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州有這樣一支隊伍,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去溫暖一顆顆弱小稚嫩的童心,為孤困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片溫馨,她們將點滴付出匯成愛心暖流共同托起孤困兒童的未來,這就是定州市“愛心媽媽”巾幗志愿服務團隊,也是定州市婦聯依托“婦女之家”開展的特色活動之一。
“愛心媽媽”在行動
2011年12月,定州市婦聯依靠各級“婦女之家”開展了“愛心媽媽”公開招募活動,兩個月的時間,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報名,共招募“愛心媽媽”82名。
2012年1月底,市婦聯與當地“婦女之家”的工作人員一起,對全市100多名孤困兒童逐戶進行了摸底調查,為孤困兒童本人和居住房屋都照了像,為“愛心媽媽”提供了詳細的資料,由她們自由選擇結對幫扶對象。3月份舉辦了“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留守流動孤困兒童啟動儀式,“愛心媽媽”志愿團隊在定州叫響。截止目前,已有54名愛心媽媽與56位兒童結成幫扶對子,“愛心媽媽”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從物質、精神上關愛著結對兒童。
定州市紫光都商廈總經理張英芹是第一個來到婦聯報名并提出要和最貧困的兒童結對。貧困兒童孫文柱是磚路鎮北渠河村人,今年13歲上小學六年級,和患有半身不遂的父親相依為命,每天放學后,他除了洗衣、做飯,還要伺候父親,承擔著所有的家務活,是個人窮志不窮、自立自強的孩子。了解他的情況后,張英芹二話沒說就選他作為結對幫扶對象。4月份,她先后兩次到孫文柱家里看望他,15日,給他帶去了米、面、油、水果、雞蛋和600元錢;19日,又給他帶去了一套嶄新的被褥、電飯鍋等生活用品。在這種親情關愛下,孫文柱的學習更加有了動力,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他考了全班第四名的好成績。市供電局的“愛心媽媽”楊娜結對幫扶的是開元鎮一名12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父母早逝,跟著70多歲的奶奶生活,祖孫倆靠低保和鄉親們的接濟生活。楊娜與她結對后,常常到家里去看望她,見她的秋衣破了,便為她送去衣物,平時還經常給她打電話談心,定期把小女孩兒接回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過周末,有時帶她們一起出去玩,一來二去,小女孩從剛見到楊靜時的害羞變得一見到她就說這說那,就像看見了自己的親人。
兩個家庭一家親
“愛心媽媽”和結對兒童來自不同的家庭,但她們結對后,兩個家庭便“結”成了一個家,兩顆心便合成了一顆心,“愛”是兩個人的紐帶、是兩個家庭的紐帶,“愛心媽媽”們善良樂于助人,結對兒童感恩并更加堅強和自信。該市教師趙健結對幫扶的是磚路鎮北渠河村的袁瑞超,她除了給孩子買衣服、一起吃飯,還親切的稱孩子為“兒子”,一聲“兒子”,不僅是發自內心的愛,更是“兩個家庭一家親”的最好體現。市中天商貿公司的韓翠芬結對的是清風店鎮東崗的黨云剛,雖然工作忙,但她卻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她的無私關愛讓黨云剛很受感動,他托人找到了當地的“婦女之家”非要寫封感謝信向“愛心媽媽”致謝,韓翠芬得知后,心情也很激動,自己的付出讓孩子懂得了感恩,這使她和孩子的感情更深了。中山福壽園的洪麗霞作為三個孩子的“愛心媽媽”,每隔幾天就與孩子通電話,經常給他們買衣物、食品,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4月份,她得了場病,三個孩子得知后到家里來看她,看到孩子們焦急和關切的眼神,洪麗霞說:“孩子們來看我,我很滿足,他們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讓孤困兒童過好“六一”,市婦聯與東亭鎮“婦女之家”聯系,于5月26日組織“愛心媽媽”與結對兒童到東亭鎮黃家營葡萄酒莊進行觀光游覽并舉辦親子游戲活動。活動最后,市婦聯將愛心單位贊助的書包、鉛筆盒等學習用品發放給了孩子們,在一曲發自肺腑的“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中,很多孩子都依偎在“愛心媽媽”的懷抱中流下了幸福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