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提出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必須結合學生專業特性,以素質教育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高職體育教學與學生專業進行結合,運用全新的體育教育理念建設現代化先進的高等職業體育課程,普及并推廣新型的體育教育模式,對于體育教學體系進行深入改革,從而為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服務。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優化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是職業教育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綜合素質顯得至關重要。伴隨我們國家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模式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從我們國家高等體育教育的實際狀況來看,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模式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一,新型的體育教育理念,應當將全面、協調、完善以及個性發展等素質教育理念,全面貫徹到目前開展的素質教育過程中去。其二,必須對現代化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進行更新與設置,體育教育始終圍繞將所有學生都培養成具備新型生命觀、運動觀、健康觀以及審美觀并且可以符合高科技現代化職業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其三,采取科學方法與對策,對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優化,開發高等職業體育課程資源,不斷強化教法改革,建立新型的評價機制,從而使得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可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激發潛能以及發展個性。
為了順應科技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新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改革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建立全新的體育教育模式,注重體育在培養觀念開放型、知識復合型以及能力全面型人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二十一世紀,學校體育逐步呈現出社會化、生活化、個性化、市場化以及終身化的發展趨勢,高職院校體育應遵循學校體育的發展潮流與趨勢,從而對體育教育各個要素及環節的改革進行指導與規范,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求良好接軌,并且納入生活以及終身體育的軌道。此外,還應當突現高等院校體育的特色,從而使得學生所掌握的體育基本知識能夠為學生追求體育文化的需求提供優質服務,學生通過掌握的健身原理和方法為他們自主鍛煉以及將來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提供服務。所以,二十一世紀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模式改革,必須遵循社會發展對學生的就業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和體育教學的特點入手,構建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以改革體育課程體系為核心,課內課外一體化為前提,確定各種新型教學模式,這是二十一世紀體育教育模式改革的潮流與趨勢,也是我們國家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主導思想。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傳統的“一個模式,一種規格”的體育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熱情,影響了他們個性特點的發揮。高職院校必須結合專業設置的多樣化特點、教學內容的地方性以及生源基礎的差異性等特性,使得體育普修課有機結合選項課,構建個性與職業全面、協調發展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1. 將體育文化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有效融入到體育教育全過程。體育文化、保健理論、體育欣賞等各種課程,可以使得學生的體育文化理論知識更加豐富,對于培養他們的體育能力十分有利,有利于陶冶他們的高尚情操以及塑造他們的良好氣質,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體育文化素養等等。在體育運動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參與運動、學習體育技能理論知識積極主動性,磨練他們的意志,發展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等。
2. 構建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以及全新的評價機制。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強化對學生學習以及訓練方法的科學指導,提高他們自學、自練的水平。確定學生的主導地位,利用啟迪教育,指導他們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教學方法必須注重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的特點,努力倡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良性互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傳統的評價機制更加注重結果評價,依賴技術考試。該評價方式非常不公平,并且與職業教育特性不不相符。所以,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結合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建立并完善體育教育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實施綜合考評,評價指標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生理、心理、知識、體能以及技能的狀態水平,此外,根據職業教育要求,注重評價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教學對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成果等。
3. 增強教師自身素質,不斷豐富高等職業體育課程資源。利用拓寬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優化職稱結構以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水平以及協作攻關的綜合能力等等,從而使得體育科研與教學實踐相互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同時能夠進一步完善其課程體系,提高體育教育在現代化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由于高職院校的專業非常多,學校應當結合自己的辦學特色、理念以及專業特點,設計各種可以提供學生選擇的體育教學課程,并且應當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的各種體育場館設施,引入更多的新興體育項目,進一步豐富、更新課程內容,積極開展生活方面的體育教學以及鍛煉。不斷增加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以便為順利實施素質教育,充分體現高職院校辦學特色,凸顯學校資源優勢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一個正確的方法與途徑。
參考文獻:
[1]劉喜林. 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J].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2]羌夢華,凌齊. 高職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03)。
(作者單位:九江職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