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能夠準確地理解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把握企業發展方向,領會與貫徹領導層的正確決策,團結和帶領廣大員工全力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與任務。但是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管理人員的現狀卻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企業 管理人員 經營理念 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0-219-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逐鹿中原,群雄割據,“你方唱罷我登臺”的現象屢屢可見。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每個企業都渴求能夠擁有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從而能夠使企業的經營理念得到快速、全面的體現與執行。但是,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許多企業雖然每天都在說自己需要人才,重視人才,尤其需要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對身邊的人才視而不見,甚至遏制了人才的發展,給人力資源造成浪費。筆者在本文中擬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探討,意在拋磚引玉。
一、提高企業管理人員整體素質的意義
企業管理人員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一般具有大專以上文憑和中級以上職稱)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并在企業各車間、科室擔任一定職務的企業中堅力量。他們在企業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群眾中有一定的威信,可以帶領廣大員工保質保量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同時還能夠與工程技術人員合作,開展技術攻關活動。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現代化新型機器設備的不斷引進,一些管理人員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對人才的要求,不是無法使用現代化機器設備,達不到高難度的技術要求,就是難以取得過去曾經是自己“鐵哥們”的企業領導的信任和賞識,有時甚至還會因產品無法與外企競爭而受到白眼。曾幾何時,過去一直是企業中的領軍人物現在面臨“邊緣化”的風險。因此,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已成為現階段刻不容緩的任務。
“千耦其耘,有實其積。”要想破解“知識詛咒、技術枯竭”,就必須在一日千里、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工作之需,一種生活習慣,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理念、文化、技術等各方面的素質,從而實現轉型跨越發展。這正是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意義所在。
二、目前企業管理人員的現狀與問題
1.企業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管理機制不健全,獎罰不分明,知識與素質難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的要求。企業管理人員主要分布在行政、生產、供銷、財務、人力資源、物流、倉儲等環節,雖然大多數企業都制定了崗位職責、工作守則,有許多制度、條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優勝劣汰的“能者上,庸者讓,劣者下”的競爭機制,不要說國有企業,就連一些民營企業,也存在著“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大鍋飯現象,獎罰不明,缺乏切實有效的培養、培訓、考核管理人員的制度,一部分管理人員的工作理念與知識結構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需要。
2.企業高層對管理人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忽視了身邊的人才。一些企業領導總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對國外的人才、省外的人才或者是外單位的人才奉若神明,對本企業的人才有些甚至是自己身邊的人才卻視而不見。認為他們只能將自己的指示、命令上傳下達,提不出比自己的意見與決定更好的合理化建議。長此以往,本企業的人才自然會“失聲”,大家都認為,說了也是白說,還不如不說。人才的意義就淡漠了。許多管理人員都成了領導的“傳話筒”,失去了管理人員的作用。
3.人員配備不足,工作強度高,綜合素質不高,難以勝任領導交付的工作。一些企業為了精兵簡政,大幅度減掉了管理崗位,某市一家大型機床廠,2000多名員工,黨委宣傳部只有一名部長,沒有下屬。既負責黨委宣傳工作,又得為廠行政宣傳把關,更多的是要為廠長服務,忙得四肢朝天,每天都要累趴下了。這樣一來,經常是顧頭不顧腳,工作質量很難得到保證,自然會影響企業的形象與發展。
企業的管理人員來源渠道不一,有些是通過人才招聘來的大學畢業生,實踐經驗不多,但是經過培訓可以勝任工作;有些是老職工,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實踐經驗豐富,經過接受再教育也可以勝任工作;還有些是“關系”推薦來的,各項素質都比較差,雖然經過多年打磨都不能勝任。一些管理人員平時只是滿足于做具體的傳統的事務性工作,缺乏科學預見和主動參與意識;還有些人由于工作繁瑣、枯燥或者因工作主動大膽會得罪人,因此產生推托、退縮或者埋怨情緒。久而久之,自然會影響自身能力的發揮,甚至給工作帶來損失。
4.缺乏上升空間,提拔渠道不通暢。沒有建立科學的干部選拔機制,管理人員難以得到上升機會,前途無“量”,看不到可以上升與提拔的空間。同時,對大多數中層管理人員來說,與企業高層領導的工資待遇相差太多,期權對他們來說想都不敢想,只能拉車不能想坐車,“只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自然會使一些中層管理人員產生消極心態,甚至導致人才流失。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大批國有企業人才流失,造成企業人才青黃不接,許多關鍵崗位無人問鼎。
5.沒有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對人才培養開發投入嚴重不足。企業現有的管理干部究竟是應該重用提拔的人才,還是應該下崗的平庸之人,無法得到有效的鑒別。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憑借主管領導的好惡來主觀評判。盡管許多企業每年或者過一個時期,都要對各級干部進行工作評議,但是真正能起到效果的微乎其微。自然會形成“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尷尬局面。對人才培養開發投入嚴重不足,學習制度無法持之以恒。當今時代,是一個學習的時代,知識的時代,學習者智,學習者強。誰學習得好,誰就有本領,誰就會技高一籌受到大家的尊重。近年來,雖然許多企業都有學習教育培訓制度,但是由于投入嚴重不足,大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去。學習制度往往成了擺設,人才的后續教育跟不上,對打造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必然會產生影響。
三、培養和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的相關對策
無數事實證明,凡是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天地的企業,都擁有一大批堅定的中堅力量。正如松下幸之助先生所言:“大火可以燒掉我的企業、我的廠房,但是只要我的人還在,一切都可以重來。”因此,要想在知識經濟時代殘酷的競爭中,將自己的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并進一步發揚光大,打造成百年企業,就必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真正擁有既有群眾基礎,又有政治素養,既懂科學技術,又能夠在生產實踐中身先士卒、帶頭攻關的管理人員。筆者認為,要切實培養和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就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制。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企業的各項工作有了較大的改進,但是一些部門的工作職責與分工還存在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問題,好事大家都搶,難事頭痛事卻辟之不及。雖然有相關的制度,但是職責不明確,責任制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看似有好幾個人負責,但是出了問題,沒有一個出面主動承擔責任。因此,一定要責任到人,責任到崗,逐一落實,人崗合一。
2.企業高層領導要從思想上提高對中層管理人員的重視,不能工作需要了才想起他們。要珍惜人才,重視人才,激勵人才。馬斯洛的需求論正說明人才是有著不同層次需求的,只有真正將管理人才當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兄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主動為他們解決家事難事煩心事,該給的待遇一定要給,該落實的政策一定要落實。對各部門、各科室要配夠、配足人員,愛護他們的身體,肯定他們的工作,不能總是鞭打快牛,拔苗助長。正如前文提到的某企業宣傳部長幾年功夫累得頭暈眼花,經常請假休息,那樣自然會誤了人家的前程,同時也會給企業造成損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雖然是我國古代社會對賞識自己的恩人感恩與回報的一種人格寫照,但是也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正是由于“伯樂識馬”,千里馬才能馳騁疆場為國效力。
3.“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要成為企業鼓勵和選拔的制度,一以貫之地建立暢通的干部選拔通道。凡是不能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一定要請下來,送出去,騰出位子來給人才使用;凡是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一定要讓其在更適合自己發揮作用的崗位上發揮光和熱。組織人事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考察企業人才的業績,深入群眾調查了解中層管理干部的工作、思想、學習以及八小時以外的情況,及時向黨委和企業高層領導匯報他們的相關業績,提出選拔、選調的意見,從而使這些人才進入領導層的視線,并提上議事日程。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正是這個道理。
4.加大教育培訓投入,讓參加培訓人員與中層管理干部能夠由“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當今時代,是一個千船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不進則退,不學則敗。人才的知識必須及時更新與補充,不學習同樣也會被淘汰。因此,企業領導要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今天的投入是為了明天的發展,世界500強之所以能夠始終把握全球經濟大潮的脈搏,其原因之一是每年用在員工再教育上的費用是我們的幾十倍、上百倍,競爭力自然就不言而喻了。企業教育、人力資源等部門要實事求是地做好每一次培訓工作,認真研究每一階段的培訓任務、中心內容,對教師資質要認真考核,將已不能勝任現代化課程教授的教師予以淘汰。作為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都要將參加培訓、學習當作是一次知識更新,掌握新技術的良好機會,不論是走出去學習,還是就在自己企業中學習,都要珍惜機會,認真學習。只有將過去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才能在每一次學習中取得成效。
5.摸清家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企業組織人事部門要對全體管理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對人才的詳細情況做到胸中有數,登記在冊。尤其是在實行提前內退的企業,一定要讓正在壯年時期的人才繼續發揮余熱,千萬不可以直接就將他們送回家“冷藏”起來。可以成立各種協會,將各類人才組織進協會,不論是哪一家企業,只要是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都可以與協會聯系,組織力量開展攻關。從而能夠使各種人才情系社會,實現責任、余熱、真情與大愛同行。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人力資源開發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題中之義。提高企業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是每一個企業領導者夢寐以求的夙愿。筆者相信,只要我們以推動社會發展為己任,牢記學習者智,學習者強,學習者勝的道理,就一定會使自己的企業發揚光大,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李莉.試論對企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經濟師,2012(9)
2.王早霞.省委中心組“六學六用”給力科學發展.山西日報,2012.8.22
(責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