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我國水污染的特點,對我國水污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面對實際,認清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加強城市水污染治理不容忽視。文章針對我國城市水污染的現狀,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水污染 防治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141-01
水污染一直是困擾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人員的主要問題,各級部門也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不遺余力,希望能真正解決水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依靠行政命令來控制和緩解水污染問題是絕對不夠的,要實現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提高水體質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我們應用新理論和新方法,開展全民、全面的水污染治理計劃。
1 城市水污染概況
城市水污染主要有兩個源頭,首先是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其次是城市污水排放和處理設施落后,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導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水體,造成環境污染。我國各城市中有用的污水處理廠數量甚少,且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這導致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率低,全國的污水處理率僅為20%。城市中排水管道網絡建設落實,開展實行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統只占全部排水管網的44.5%,大量污水直接流入河流,成為城市主要的水體污染源。在居民住宅區,沒有統一完善的糞便、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很多都是以棟為單位,經化糞池初步處理后直接排入溝渠,然后進入河流湖泊,使水質富營養化,水體喪失自凈功能。
2 防治現狀及特點
城市中的污水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污水,例如沖廁用水、生活洗滌用水、廚房污水等。這些生活活動所需要的水量大,水分中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復雜,加上我國城市規劃的落后,生活區、商業區、辦公區混雜,餐飲洗浴業遍布,生活污水排泄與城市排漬共用下水道系統,污水處理沒有分區分塊,也沒有統籌規劃,污水在沒有經過治理的情況下排入河流中,導致我國城市污水出現數量大、范圍廣,雜、散、亂的特點。
3 城市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城市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門,城市中容納了大部分的人,城市水源對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來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城市水環境主要包括了能夠滿足自然生活正常生存的水體,抵御洪澇災害能力,水資源供給程度,水體質量狀況,水利工程等。
3.1 城市水污染逐年加劇
由于我國城市發展速度快,城市居民的環保意識還跟不上來,每年大約有200億立方米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排入到江河湖泊中。當然,這只是對城市的統計,我國農村也存在這些問題,水資源污染問題十分嚴峻。
3.2 城市水污染治理技術落實
從根本上講,我國在污水處理技術和污水處理意識方面的教育還不強,到2005年底,我國依然有278個城市沒有建成污水處理廠,還有30多個城市50多座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不足30%,或者沒有運行,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極其低下。
3.3 近年來水污染事故經常發生
城市規劃中各種不足的問題突出,有很多化工、石化等重污染企業建在大江大河沿岸、靠近城市飲用水和居民區,造成了水污染的日益惡劣。
3.4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超標
我國城市在河流水資源的開發商過度超標開發,例如淮河的開發率超過了60%,海河超過90%,已經嚴重超出了國際規定的30%~40%水生態警戒線。還有很多地下水開采超標的問題,不少城市過度的開采地下水,已經出現了地面下沉、管網漏損率增加等問題。以上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不足和嚴重的問題存在。
4 控制對策
4.1 用法律手段根治工業污染源
對于工業生產所造成的水污染,政府和各級部門一定要嚴格處理。工業是支持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我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法律手段,嚴格執行國家規范,對違規排放企業,該關的必須關閉整頓,該停則要停止生產。督促企業加快技術改進,使用清潔能源,實現清潔生產,絕不能允許企業將治污成本繼續轉嫁給社會。建立、完善水資源保護法,用嚴肅的、強有力的法律手段加強管理,做到以防為主、以治為輔,而這也是水環境建設的最簡單、最經濟、最有力的手段。
4.2 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標準
沒有經過處理的城市污水會排入農田,從而污染農田、污染地下水,影響地下水資源的安全,進而破壞飲用水安全,損害人們的健康。在水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一定要合理利用水源,發展污水灌溉農田的方法,將處理過的污水,在保證沒有安全問題的情況下用于農田灌溉,確保糧食增產,同時也要對飲用水源實施嚴格的保護。解決這一問題,還要以科學的態度,協調各部門,制定完善的科學計劃,保證污水灌區水土環境平衡,確保污水造福社會。
4.3 加大污水處理力度
我國在完善污水處理系統方面,實施了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污水處理方式,城市工業污水讓工業生企業自己按照規定去處理,而居民生活污水則需要集中處理,并通過塘庫調蓄處理,使土地生態處理及農、林、牧、植物生態處理結合起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使用,節省資源。完善污水灌溉體系,建立污水灌區水土環境指標體系及監測信息系統,用科學技術去研究確定污水灌溉農田、地下水及土壤環境評價指標,建立污水灌區水土環境監測體系,保證污水灌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4 利用經濟杠桿
在推動污水治理,節約用水方面,經濟杠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過制定價格措施,對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制定合理的價格,對居民用水實施階梯計價收費,控制水污染與水資源的浪費。
4.5 完善城市排水系統
市政建設在安排排水管道系統時,應首先考慮采用分流制下水道系統,或采用以合流制為主,部分地區采用分流制的模式,在居民集中或經濟開發區,相應建設分流制排水系統,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4.6 大力開發低耗高效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在處理城市污水方面雖然有一定作用,能有效的去掉污水中的有機物,但建設成本大,運行復雜,在我國一些經濟較落后的地方難以實施。我們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研發高效低耗的新型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例如厭氧生物處理新技術、生物膜法、電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天然凈化系統等。計量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減少開支,這樣才能提高城市污水的處理效率,并控制水污染。
5 結語
在積極的宣傳和教育引導下,我國居民對環境保護,節約使用水資源,控制污染方面有了很大進步,而保護城市水環境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因此,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將會看到我國水環境的改善,社會環境的改變。
參考文獻
[1]吳淑武.也談水污染現狀及其對策[J].瓊州大學學報,2002(4).
[2]張建成.大同市區水污染防治及對策研究[J].山西水利,2004.
[3]何雨薇,邢會歌.我國城市水污染現狀及其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
[4]陸一新,歐陽峰.水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