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SWOT分析法綜合分析了河南省快遞業在交通便捷、經濟實力、消費市場、成本、基礎設施、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優勢,在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綜合交通運輸、經濟和消費結構、競爭主體等方面的劣勢,在省政府重視、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龍頭快遞企業總部網絡布局尚在形成過程中等方面的機遇以及面臨的外部威脅和內部威脅,最后提出了推動產業升級、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資企業、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完善監管制度等發展策略。
關鍵詞:快遞業;優勢;劣勢;機遇;威脅;策略;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F2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2-0189-02
自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伴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業發展成果顯著,特別是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也為尚未發展成熟的快遞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空間。本文將以SWOT分析法分別對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遇(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分別展開討論,并提出發展河南省快遞業的發展策略建議。
一、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的五大優勢(S)
1.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體系完善。河南省地處中原,是國家南北、東西交通大動脈的樞紐要沖,擁有鐵路、公路、航空等相結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2.經濟實力強,產業基礎雄厚。(1)河南省經濟的較快發展為快遞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形成了良好的經濟區位優勢。201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2 942.68億元,全國第五,比上年增長12.2%,增速同比加快1.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2)食品、醫藥、加工制造業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為快遞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3.勞動力、倉儲、運輸成本低,快遞企業有較大利潤空間。河南省人口、土地、交通資源豐富,勞動力、倉儲、交通運輸成本相對其他快遞業發展較快的省份低。公路到全國平均成本為每噸346元,遠低于陜西、湖北等省份,為快遞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利潤空間。
4.通信信息基礎設施完善,現代電子商務業態發育趨向成熟。河南鄭州市是全國重要的通信信息樞紐,省內“四縱四橫”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截至2011年3月,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3 343.3萬戶。2011年第一季度,互聯網用戶累計新增1 327.5萬戶,其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累計新增41.5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累計新增1 286萬戶,社會信息化基礎設施指數為0.550,互聯網發展趨向寬帶化和移動化。電子商務加快了發展的步伐,通過信息技術發展為河南快遞物流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5.快遞物流發展環境改善,內生動力強勁發展迅猛。在目前物流行業內,快遞物流是運作成熟度最高的一個行業。2007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了《快遞服務》、《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新修訂的《郵政法》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快遞物流業的發展有了根本性保障。隨著快遞物流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的改善,近三年來,快遞物流企業的發展能量得到釋放,增速迅猛。
二、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的四大劣勢(W)
1.社會有關部門對快遞物流社會基礎性地位認識不足,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滯后。受傳統經濟體制影響,“十二五”以前快遞物流發展一直游離在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外。2010年省政府在《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中將現代物流定位于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將郵政、快遞物流列為河南省重點支持發展的十大現代物流之一,快遞物流才開始引起社會有關部門的重視。但在具體推進落實上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社會有關部門對快遞物流不夠了解,對其在新型經濟業態中的作用及其服務生產、社會的基礎性作用認識不足,對吸引國內外快遞龍頭企業將他們的全國網絡區域樞紐放在鄭州給河南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戰略地位帶來的影響認識不足。二是快遞物流發展規劃尚未列為全省專項規劃考慮,與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脫節,快遞物流企業基礎建設用地難、道路運輸經營辦證難、快遞車輛進城通行難、優惠稅收政策落實難、簡化分支機構工商注冊登記手續難等問題比較突出,直接影響了全國龍頭快遞企業總部在河南規劃布局和建設全國性網絡樞紐的積極性。
2.社會綜合交通運輸未形成“無縫對接”,對快遞物流發展構成約束。快遞物流運輸載體的特點是:“航空為主,公路為輔,鐵路為補。”以河南快遞為例,預計“十二五”末將形成出口快件1.58億件,進口快件2.37億件,年出口運量31.6萬噸。其中,1 000公里以外的城市(省、市)基本依賴航空運輸,年需航空運能越18.96萬噸,約占河南快遞物流年出口量的60%,1 000公里以內的城市(省、市)基本依賴公路運輸,年需公路運能約12.64萬噸。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一是航空、公路、鐵路之間各負責一段,互不銜接,運輸對接不暢,效率不高。二是由于社會綜合運輸保障能力不強,快遞物流企業普遍傾向自購飛機、汽車,自建企業運輸網絡,形成重復投資,運能利用率低、消耗大、成本高、浪費嚴重。
3.河南省的經濟和消費結構對快遞物流發展構成較大制約。河南省制造業規模大但生產層次較低,商貿業交易量大但交易方式落后,消費需求規模大但新型消費比較低,社會經濟外向度不高,快遞物流發展規模比較華南、華東、環渤海區域有很大差距,與武漢、西安相比在很多方面也差距明顯。
4.競爭主體較多,難于管理,市場存在惡性競爭。自2007年河南省快遞協會成立,快遞業開始清理門戶,一些黑快遞很快被取締。但由于競爭主體較多,很難做到有效管理,市場中仍然存在惡性競爭,價格競爭普遍存在,服務質量差,消費者滿意度低。
三、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的三大機遇(O)
1.河南省政府重視的機遇。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對快遞物流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消費中的基礎性作用,已將構建鄭州全國快遞物流區域中心納入全省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并給予諸多政策支持。為快遞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規劃、政策依據和保障。
2.規劃鄭州為全國42個綜合交通樞紐的機遇。國家發改委曾就鄭州建設成為全國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問題到河南省進行規劃調研,我們應抓住機遇、主動匯報、密切配合,爭取將鄭州建設成為全國快遞物流中西部區域集散中心納入到河南鄭州綜合交通樞紐規劃之中,推動解決鄭州快遞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的具體落實問題,推動解決將快遞物流運輸需求納入鄭州市綜合交通規劃問題,為將鄭州建成全國快遞物流區域中心創造條件。
3.龍頭快遞企業總部全國網絡布局尚在形成過程中的機遇。在國內龍頭快遞企業總部全國網絡布局尚未確定之時,哪個省出手快,哪個省就能抓住先機;哪個省快遞物流園區建設規劃等政策落實得快,哪個省就能吸引龍頭快遞企業的投資建設目光;哪個省能將國內外龍頭快遞企業的區域樞紐建在本省,哪個省就能在未來經濟競爭中占據優勢。
四、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的兩大威脅(T)
1.外部威脅:(1)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中國物流行業逐漸解限,國外快遞巨頭加快了進軍中國的步伐。對河南省區域快遞物流企業品牌的塑造構成了威脅。(2)武漢、長沙等城市都曾宣布建立全國中部快遞物流區域樞紐并曾積極籌備,對鄭州構建快遞物流區域樞紐構成了一定威脅。
2.內部威脅:(1)缺乏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對研發新產品和快遞物流企業管理不利。(2)快遞企業數量多,經營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內容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
結合SWOT分析法理論,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快遞業發展的機會大于威脅,優勢與劣勢同在,快遞業發展需要社會各方積極配合,以使其更好的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
五、河南省發展快遞物流的發展策略
1.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快遞企業與生產制造業、商品貿易業的深度合作以及與電子商務企業的融合發展。加快快遞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引導快遞企業由價格競爭轉向服務品質的競爭,提升快遞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2.加快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綜合交通銜接。加快快遞產業園建設、干線運輸網絡建設及城鄉服務網點建設以吸引國內外龍頭快遞企業進駐河南,且更好地服務快遞企業的發展。加強綜合交通“無縫對接”,以提高對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利用率,減少消耗與成本。
3.支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資企業進入市場。政府及監管部門應支持國外龍頭快遞企業進入河南,以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加強國際快遞企業與國內快遞企業的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同拓展快遞市場。
4.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重視專業人才。快遞企業應面向全社會和高等院校吸引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技術人才,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快遞業協會等監管部門盡快推動持職業技能證書上崗制度的落實,以提高快遞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5.完善監管制度,加強監管,扶持骨干企業的發展。監管部門應加強執法監督,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深入貫徹落實《郵政法》,依法開展市場準入和業務經營許可,支持進入快遞市場的經營主體在業務許可范圍內實現互相競爭,合作共贏。同時,扶持骨干企業擴大網絡覆蓋。促進快遞企業間良性競爭,以提高快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服務會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群力.民營快遞企業的市場狀況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10).
[2] 李靜宇.快遞成本與服務的博弈[J].中國儲運,2010,(1).
[3] 馬凌,李瓊.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增值服務發展策略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0,(11).
[4] 孫祖斌.中國快遞業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0,(10).
[5] 楊蕊蕊.民營快遞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0.[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