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公眾文化意識覺醒,博物館文化的發(fā)展被視為公共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部分之一,其所具備的公益性和公共性也被公認為是公眾應該獲得的文化權益之一。博物館網站的打造應該緊密圍繞這一核心思想,以網絡傳播為依托,利用高科技技術更好地向公眾傳播和宣傳博物館文化。
一、博物館網站建設的意義
2012年2月3日,文化部黨組副部長歐陽堅在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開發(fā)工作會上,談到博物館參與到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需充分利用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和技術優(yōu)勢進行文化產品開發(f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各類文化消費需求,從而繁榮與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渠道。博物館網站是利用高科技技術跨越時間與空間限制,面向全人類傳播文化的新型信息平臺,它的建設是對實體文化館的補充和拓展,是博物館擴大宣傳與影響的途徑,并將促進區(qū)域、民族、國家間的博物館的資源共享,促進全人類的歷史文化的交流。所以,在當今互聯(lián)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時,博物館網站的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影響是深遠的。然我國博物館網站建設才開始發(fā)展,無論在網站的功能定位上,還是網站的內容建設上以及網站的Web前端設計上都需要走很長的路,這也是本文撰寫的目的所在,希翼通過調查與研究,為相關行業(yè)提供具有價值的建議,以期促進更多的人關注博物館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建設,為廣大普通大眾營造理想的精神家園。
二、國內博物館網站的問題簡述
目前我國博物館網站建設盡管才起步幾年,然其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都逐漸建立,目前但凡屬于國有的各級博物館均能在線查到相關網站,但盡管數量眾多,因各種內外因素,各地博物館網站質量參差不齊,網站在各個方面的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簡述如下:
1.Web前端設計與技術差異甚大,因經費的問題,設計制作相關博物館網站的質量參差不齊。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相關地區(qū),因所儲備的互聯(lián)網技術實力較為雄厚,所以博物館網站設計質量較好,而相對于一線城市,其他內地或經濟欠發(fā)展地區(qū),缺乏技術支持,在網站搭建上流于形式和毫無創(chuàng)新,沒能體現互聯(lián)網的技術優(yōu)勢。
2.國內博物館網站,在內容設計上,缺乏科學的劃分方法,導致網站內容建設出現徒有其表,網站內容滿足不了公眾的精神文化需要。
3.博物館網站定位不夠恰當,在網站建設上,沒有對博物館參觀者的參觀給予合適的參觀指導等問題。
三、網站建設策略
1.定位的轉變。盡管國內博物館網站建設不少,但眾多還未充分利用好這平臺。首先在網站定位上,并沒有把公眾作為主體對象來考慮,仍還停留在單一的事業(yè)單位的介紹與宣傳的普通模式上,所以在網站定位上,人性化服務設計不足。網站區(qū)別于實體博物館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它對數據的采集、傳播和儲存的超大化,其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讓全球網絡所能觸及的地方同時獲得信息,這樣的信息傳播模式,最大化地為博物館文化宣傳提供了先進的傳播渠道,也給公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同時也拉近了博物館和公眾之間的距離。在這樣先進的科學技術平臺上,如何讓博物館文化知識實現共享,如何更加體貼地服務于大眾應該成為博物館人應該考慮的問題。所以,在網站建設上應該轉變服務觀念,由被動變主動,對網站進行全新定位。
2.內容的重新劃分。在對網站定位轉變的前提下,對網站的內容建設需要進行重組和劃分。網站在內容設計與展示上不能是單純地對實體博物館內容的重復,而是應該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設計。例如:實體博物館所保存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豐富的自然遺存的數量眾多,往往公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是非常盲目地參觀,其獲得的知識和樂趣也常會因徘徊在漫長的展區(qū)的通道中泯滅掉,所以做好展品的導覽尤其重要,傳統(tǒng)的實體參觀地圖給予公眾較刻板的引導,公眾的個體化服務無法得以體現,而在網絡中,通過對小眾需求的調研,根據小眾的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凸顯人性化關懷。這樣的設計理念在許多國外知名博物館網站已經存在。例如:英國國家博物館網站,就充分體現了這樣的服務理念,在其網站上,公眾不僅可以了解該館的經典藏品,還可以根據個體情況,有選擇地計劃參觀路線。在網站的服務中,不僅有適合個體、家庭和團隊的參觀建議,在時間上也為不同公眾提供了參觀計劃。
3.形式上的視覺美感與功能的諧調。在博物館網站視覺設計上,應該區(qū)別于一般的企業(yè)和政府網站視覺效果,它應該體現博物館的文化性和藝術性,讓博物館的形象更加具有親和力和文化氣質,通過網站塑造博物館的文化品牌形象,但形式美感不能過渡。就目前的技術來說,互聯(lián)網還存在帶寬問題,不少制作精良的博物館網站,因漫長的進入而失掉不少的點擊率,畢竟在互聯(lián)網如此海量的信息中,讓瀏覽者等待進入是難以容忍的,所以在重視網站的視覺設計的情況下,還應注意形式與功能的諧調發(fā)展,確保吸引更多的公眾進入博物館網站獲取信息。
四、小結
隨著公眾文化意識的覺醒,博物館文化的發(fā)展被視為公共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之一,其所具備的公益性和公共性也被公認為是公眾應該獲得的文化權益之一。博物館網站的打造應該緊密圍繞這一核心思想,以網絡傳播為依托,利用高科技技術為公眾傳播和宣傳博物館文化,并推動博物館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所以在博物館網站定位上應該以公眾為服務對象,轉變網站定位方向,針對公眾的需求,精心設計相關功能,實現網站為實體博物館文化宣傳的輔助作用,讓博物館網站與博物館文化產業(yè)形成一體化發(fā)展。
(作者簡介:王成宇,女,重慶人,碩士,講師, 重慶郵電大學傳媒藝術學院,主研究方向:大眾傳播與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