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最近的一條新聞頗讓人哭笑不得:一對“80后”夫妻,大學相戀,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不到四年的時間里,這對夫妻居然離婚六次,結婚七次,被網友稱為靠攢證升級的“奇葩”。
董先生和張女士祖籍河北,大學畢業后一起來到寧波工作,2008年9月,他們組建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一年后迎來了家庭的第三名成員——漂亮的女兒。沒想到,他們令人啼笑皆非的“離婚生涯”也從此開始。
董先生只顧玩網游,不懂照顧孩子、分擔家務,且和初戀情人仍保持聯系,引發一次次激烈爭吵,分分合合,最近一次復婚是在今年4月。此后,兩人又因為女兒的教育問題對簿公堂。因雙方情緒激動,法官決定待雙方情緒平復后再進行調解。幾天后,張女士主動找到法官,表示自己不愿離婚。原來,她跟丈夫進行了一次長談,兩人和解。董先生到法院撤訴。
大白鯊:這并不是個案,只是把當下年輕人在對待婚姻問題中不夠寬容、不夠理性放大到比較夸張的程度而已。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處在價值觀不斷“西化”的過程,注重個性,不像父輩能忍則忍。其實西方社會對待婚姻的態度和我們“天長地久,白頭偕老”的價值觀并無根本的不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婚姻革命》一書中宣稱,“婚姻絕非兒戲,而是一種法律制度。在大多數社會里,它還是一種宗教制度”。現代人追尋自我,但如果忽視了夫妻關系中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內容,就有可能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天國的女兒:“80后”婚姻中的這類矛盾,與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密切相關。很多年輕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節奏和喜好主導生活,因此結婚后,家庭中很容易出現兩個核心。一些離婚收場的“80后”,直到離婚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是為這個家好,結果卻相去甚遠。從本質上講,這部分年輕人還沒有學會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去處理家庭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
大白鯊:心理咨詢師陳智雄介紹說,婚姻關系分為很多種模式,其中“兒童—兒童”模式是最不穩定的夫妻關系模式,當下的年輕夫妻中這種模式的比例很高。“這個模式的特點是雙方都扮演兒童角色,任何事情都以滿足自己為主為先,傾向于把責任推向對方。由于以自我的心態過夫妻生活,沒能做到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所以出現矛盾和沖突是難免的。”比較健康的夫妻關系模式是“成人—成人”模式。“他們具有對夫妻關系及家庭負責任的態度,并且會重視維護和發展彼此的情感。”
天國的女兒:父母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解決所有的“麻煩”,他們獨自生活面對瑣事時難免不知所措。另外,他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是婚姻中的浪漫、甜蜜、美好,選擇性地回避責任、義務、體諒,對婚姻的過程缺少了解,認同家是一個讓自己有安全感的地方,忽略了維系這個港灣需要有妥善處理問題的能力。父一輩生活中用的東西壞了會首先選擇修理,現在的人選擇扔掉換新的。價值觀的改變無疑會改變人們對婚姻的認知。
主持人
謝謝和菜菜雙雙辭職,用10個月的時間花費4萬元游覽了18個國家,被網友評價為“一段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的旅程”。
“眼看就30歲了,再不出去走走以后會越來越沒有勇氣。”謝謝和菜菜說。他們因為旅行而結緣,也選擇旅行的方式見證自己的愛情。他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你有夢想,一定要為自己站出來。”
大白鯊:這對年輕情侶能夠令眾人羨慕,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選擇了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對于“80后”的年輕夫妻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很多矛盾的滋生、婚姻關系的破裂,說到底是價值觀不同惹的禍。
“80后”的年輕夫妻在一起,不僅要相互依偎取暖,更要相互取樂,他們需要伴侶與自己有著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并不認同閃婚,兩個人如果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與磨合,很難真正了解對方是不是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這種情況下盲目地“閃婚”,很容易從最初的相互吸引變成最后的無法忍受。
雖然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閃婚”、“閃離”這樣的詞語,但是令人高興的是,“80后”對待自己的婚姻并不是沒有責任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85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其中“80后”占74.1%,“70后”占14.6%)顯示,55.3%的人認為,閃婚、閃離、試婚、網婚、不婚等現象并非“80后”婚姻的主流。60.4%的人認為“80后”對婚姻家庭持負責態度。
天國的女兒:在《小康》雜志發布的“中國人婚姻及性幸福”調查報告中,或許能夠概括出“80后”對婚姻的整體認識。
該報告指出,“80后”婚姻的幸福要素排位前五名依次為:適當的收入、和諧的性生活、相互忠誠、健康可愛的孩子以及婆媳和平相處。在參與調查的各個年齡段中,“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強,達到81.2%,超過各個年齡段的平均水平,“80后”超過“70后”,“70后”超過“60后”。幸福感與婚姻的穩定恰好成負相關。
另外,“80后”將“和諧的性生活”提到了“最看重的幸福婚姻五要素”榜單第二的位置,排在“健康可愛的孩子”之前。和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相比,在“80后”已婚人群中,對婚內性生活感到“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人總計達到66.1%,比例最高。而34%的人“性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大。
“80后”婚內最“性福”,在“婚外性行為”和“婚外戀”方面,則表現出了相對的保守。在“60后”、“70后”、“80后”三個受訪群體中,“80后”有過婚外性行為的比例最低,為4.9%,“60后”最高,為6.1%。對于配偶的婚外性行為,“80后”持“絕不容忍”態度的比例最高,達到72.9%,“60后”最低,為65.7%。
主持人
前不久,據上海市民政局透露:1.今年上海的結婚人數恐比去年下降17%;2.2011-2020年,上海的結婚和人口出生量將逐年下降;3.“雙降”的同時,離婚率攀升,今年1-4月,每天結婚344對,離婚100對;4.“兩地婚姻”持續增加,今年的4萬對新婚夫婦中,37.5%為“兩地婚姻”。
這些數據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正是當下結婚的主力軍——“80后”年輕人的婚姻趨勢。或許這些數據所體現的正是“婚姻”這個人類最古老的協作關系不斷進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