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是一個追夢的季節,我們似乎已經走出童年的幼稚,然而曾經的幼稚似乎還像朦朧的晨靄般,一絲絲地浸染著我們的年少歲月。于是,尚未完全消逝的童真為我們創造著獨屬于我們自己的遠方,那是我們心底最純真的追求,也是走向社會前仍飽含童話的稚嫩。
盡管在外人看來,我所謂的遠方更像是遙不可及的地平線,但我仍然執著地向那太陽升起的地方前行,因為我看到了在干渴時遞來的那一杯水,在寒冷時溫暖我的一縷陽光,在迷茫時指引我方向的幾句叮嚀……是的,在通向遠方的路途中,總會有無數的人伸出他們的手,讓我堅持不懈地努力要看到下一個驛站的曙光。他們是陌生人嗎?我想,在這個星球上,在這個地球村中,沒有人是孤獨的,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倫的“六度空間”理論,我與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只相隔六個人。所以那些曾幫助過我的人,我并不感覺陌生。
每天清晨上學,單元樓前的幾抹金黃總會照亮整個天空,那是樓下的王叔叔種的雛菊。當我嗅到這大自然的清香時,心里便變得豁然敞亮了,嘴角不經意地泛起了淺淺的微笑。
來到學校,初升的太陽正炫目地播灑著金色,這是一天學習的開始;而當太陽西沉之時,又宣告著一天學習的結束。感謝那些無私奉獻的老師們,他們像辛勤的園丁讓我們茁壯成長,像無私的蠟燭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像遮風的大傘保護著我們……老師們的辛勤耕耘為我心靈的天空點染了知識的星光。
還有,路邊的清潔工,整個城市的建設者,甚至電視上那些發表精彩演說的國家領導們,一切的一切,生活在這個星球的蕓蕓眾生們,都曾在我向遠方奔跑的旅途中,留下過他們的身影。
感謝你們,讓我在尋夢的途中能保留著輕松的心情,讓我領會著人類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讓我享受著潔凈的環境、現代的生活和穩定的社會帶來的安逸和舒適。
在我通向無盡遠方的路上,有你、有他、更有許許多多的人們的幫助,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謝謝你們,所有我認識的“陌生人”。
點評
作者將無盡的遠方理解為自己的人生之路,將無數的人們理解為給過自己幫助的那些人,從而寫出了無數的人們在其人生的路上所給予的幫助,進而表達了對這些人的感謝之情。作者采用了大題小做的方法,進而將抽象的題目轉化為自己所熟悉的素材進行寫作,這些經驗都是同學們在寫作時應該學習借鑒的。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莊市佳鑫諾學校高中學生,指導并置評:曹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