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創業俱樂部上,經濟和政治專業學生丹尼·加林與兩位同學——主修經濟和數學的馬庫斯·喬斯佛森和政治專業的諾亞·范維根伯格——確定了他們的商業模式:與緬因州的農場主和制造商建立合作,然后通過網絡出售當地農產品和手工品。這個對可持續農業滿懷熱情的環保主義者三人組在“科爾比創業聯盟商業競賽”中獲得了1萬美元獎金,靠這筆錢創業,推出了喬斯佛森所說的“農副產品界的Amazon”。
怎樣想到這個生意?
在緬因州瓦特維爾市科爾比學院的創業俱樂部,俱樂部要求學生們思考一些可激勵緬因州小企業發展的好點子,加林提出了虛擬農夫市場的創意,售賣當地土特產和手工產品。
“高端市場很多,但都無法取代農夫市場的感覺。”21歲的加林解釋說。
在兩位同學的幫助下,加林完成了My Fresh公司的商業計劃書。“農夫們只想做他們最了解也最擅長的事情,也就是種地種菜。他們對管理電子商務網站沒興趣。”加林說。
MyFreshMaine.com在2011年9月正式亮相,提供“農場-家門口”市場服務,出售的產品既有蘋果、土豆,也有經過加工制作的面包和調料。
在與供貨商簽約前,MyFreshMaine會對所有產品取樣檢測,品嘗味道,嚴格控制質量。如果產品質量不高,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拒絕供貨商。雖然牧場主和乳制品生產商也都很有興趣,但現在這家公司還無法提供肉類、芝士等需要冷藏的產品。
加林說:“我們希望賣出的每樣東西都能像消費者在農夫市場里直接購買的那么新鮮。”
第一年,MyFreshMaine有10位合作商家,包括Spiller農場的老板比爾,他說:“我覺得把我們的產品送到網上賣是個好主意,但我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搞網店。”
MyFreshMaine.com收到訂單后會立刻直接轉給供貨商,附帶有詳細的購買清單。為了簡化流程,公司為合作商家提供包裝盒和預付費的運貨標簽,然后從供貨商手里直接發送給消費者。My Fresh公司會從每一筆交易中抽取傭金,具體金額取決于尺寸、重量、商品是否容易腐敗、是否需要隔日到達等。傭金比例可占零售價格的25%-60%。
下一步計劃?
去年10月,網站銷售額達到5千美元,這時也是緬因州種植季節的最后一個月。三位學生創業者將利潤重新投資,擴展市場,吸引更多供貨商。現在他們的業務已經跨越虛擬世界,開始為當地的一所中學提供新鮮農產品,并在醫院的禮品店出售緬因州特產商品的禮品籃。
同時進行的還有其他計劃。加林表示:“我們認為跟餐飲業合作會有巨大商機,廚師需要新鮮產品,希望能在菜單上標榜自己所用的食材都是當日最新鮮的,我們希望可以幫他們實現目標。”
豐富的市場讓三人組希望將這一模式擴展到其他地區。喬斯佛森表示:“MyFreshMaine只是個起點,我們的目標是在證明這個理念的可行性后將業務擴大到全美。” 譯 |金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