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2010年1月1日起,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應滿足新的排放指標要求。新公約所有指標均比老公約嚴格,對原先不作要求的化學需氧量也制定了明確的排放標準。在新標準面前,傳統的生化法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已經不敷應用,而采用膜分離-生物處理技術(MBR)則成為了當前比較現實的選擇,它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基礎上應用了的膜分離技術,通過超濾膜進行分離,較好的改善了出水水質。電解法處理船舶生活污水則是通過電解海水產生次氯酸鈉對生活污水進行氧化分解和消毒,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
關鍵詞:化學需氧量 MBR 超濾膜 電解法 活性污泥法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144-02
1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新標準
國際海事組織于2006年10月13日通過了IMO.MEPC159(55)決議,該決議對MARPOL公約附則IV有關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要求做出了全新的詮釋,從2010年1月1日起,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應滿足新的排放指標要求,如表1所示。
可見,新公約所有指標均比老公約嚴格,對原先不作要求的化學需氧量也制定了明確的排放標準。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2 船舶生活污水處理新工藝
在新標準面前,傳統的生化法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已經不敷應用,而采用膜分離-生物處理技術(MBR)則成為了當前比較現實的選擇,它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基礎上應用了的膜分離技術,通過超濾膜進行分離,較好的改善了出水水質。
704所研制的MBR型膜生物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裝置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一級曝氣柜由前柜6-1和后柜6-3兩封閉容水空間組成,二柜之間的隔板6-2底部開設有流通口,污水自前柜頂部進入垂直向下流動,并流經柜內布設的曝氣盤,隨后自后柜的頂部流出。污水按設定程序分批進入一級曝氣柜,該柜是一完全混合的曝氣柜,柜內的活性物質是細菌和低級霉菌占優勢的混合菌種,采用高MLSS值(混合液污泥濃度值),可在較短時間內去除污水中絕大部分有機物,在柜頂部設有和鼓風機連通的進氣口,以便向柜內供氣。二級曝氣柜結構和流向均和一級曝氣柜相同,污水自一級曝氣柜后柜的頂部開口流入,在二級曝氣柜中,同樣以鼓風機自柜頂進氣口供氣,用以培養原生物占優勢的菌種,攝食游離細菌、有機碎屑并凈化尚未被除去的污染物,增進絮凝,澄清污水。沉淀柜與二級曝氣柜后柜7-3的頂部相通,污水經生物學處理后進入沉淀柜,在重力作用下將污水中重質污物沉淀,污泥自排污口9排出后進入沉淀柜側下方的封閉柜體—— 污泥柜10儲存。沉淀柜的內部也設置有曝氣盤,以加強對污水的進一步生物處理。液位/膜柜由液位柜和膜組件柜兩部分組成,二者是相互連通的封閉容水腔,液位柜位于膜組件柜的上方,其側壁頂部開口和沉淀柜連通,二容水腔內也均布置有曝氣盤,以加強生物處理。在膜組件柜中設置有膜組件14,該柜連接有抽吸泵,在抽吸泵的作用下,自行流動的污水經膜組件進行固液分離,被分離膜截留的活性污泥則被送回曝氣柜。抽吸泵的起停由液位柜的液位控制。抽吸泵將液體排入消毒清水柜,柜內盛置有消毒劑,以供對需要排放的生活污水進行最后的消毒處理,最后經排放泵排放達標污水。
除了MBR法處理生活污水外,國內相關單位對通過其它方式處理船舶生活污水也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如采用電解法處理船舶生活污水,通過電解海水產生次氯酸鈉對生活污水進行氧化分解和消毒,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
3 結語
防止海洋環境受到污染已成為我們全人類共同擔負的使命。控制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使防污染與海洋運輸的快速發展保持同步至關重要,偏廢或忽視污染物的排放只會讓我遭到大自然無情的懲罰。
參考文獻
[1]殷佩海.船舶防污染技術[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0.
[2]江彥橋.海洋船舶防污染技術[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3]孫永明.海洋與港口船舶防污染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