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索治療腋臭較為合理的手術方法。方法:自2006年2月~2011年6月共136例腋臭患者采用改進后的小切口去除頂漿大汗腺治療。標記腋毛區,做腋窩正中沿皺襞方向小切口,長1.5cm,將組織剪緊貼真皮以剪除淡黃色顆粒和脂肪脂肪。結果:經6-18月隨訪135例無復發,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未出現血運障礙等并發癥,術后瘢痕不明顯,有1例復發。結論:經過完善的小切口掏除大汗腺的方法是一種治愈率高,瘢痕輕,不影響功能的治療腋臭較好的手術方法。
[關鍵詞]腋臭;小切口;大汗腺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7-1234-02
小切口去除大汗腺治療腋臭因為療效確切(幾乎等同于完全切除的方法),而且術后遺留瘢痕不明顯,不影響上肢活動,已經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1-8]。但因術者習慣不同,方法也有差別。筆者總結2006年2月~2011年6月共136例腋臭患者(均為雙側),均采用改進后的小切口去除頂漿大汗腺治療腋臭的方法,取得滿意療效。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136例(男45例,女91例),年齡15~34歲,平均21歲,均為雙側;其中未經治療114例,激光治療后復發8例,電針治療后復發5例,吸刮治療后復發6例,手術不全切除后復發3例。
1.2手術方法:取平臥臂外展上舉位,用美蘭標記手術范圍(在腋毛范圍外0.5~1cm,根據氣味輕重可適當擴大縮小),常規消毒鋪巾,用腫脹麻醉液做局部麻醉(配方:生理鹽水150ml+2%利多卡因10ml+0.1%腎上腺素0.25ml),注射前先提捏局部皮膚,感覺皮下脂肪厚度(不同體態的人差別較大),麻醉藥注射于腋部深、淺脂肪層之間的淺筋膜層,取腋窩正中皺折近背側順皮紋做1.5cm切口,切至淺筋膜層后沿此層剝離至標記手術范圍,用組織剪修剪已形成的皮瓣下淺層脂肪和頂漿大汗腺,(如術前異味重,可在真皮下明顯看到一層粉紅色頂漿大汗腺。)完全清除大汗腺及毛囊根部,形成全厚皮片,并可在真皮下見到樹枝狀血管,盡可能予以保留。修除創腔內周邊已游離脂肪組織,生理鹽水沖洗后止血,在手術區單側做4~5個3mm引流口,可置入引流片,間斷縫合切口,適當內收上肢后在手術皮片區做“品”字形縫線幾針,固定皮片與下部淺筋膜層,限制皮片術后活動(定義為“打釘”)。于手術區外兩側各置3根0號打包線,創面置油紗布覆蓋,置適當散紗布后輕打包(不必拉力太大,僅是固定紗布于手術區)。打包周圍及上方置適量紗布,8字繃帶適當加壓包扎,術后3天復診,拆除打包、拔除引流片,適量紗布填塞固定,相對制動6~7天,8天拆線(原手術切除后復發者為因手術目標區范圍太大,原手術僅切除部分區域。行順腋皺襞切口,分瘢痕兩側兩個腔隙各自清除皮下剩余大汗腺,并未將兩個腔隙完全打通,以減少瘢痕壞死情況出現。)
2 結果
術后136例(272側)中135例滿意痊愈,瘢痕不明顯。經6~18個月復診,34例無腋毛生長,102例腋毛明顯稀疏;6個月后未見影響上肢活動;有1例雙側復發,復發患者年齡15歲,復發患者于2年后行原切口同樣手術治療后治愈,隨訪1年無復發。總計患者滿意率98.5%(如圖1~2)。
3 討論
以往手術切除腋臭因術后遺留明顯瘢痕,嚴重影響美觀,而且直線瘢痕經常出現攣縮情況,影響上肢活動,已經被淘汰,而后來出現應用激光、冷凍、電針、藥物以及抽脂吸刮的方法治療腋臭[9-10]的方法,因不能完全清除大汗腺,治愈率不能令人滿意也逐漸少用。現在以小切口微創的方法治療腋臭已經成為主流,但細節上各有差異,也會影響一定療效。筆者總結了5年來的病例,根據頂漿大汗腺主要存在于真皮下的特點[12-13],采用小切口掏除大汗腺治療腋臭方法,并不斷改進完善,形成一種并發癥少、瘢痕小、效果好的腋臭手術治療方法。手術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3.1注射麻醉藥前提捏皮膚,可了解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厚薄個體差異大,麻醉藥準確注射到淺筋膜層,可提高麻醉藥效果,減少出血以及便于皮下剝離;其次,沿淺筋膜層剝離,便于掌握剝離層次,不易損傷深部重要結構,再者筋膜層血運明顯好于脂肪層,利于手術區皮片成活,還有術中盡量多保留真皮下樹枝狀血管,血管的保留對皮片成活至關重要[7-8]。臨床觀察頂漿大汗腺都位于真皮下脂肪淺層[11],不會深入淺筋膜層,所以此層分離深度已足夠,可以完全清除頂漿大汗腺,此點是保證療效的基礎。另外手術切口1.5cm,位于腋中部偏背側,便于手術操作,且可應用直角拉鉤即可隨時觀察皮下大汗腺的清除情況,以保證大汗腺的完全清除,保證治愈率。
3.2臨床觀察272側中188側可在腋窩正中到稍偏內側1.5cm范圍內可見一從深部穿出的血管,出現率69.1%,此處可縫扎,余部位未見明顯較大血管,淺層分離術后出現血腫可能性不高,而且術后打包加壓包扎確切,有效預防血腫發生,本組未見1例血腫。
3.3手術區皮片上要與淺筋膜層縫線固定(打釘),可限制皮片活動,利于皮片成活。縫線5-0即可,不必太粗,避免針眼瘢痕產生。并且“打釘”時囑患者上臂適當內收(以不影響縫合為限度),這樣皮片會更好得附于原位置,術后不會出現皮片“懸吊”現象,愈合后不會出現皮膚明顯皺折、不平。
3.4術中手術區打包固定適量紗布填充腋窩手術區,使加壓區域確切,可有效防止手術區出血,有利于皮片成活,此步驟在預防并發癥中至關重要;簡單“8”字繃帶,術后3天拆除打包縫線,不會遺留針眼瘢痕,術后囑上肢相對制動6~7天(不影響日常生活)。期間保證敷料干燥,加壓良好,無移位,術后8天拆線。
3.5本組病例中有1例復發:某女,15歲,訴13歲時雙側腋下出現異味(本組病例詢問多是13~15歲出現癥狀)。考慮因患者身體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部分未發育成熟大汗腺未完全在皮下形成,而是存在于真皮內[12-13],在術后的發育中逐步成熟而遷移至皮下,產生復發,復發患者在二次手術時,在原手術瘢痕和真皮下發現有少量大汗腺腺體存在,所以考慮在發育成熟過程中,大汗腺有由真皮內向皮下生長的可能性;所以,筆者主張手術適應證選擇要同時具備腋下異味出現大于3年和年齡大于17歲,同時具備方可手術,以降低手術復發幾率,否則,待條件具備再行手術治療,此觀點同柳曦等觀點[14]。
[參考文獻]
[1]王小波,楊 力,李小萍.皮下分層剪切微創治療腋臭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9):1276-1277.
[2]周忠志.順腋皺紋切口腋臭根治術應用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6):818-819.
[3]鄭丹寧,李青峰.小切口摘除大汗腺治療腋臭[J].中國美容醫學,2004,13(4):419-420.
[4]徐 強,丁祥生,王長慧.小切口中厚皮瓣聯合彈力繃帶包扎腋臭根治術[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1587-1589.
[5]劉慶陽,宋業光,鄭紅江,等.“全厚皮”法根治腋臭[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4):479-482.
[6]張 楠,肖昌明,孫 鵬,等.順腋紋小切口腋臭根治術并發癥的處理和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9):1277-1279.
[7]許 澎,譚 謙,吳 杰,等.小切口頂泌汗腺清除手術治療腋臭癥的并發癥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5):614-616.
[8]朱華鋒,顧 斌,王 健,等.微創治療腋臭62例臨床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10):1518-1520.
[9]Tung TC.Endoscopic shaver with liposuction for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 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6:400-404.
[10]Chung S,Yoo WM,Park YG,et al.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ion with endoscopic confirmation for os midrosis[J].Br J Plast Surg,2000,53:212-214.
[11]Park YJ,Shin MS.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reating os midrosis[J].Ann Plast Surg,2001,47:303-309.
[12]魯開化,澎 湃,劉 斌,等.腋臭外科治療的臨床于病理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0):1421-1424.
[13]胡啟翔,王慧英,張 健,等.腋臭大汗腺分布范圍的病理組織學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4):555-556.
[14]柳 曦,何 龍,廖自立.改良腋臭切除術和小切口頂泌汗腺清除術治療腋臭51例[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7):972-973.
[收稿日期]2012-02-15 [修回日期]2012-03-15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