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訓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增強學習信心的重要環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潛在價值,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基礎來開展思維訓練,以此來優化教學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訓練
進行小學數學改革,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課堂教學中深化數學教學改革
首先,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特點,從培養學習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個方面,確定思維訓練的具體要求,也可以給教師在備課、上課中提供依據,使教學有具體要求和任務。
例如:五年級數學教材下冊第五單元,我們提出思維訓練的目標要求是: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思維訓練的重點是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并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簡算能力。通過訓練,形成計算的技能技巧,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其次,思維訓練的目標要求必須通過教學過程去實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出思維訓練要求要達到“趣、活、實”的要求。培養興趣,運用多種學生喜愛的直觀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內在思維積極性,使學生學得津津有味。教師要巧妙發問,學生要敢于提問,顯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把握好幾個問題,讓學生“想一想”才能過去。訓練學生的思維過程要注意“活”,又要注意思維方法的規范。教師要善于跟蹤和發現學生出現的和可能出現的各種思路,在學生已有思路的基礎上適當地引導和點撥,引導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思維軌道,保證思維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一節數學課思維訓練是否到位,我們以學生“是否樂學、思維活躍、基礎扎實”為標準,把“趣、活、實“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再次,正確合理的評估方法,對實現數學教學目標起著導向作用。使思維訓練的目標要求、操作要求和評估要求配套。針對以往數學考試的弊端,我們通過實驗提出數學考試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注重平時的考察;二、實施符合數學特點的多種形式的測試;三、要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四、實行知識、能力、品質的全面數學素質的評測。這樣不僅全面考察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考察學生的思維過程,思維能力,同時又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二、以課外,第二課堂做進一步深化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各年級舉辦數學課外小組,并納入課程計劃中。采用學生自愿 報名和班級推薦的方法參加,輔導內容依據教材及教材中的思考題,輔導方法,我們強調從激發學生求知欲入手,以思維為核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海霞.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