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1日,關于河北柏鄉縣對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收取贊助金一事,河北柏鄉縣向媒體公布了處理結果:“此次招聘的60名事業單位人員收費按照學歷不同,收取5萬到6萬元的贊助費,有53名入圍考生,共交款291萬元人民幣,現都已如數退還”。
點評:之前只聽說過報社、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在商業運作有打廣告拉贊助一說,如今聽聞柏鄉縣也“引進”這種商業理念,對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收取贊助費,而且還按照學歷的高低加以區分,如此 “創新”既讓人大跌眼鏡、貽笑大方,也讓人憤而慨之。
近年來,“內部招聘”、“人情招聘“、“舞弊招聘”、“蘿卜招聘”等事業單位違規招聘和違規進人事件頻發,嚴重損害了公開招聘的公信力,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2010年12月,中組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在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招聘行為的同時也規定了嚴明的紀律要求。2011年4月,中組部就公開曝光五大事業單位違規招聘案例進行警示教育。時隔僅半年多,警鐘的聲音可以說尚在耳畔,柏鄉縣竟然視紀律如兒戲,搞起了“贊助招聘”。
大家都知道,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規則是社會規范運行的必備,健全完善的規則是社會健康規范運行的必需。規則一經制定就具有嚴肅的他律性,領導干部作為公權力的執行者同樣也是規則的遵循者,不僅要執行他律性,更要有強烈的自律性。這起“贊助”招聘事件不但給事業單位招聘工作敲響了警鐘,說明紀律就是“高壓線”,碰不得、摸不得,更逾不得,在紀律面前不能再“半夢半醒”,還抱著僥幸心理。同時也給執行公權力的領導干部們敲響一記警鐘,公權沒有漏洞空子可鉆,只要規則“無授權”,就是禁止,不僅必須尊重公民的每一份權利,更要謹慎用好每一份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