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校近幾年固定資產的大量增加,暴露出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資產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的重點。為了更好地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文章對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0-073-02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也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促使辦學規模日益壯大,同時,高校固定資產規模也隨之擴大,其資產的構成日趨復雜,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不僅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經濟效益,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更好地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容易忽視、管理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進一步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顯得尤其重要。
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許多高校已成立了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但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固定資產賬實不符。近幾年來紛紛建設新校區,使高校固定資產增加,種類多,數量大,使用部門不集中,經費的來源途徑增多。財務部門很難深入到各使用部門進行清查盤點,只能通過報表控制。有些高校雖然制定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但沒有認真落實,形同虛設,執行中只表現于形式,使固定資產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年終經常出現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上報資產的數量金額不符,賬實不符的現象時有發生。
2.經費的來源日益增多,缺乏規范的制度約束。物資的采購經費來源多,除了高校每年預算分配的由資產管理部門的專項采購經費外,還有二級院系的辦公經費、學科建設、教材建設、精品課程、科研經費等。經費開支隨意化,到年底為防止被學校回收結余經費,未經嚴格審批,零星自行購置暫不必要的物資,使固定資產的購置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論證,事前沒有采購計劃,事后沒有效益分析。各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重復購置固定資產,沒有做到資源共享,資源沒有合理有效配置。還有個別單位為了完成年初預算指標,盲目購置一批不需用或不會用的設備,導致購進設備使用率低下,甚至閑置,造成資金的極大浪費。采購時自主性7e55f2c8a5e9fae2c8fbbdae6d4d974cdf2a62ddf58f76ee740cad8b2f6f0fce也大,對于劃入政府采購范圍的物資,基本上可以按照物資采購的流程進行采購;對于沒有劃入政府采購范圍的物資,則不能執行詢價、公開招標等程序,特別是對于使用部門提出的技術性強的固定資產管理,只有量的要求,沒有質的控制。目前對高校的各種評估很多,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指標不多,且大多只有數量要求,只有經費開支的條例化、制度化,才能使物資采購中的經費來源更加有章可循。
3.固定資產管理基本無有效的考核和評價機制。使用單位只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購置固定資產,卻不重視資產的管理與使用,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有較大的漏洞。資產的重置,流失現象嚴重,在資產的利用率、投資效益上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資產的購置缺乏周密的計劃和論證。有的部門只知道對固定資產進行使用,不知道進行管理和合理的保養、維修,認為這是學校的資產,應是學校的事,與己無關。未能將管理責任和使用權利結合起來,資產使用人與購買人分離,使用人在使用過程中不負責保管和維護,使部分固定資產損壞嚴重。高校內部人員發生工作調動時,由于未建立固定資產移交制度,造成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登記的使用人與真正的實物持有人不符,甚至少數人員離職后將其使用的固定資產據為己有,造成固定資產的流失。
4.資產底數不清,資產流失,賬外資產增加。早該報廢的資產未及時處理,各院系(部門)自行購置的固定資產未入賬,已竣工交付使用的資產也沒及時轉入固定資產賬。特別是近年來紛紛建新校區,投資規模大,資金缺口比較大,建設周期長,行使國有資產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各行其是,形成了多頭管理的局面,出現了監控不力的失控現象。學校的固定資產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加之學校領導對國有資產重視不夠,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困難,影響學校教學科研工作,資金調劑困難,資產閑置浪費嚴重,一些單位購置的資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長期閑置;而另一些單位因缺乏資金無力購買辦學所用資產,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二、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1.健全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實施統一歸口管理。為了摸清國有資產的底數,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高校應設置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國有資產管理處),配備專業和專職人員,加強對高校管理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首先,高校應根據國家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模式,設立一個有權威的、獨立的國有資產管理處,配備相關的專業人員,專門負責全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必須納入資產管理機構,實施統一歸口管理,徹底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
2.結合本校實際,制定符合學校自身情況的一系列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有據可查,有章可循。固定資產的采購必須做到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由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交財務部門根據經費預算以及來源渠道進行審核,按政府采購中心或自行詢價、招標等程序進行采購。審計監察部門應參與資產管理全過程,重點關注采購過程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實性以及資產的報廢、處置情況。貨到后,除了一般物資由驗收部門驗收并交付使用部門使用外,對于一些性能高、精度高、技術含量高的專用設備,特別是科研使用的儀器設備需要有專業人員簽字驗收,核對所購物資與申請采購物資名稱、數量、指標各方面是否相符,方可入庫或交給使用部門。要建立定期對賬盤點制度,固定資產管理處成立時間不長,要想把學校的家底摸清,固定資產盤點是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資產管理部門應定期組織進行固定資產盤點清查,各級資產占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確保資產清查數據的準確性。通過定期盤點清查,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情況,并按規定程序進行賬務處理,對報廢、調出、依法轉讓的固定資產要嚴格履行審核程序,如實反映固定資產實際情況,做到賬實相符。對造成固定資產損失的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3.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固定資產網絡化管理系統,形成對資產的投資需求、形成方式、調節使用、采購過程、審核報銷、計價核算、處置報廢的監控。要對其信息實現計算機聯網,通過局域網絡,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可以按照其設置的權限在同一管理系統中進行管理操作。固定資產管理的數據也要實現校內信息共享,實現固定資產賬賬、賬實相符,資產賬面跟實物的動態管理。全面完整地記錄學校各類固定資產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園網實現網絡化管理,準確、及時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增減、調配等變動情況,便于財務核算部門、歸口管理部門、使用者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提高固定資產管理質量。
4.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抓好日常管理,規范日常工作。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對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起關鍵作用。要加強資產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選拔一批思想進步、作風踏實、責任心強、熟悉政策、懂業務、善于管理的人才,充實到資產管理隊伍中。通過多種形式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精通業務,提高水平。同時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管理業績突出和管理混亂造成損失的人員分別予以獎勵和處罰。在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素質同時,還要抓好日常管理,資產管理部門必須經常與財務部門溝通,在賬戶設置上必須協調一致。規模大的學校,財務部門和資產部門必須按月核對;規模小的學校,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每個季度必須核對,確保固定資產賬賬相符,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總之,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不斷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健全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徹底堵塞固定資產流失漏洞,才能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趙瑞鑫.淺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現代商業,2012(1)
2.婁玲飛.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思考.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3.方彬繁.季金花.對新形勢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消費導刊,2009(6)
4.陳素蘭;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事業財會,2005(2)
5.趙春榮.對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經濟師,2003(4)
6.鄭秀妙.高校固定資產核算問題初探[J].會計之友,2006(10)
(責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