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膩一:最低還款
只要用戶每個月交付最低還款額,就能享受0.05%的循環利息的無限期借貸。
最低還款通常是透支額度的10%,也就是說用戶透支5000元,只需要還上500元左右就能避免高額的滯納金。這樣的宣傳,很容易導致用戶不知不覺地認為只要每個月按時交夠最低還款額度就可以了。循環利息每個月也只有幾十元錢而已,多了也就剛剛上百元。而銀行主要就是盯著這個循環利息,靠這個賺錢。
建議用戶每個月一定要全額還款,除非你的資金實在緊張,不足夠支付,或者為了資金周轉才支付最低還款數額。否則,你將不停地給銀行施舍小費。
貓膩二:自動還款
多數用戶會越來越難以忍受每個月去銀行還款的麻煩。最終會選擇辦理一張儲蓄卡,設置自動還款業務。
于是,用戶必須在儲蓄卡里存入足夠的錢以便成功還款。聯系上面的問題,當然,用戶應該設定成全額還款,而不是最低還款。這樣的話,銀行的第二個目的就達到了。你會發現,原本用儲蓄卡直接支付,現在變成了先用信用卡透支,再用儲蓄卡支付。這樣一來,唯一增加的就是信用卡的積分。不錯,這恐怕是唯一算得上用信用卡的好處了。但是,儲蓄卡也是有年費的,10元左右不等,而且通常這個是無減免的。于是,信用卡的積分折算成年費,銀行還真是不干虧本買賣。
當然,如果你每個月的信用卡消費都是大數額的,那么,你的積分會超過年費折算。這樣,你才算真的獲利了。別急,認真地算一算,你可以從銀行那里獲多少利。
貓膩三:美麗的積分
積分可以用來干什么?通常可以用來換取商品。但要換取一件正常的商品,往往需要天價的積分。普通消費水準的用戶,你攢3年的積分大概只夠你用來換個塑料茶杯。其實,3年的年費足足夠你買一個像樣的茶杯了,而且還可以挑個自己喜歡的,不必銀行送什么樣就只能接受什么樣。
有積分在,你又很想用掉積分,怎么辦?于是,銀行就開辦一些“活動”,可以讓你憑借積分打折購買某些特定產品。
當然,這些特定產品通常是廠家和銀行聯合處理庫存的手段。銀行當然要拿一部分利潤的。于是,你購買了庫存的“打折”商品,又消耗了積分。
你在微笑的同時,廠家和銀行哈哈大笑。
貓膩四:無息分期付款
多數銀行都號稱信用卡可以提供無息分期付款。但是,你拿到信用卡后就會發現很無聊。因為一般他們只會指定某些商品讓你分期,或者某些賣場的某些商品。當然,這些特定的商品肯定又包含了銀行和商家以及廠家的貓膩。你大可以在淘寶等交易平臺上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
好吧,即便是給的價格很合理,還有一個“手續費”在等著你。這個手續費實質上就等價于利息。只有極少數銀行真正推出了無息分期付款(無手續費,無指定商品)。但是,這種無息分期付款通常是有限額的,并且一次只能一筆,要還完了才能繼續下一筆。
貓膩五:滯納金
通常,用戶會認為只要還夠了最低限額,就不會有滯納金了。但某些銀行并不是這樣。曾經,有的銀行有這樣的“霸王”規定:只要你沒有還清某一筆消費,那么,這筆消費作為獨立消費會一直計算滯納金,直到被全部還清。當然,這個規定現在被廢除了。但是,我們很難保證銀行不會悄然恢復。所以,永遠記得每個月一定要全額還款,讓銀行沒有空子可鉆。
總而言之,當你興沖沖地激活一張信用卡準備用銀行的錢消費時,千萬要想想這些貓膩。否則,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銀行繼續盤剝你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