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內部控制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好成效,然而相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高校的內部控制仍顯不足。文章認為,以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成果為參照,是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內部控制 高校 風險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0-109-02
高校內部控制是由高校管理層和全體教職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高校控制目標的過程,包括一系列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內部控制越來越受到管理層的重視和關注,由于高校治理結構的缺陷以及人們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等原因,高校的內部控制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內部控制的現狀和主要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一、我國高校內部控制現狀和主要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校的經濟舞弊案件頻發,國家開始重視高校的內部控制問題,陸續頒布了一些與高校內部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許多高校相繼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各個高校內部控制發展不平衡。中國統計年鑒(2007年)數據顯示,2006年底,我國有普通高等學校1867所,包括本科院校、高職高專等。由于內部環境的不同,不同高校其內部控制水平有一定的差異性。首先,本科院校由于規模較大,而且辦學時間一般比較長,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教職員工的素質較高,內部控制發展較快,而且大多設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其次,由于高校在資金來源渠道以及管理體制方面各不相同,對內部控制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差異,對于全額撥款的院校而言,內部控制相對弱于差額撥款或自收自支的院校,后者的風險意識也更強。
2.高校缺乏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一個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應該由一系列的業務管理制度及相應的業務處理、控制程序組成,具體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監控、信息溝通及控制活動等要素。
高校缺乏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體現在: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中,僅僅一些財務管理方面的控制制度相對比較健全。高校沒有從總體戰略的高度對所有的流程進行梳理,找出所有的控制環節和控制內容,形成系統的控制體系,而是為解決日常管理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從某個方面,針對某個環節、某個流程或某個缺陷,設計一些零散的、靜態的、被動的內部控制規章。內部控制各組成要素之間缺乏聯系,并且不能根據控制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內部控制程序。
3.高校的內部控制水平明顯偏低。(1)高校的內部控制明顯落后于高校的發展和管理的需要。1998年《高等教育法》頒布實施后,高校在辦學和招生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大多數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張,一些中專學校、大專院校紛紛合并成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高等院校。在擴張和合并的過程中,高校面臨的風險明顯增大,尤其是財務風險的增大,迫切需要加強內部控制。然而,高校的內部控制水平明顯偏低,主要表現在一些高校因過度舉債出現了債務危機以及由于內部控制失控而導致高校貪污舞弊案件頻發,而且有不斷上升趨勢。(2)高校現有的管理制度沒有得到貫徹和執行。由于缺乏監督和考評機制,相當一部分管理制度只是掛在墻上、講在嘴上,并沒有落實到管理上。有些高校管理人員不能以身作則,強調中國式的所謂靈活性而不遵守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內部控制的效力沒法得到有效的發揮。
4.高校的控制活動不到位,財務會計系統薄弱。根據COSO框架的定義,控制活動是幫助、確保管理當局的風險應對得以實施的政策和程序。雖然高校各個管理部門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但在責任歸屬問題上經常會發生推諉扯皮的現象,特別是對于重大的業務和事項,由于大多數高校沒有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很容易因為權責不明、各部門協調不力而導致風險的發生。
另外,高校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薄弱,會計人員素質偏低、好人主義思想泛濫及缺乏相應的責任約束,高校的財務會計系統的職能更多是事后的算賬、報賬,會計的監督職能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會計管理工作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應對策略
基于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下的內部控制將風險管理要素界定為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八個部分。我國的《基本規范》將內部控制要素定為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項。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高校可以依據上述的“五要素”框架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
1.高校內部控制的目標設定。借鑒國內外最權威最新的文獻規定,結合高校的特點和辦學目標,筆者認為高校內部控制的目標應該定為:(1)實現高校發展戰略。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對于高校制定發展戰略規劃的強調和重視現象引人注目,這是高校開始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現,也是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戰略規劃決定了高校未來的辦學方向和定位,是內部控制的首要目標。(2)辦學的效果和效率。公立高校是國家出資建設的非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