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忽視了課堂中文化背景知識的融入,不利于學生有效掌握英語語言和文化,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僅僅學習某種語言而忽視學習這種語言所賴以存在的文化,就很難完全理解和正確得體地使用所學語言。因此,將文化融入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必須運用的教學方法。文章將簡要敘述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從哪些方面導入英美國家的文化,以及通過哪些方式更有效地導入文化,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理解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和語言;文化教學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以老師教授詞匯和語法為主,主要停留在語言層面,忽視了語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脫離了鮮活的文化和社會生活,不僅使得英語課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從根本上來說也無法教好英語,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關于英語教學中文化和語言的關系,就是否在語言學習是學習文化,先學習語言還是先學習文化還是同時進行,中外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曾有過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探討,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語言學習中,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在語言學習中融入文化才能真正提高語言能力和文化交際能力。胡文仲(1999)教授曾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說,越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細節,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一語言。由此可見,英語學習不是一個孤立的語言學習過程,英語學習中必須要學習文化。
二、大學英語課堂應教授的文化
文化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教授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長時間以來老師都認為課堂上所教授的文化僅僅是語言的背景知識,國家的歷史地理知識,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應傳授哪些文化,根據以往的研究結果和筆者在課堂中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相關反饋,筆者認為可分為兩大類:內部的和外部的文化。內部文化包括語言使用者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通常包括人際關系,對自身,對家人的態度,和個人對社會的態度看法。外部文化更為廣泛,包括傳統習俗,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社會的各個層面如社會等級制度,政治制度,政府,教育,商業,大眾傳媒,娛樂休閑,體育運動,城市發展建設,歷史遺跡,重要公眾人物的影響,重大社會事件的影響等。內部和外部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為影響。
三、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有效地傳授文化
大學應語課堂上如何有效地將這些內部的和外部的文化融入到學習之中,這個問題爭論已久并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其歸根結底在于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去主動接觸目標文化,有意識地去感受目標文化,并根據目標文化來交流,從而更好地掌握目標文化語言。學生的充分參與教學活動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勤于思考,大膽提問,自由討論所傳授的語言知識和文化,開闊學生的眼界,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新信息點和文化的敏感度。大學應語課堂上如何有效地將這些內部的和外部的文化融入到學習之中,通過相關的研究分析和筆者的教學實踐,共總結了一下幾種教學方法。
1.語言教學中融入情境。文化都是依附于各種情境,理解言語并并能僅僅只理解單詞和句子字面意思,而應從本質上了解其單詞和句子背后所隱藏的文化框架和潛在意思。情境對于語言交流至關重要,相同的語言表達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義。文化的傳授應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這樣的文化才能被學生掌握并恰當應用。
2.培養學生的雙語文化意識。要學好語言,并熟練應用所學語言,需培養學生雙語文化意識。最好的培養雙語意思的方法是將所學目標語言文化和本國文化對比分析學習。將兩種文化相對比,總結強調其異同,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本國文化。在課堂中老師應多引導學生就兩種文化的進行對比分析,例如在學習如何表達和回應感謝時,強調中國人由于謙虛會對別人的感謝回應:哪里哪里,而美國人會欣然接受別人的感謝,并回答:You’re welcome.
3.通過文學作品,習語諺語傳授文化。文學作品,習語諺語是文化通過語言的高度凝結的體現,是對文化中某時代或某種社會現象的反映,對語言學習者來說是很難掌握的,傳授文學作品,習語諺語的文化背景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掌握目標文化,從宏觀角度了解目標文化的發展軌跡,更好地促進目標語言的學習和交流。
4.教學中引入真實的場景和材料。學好目標語言,關鍵在于能在真實場景中應用目標英語進行交流,而以往的教學大多注重語言點的學習,割裂與真實社會場景的聯系,導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