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證券報》2012年2月2日報道,中國證監會將“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重,積極推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入市。”
點評:養老金入市,不僅對股市具有重要影響,而且還關系到養老金的安全,因此,這一話題已成為目前股市最敏感、最熱門的焦點之一。應當說,養老金入市并不是中國首創,很多國家都在這樣做,而且有些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問題是,中國股市的現狀告訴我們,養老金入市,不僅存在很大的風險,而且操作不好,會對股市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眾所周知,目前股市處于嚴重低迷狀態。從表面看,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實質上,是中國股市還不規范的表現。一方面,泡沫泛濫,很多企業在業績很差、成長性很差的情況下,股價卻高得出奇。隨著股市的長期低迷,這些股票都露出了馬腳,股價大幅下跌,市值大幅減少,百元以上市值的股票數量急劇下降,就是最好的例證;另一方面,價值反映不實,一些業績很好、成長性也很強的股票,由于沒有主動尋求炒作對象、炒作機構,反而股價很低,沒有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導致股市很難成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推動器。
養老金入市,從某種意義上講,其目的是為了擺脫股市眼前的低迷狀態,以及消彌投資者的怨言。但是這樣一來,新一輪的股市泡沫恐又將形成。因為,管理層讓股市擴容的內在沖動依然十分強烈,讓超大企業進入股市的心情十分迫切。到時候,發行價就會脫離實際,那么“資金量”不足的矛盾也將再次顯現,新一輪低迷狀態也將隨之而來。更加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股市回歸穩定,股價再次回到高位,諸如銀行等超大盤企業,又會到股市大肆募集資金,使股市再次成為“取款機”,讓普通投資者再次成為被宰殺的“羔羊”。如此,股市也就真的很危險了。
也正因如此,養老金該不該入市,應當認真思考和研究,切不可盲目行事。即便經過廣泛的調查和研究、分析和思考,認為養老金可以入市,也必須找好“切入點”。因為,“切入點”不找好,不僅會給股市帶來負面沖擊,而且會給養老金帶來很大的風險。
如果養老金真的大規模入市,則應當把投資的重點放在經營業績好、市場有前景的股票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導投資者關注真正有市場價值的企業。總之,養老金入市,必須慎之又慎,必須發揮好的導向作用,而不是生產和制造泡沫,更不能給養老金造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