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徑秋風起,又是啖蠔時。秋天的美食主角除了大閘蟹,還有生蠔。
生蠔,學名牡蠣,是一種貝殼類海產品,其肉白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鮮美可口,被譽為“海底牛奶”。入秋時節的生蠔,為了準備度過漫長的寒冬,囤積了一身的養分和油脂,豐滿肥腴。這時候吃生蠔,真叫一個大飽口福。
每年入秋之后,是吃蠔最好的季節。
橫琴蠔名聲在外,不僅身材肥碩,而且肉質鮮美。橫琴蠔有多種做法,清蒸、芥辣、白灼、姜蔥炒、胡椒水煮、酥炸、鐵板燒、錫紙包烤等,可以嘗到生蠔的百般滋味。
吃蠔,最簡單的便是清蒸。
有一年,我和一位朋友在珠海橫琴島一個漁村的路邊小店吃飯。小店比較簡陋,是用油氈紙胡亂搭的一個棚子。店里的菜品也極簡單,但勝在新鮮,特別是生蠔。用店老板的話說:“新鮮得叫人放不下筷子。”很快,一籃清蒸鮮蠔熱騰騰地擺在面前。輕輕掰開殼,淡白鮮燙的蠔汁就滴了下來。我忙嘬起嘴去吸,再支起筷子夾那潔白、柔軟又豐腴的蠔肉,湯水淋漓地蘸一下店家自制的清蠔油,一口吮進嘴里,只覺得鮮甜無比、嫩滑至極。清蒸鮮蠔嚼在嘴里連渣都沒有,味道太鮮、太美,以至我和友人一口氣吃了3籃,大呼過癮。
生吃鮮蠔,感覺也極佳。一位以“蠔客”自居的食友便力薦鮮蠔最時尚的吃法應是生吃,最完美的食法就是一口吞下。一向不喜生食的我在他的鼓動下,也做了一回生吃客。生食鮮蠔,最關鍵就是要新鮮,夠清、夠干凈。吃的時候加一點兒檸檬汁和茄汁,然后一口吞下。蠔肉如冰涼清新的海水滑入喉嚨,新鮮之余,蠔肉原本的鮮甜便逐漸在舌尖上和口腔內彌漫開來。若稍稍咀嚼,滿口就會充滿一種類似奶油、脂肪的肥美甜香,讓人神清氣爽。我口味偏重,吃第二只生蠔的時候,又加上了一點兒紅酒和辣椒水,吃起來又是另一番意想不到的好滋味。
吃蠔,可以吃出千百種滋味來。這和烹制方法有關,中西合璧的烹制方法,還有各具地方特色的烹制方法,每種不同的烹制方法可呈現鮮蠔不同的味道來。
剁椒生蠔,類似于剁椒魚頭的做法。方法是將腌好的泡椒、紅辣椒、朝天椒、蒜一起剁碎,放上炒好的豆豉和油,加上雞汁、鹽、雞粉,攪拌均勻,放在生蠔中,加水燜2分鐘,然后放少許蔥花做一下點綴,再燜30秒即可。剁椒生蠔的口味偏香辣咸鮮。
石燒生蠔,最特別的是輔助燒制的韓國青石,由于輻射性低、沒有污染,是一種較流行的石燒材料。將生蠔殼放在架子上預熱,然后放入生蠔及配料,溫火燒。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蠔汁滲出來,發出噼啪的響聲。幾分鐘后出殼,連肉帶汁一起倒進盤子里,吃起來口感鮮香無比。
此外,還有鐵板生蠔、芝士焗生蠔、生蠔火鍋、砂鍋生蠔、生蠔湯……
一場場“蠔”門盛宴,在深秋時節,會令人食指大動、盡享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