。圖書館的館藏也要體現學校的自我辦學的特色,具體方向可以考慮根據特色專業打造特色藏書,以吸引相應群體進行關注。
最后,在圖書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方面。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外語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提高、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水平等都是一名合格圖書管理員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模式及其特征淺析
新模式相對傳統模式有很多區別,比如:資源豐富的數字化圖書;智能化的圖書檢索系統;聯系密切的數字化圖書資源;開放化、信息化、網絡化都是高校圖書管理數字化模式的主要特征。讀者和管理員在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后,兩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便捷了很多。
四、建設高校圖書管理數字化模式的相關細節
我國高校圖書管理的數字化模式需要靜態、動態結構的結合,在兼顧動、靜態結構建設的基礎上,高校圖書管理的數字化進程才能得以推動,從而使得圖書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靜態結構的設計與建設。數據信息庫的建立具有針對性,面向對象法是信息化時代的高校圖書管理所需要采取的第一方法,此種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多余信息的產生。
2.動態結構的設計與建設。高校圖書數字化管理模式建設中,動態結構的設計與建設相對靜態部分的設計建設更加重要。動態結構建設依靠網絡來實現。用戶、圖書管理員、電子資源三者通過網絡進行及時有效地聯系。
五、結語
傳統圖書館的功能不但通過數字圖書館得到傳承,其他信息資源的全部功能也在其中得到完善。圖書科學化管理階段會隨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而到來。衡量高校辦學條件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高校圖書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程度,它還是衡量學校辦學實力與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高校數字圖書的管理在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中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劉廣銳.論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與創新[J].黑龍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