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eBay,都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機會,使商品銷售渠道更加扁平化。借助成熟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可以擴大銷售范圍,降低渠道成本。在融資難、產業附加值提升之時,中小企業不妨將目光投向海外,爭取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2012年7月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指導,eBay中國、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主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計算機世界》報協辦的“助力中國企業,進軍跨境網上貿易市場”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創新服務處處長葉定達表示:“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和應變能力不強,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幫助企業及時準確地了解市場信息,完善產業鏈,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信息化水平高且電子商務應用好的中小企業更容易實現平穩過渡,抵抗風險。”
eBay大中華區分類業務總經理梁皚貝介紹:“在過去10年中,中國互聯網以幾何級速度增長,并出現一大批專業網站,電子商務的便利易用和高效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幫助中國企業將商品買給境外消費者是eBay探索的一條獨特之路。eBay為企業搭建平臺,提升企業利潤率,通過網絡優勢在國際市場獲得勝利;同時提供誠信監督和大件物流綜合解決方案,有助于樹立中國制造的良好形象。”
eBay在美國、德國、英國等39個國家和地區建有站點,來自150多個國家的 3億多用戶通過eBay平臺通過自由競拍或一口價的方式交易。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全球39個eBay平臺進行銷售,并以此拓展海外銷售新渠道。中國中小企業選擇eBay平臺進行銷售時同時需要遵循eBay嚴格的質量控制及安全措施,以保證整個交易過程的透明性及檢測產品的質量和可靠度。
通過電子商務將企業的價值變現是電子商務走向融合創新的必然結果,但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大量障礙需要突圍。以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為例,在電商洗牌進入生死期、O2O模式亟待創新、社會化發展的趨勢下,企業需要保持清醒并懂得順應趨勢。另一方面,與國內電子商務業務相比,出口貿易受到跨時區、語言障礙、遠距離以及文化差異等影響更為復雜。在利用互聯網平臺展開跨境貿易的同時,中小企業必須在盈利分成、物流存儲、產品定價、語言交流等各方面全面提升,才能抓住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