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面部去皺年輕化患者術前皮膚狀況和需求改善情況。方法:選擇本院收治的面部年輕化患者142例,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不同年齡患者的皮膚狀況比較,年輕患者以魚尾紋為主,年老患者以眉間紋和額紋為主。不同年齡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有所差異。結論: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在保證手術質量的前提下,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減少醫患糾紛。
[關鍵詞]面部年輕化;皮膚狀況;需求改善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7-1242-0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整形美容已經成為繼買房、買車、旅游之后的第4大消費熱點[1]。面部年輕化手術成為越來越多患者的選擇。臨床面部老化的類型多樣,有的以皮膚松弛為主,有的以出現皺紋為主。面部除皺并不是解決面部老化問題的唯一選擇。患者的滿意度是面部美容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患者若在術前對整形手術效果的期望值過高,往往導致醫療糾紛。在美容整形臨床工作中,在確保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更應該對患者心理進行充分了解,了解其整形的期望及要求。有報道面部年輕化患者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2-3]。本研究通過對面部年輕化患者術前皮膚狀況及需求改善的調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從而實現令患者滿意,降低醫患糾紛的目的。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面部除皺年輕化患者142例。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46歲。其中女性124例,男性18例;顳面部76例,額顳面部39例,額顳部20例,顳面部7例。
1.2方法:在治療前對患者面部衰老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魚尾紋、眉間皺紋、額紋的評分標準[4]:0分:活動面部肌肉時無皺紋出現;1分:活動面部肌肉時可見淺而細的皺紋,皺紋隨活動停止而消失;2分:靜態時可見皺紋,當伸展或牽拉皺紋兩側皮膚時可見皺紋消失;3分:靜態時皺紋深而粗,牽拉皺紋兩側皮膚時也不會完全消失。鼻唇溝形態的評分標準:0分:微笑時鼻唇溝折痕輕微;1分,靜態時未見鼻唇溝嵴及明顯鼻唇溝折痕。明顯的鼻唇溝折痕微笑時可見;2分:靜態時可見鼻唇溝嵴及明顯的鼻唇溝折痕,但鼻唇溝嵴未超過鼻唇溝;3分,靜態時鼻唇溝較深,鼻唇溝嵴向前下延伸超過鼻唇溝。患者的需求改善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在查閱參考文獻,征詢流行病學專家和臨床專家的基礎上,自制調查問卷。包括皮膚水分、毛孔粗大、光澤度、粗糙度、鱗屑度、膚色均一性、光滑度、皮膚彈性、黃染程度、敏感性、毛細血管擴張、色斑情況、皮膚松弛、皮膚白皙度、細紋情況、紅潤度、皺紋情況、皮膚油分共18個問題。采用李克特(Likert)5級評分方式,按照從無到有的強烈程度,分別評為1~5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對該項皮膚問題的改善意愿越高。在正式調查開始前2周選擇20名患者進行預調查,間隔2周后重測,問卷信度為0.88,內容效度為0.85~0.91,可以認為問卷內容全面,設計合理,能夠較好的實現本次調查目的。
1.3質量控制:在調查開始前對負責問卷調查的醫師進行培訓,令其合理掌握本次調查目的,了解調查內容;調查中對每日回收問卷逐份檢查,發現回答不完整、邏輯矛盾的,令調查員通過回訪、電話等形式核實;調查后采用Epidata3.0雙人錄入核查,并設置邏輯變量進行核查。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q檢驗。患者的皮膚狀況和改善需求的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不同年齡患者的皮膚狀況評價:不同年齡患者的魚尾紋、眉間紋、額紋、鼻唇溝紋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同年齡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比較:不同年齡患者對皺紋情況、紅潤度、皮膚油分的改善需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患者對皮膚水分等其他皮膚改善需求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患者的皮膚狀況和改善需求的相關分析:患者對皮膚油分、水分、白皙度、色斑、均一性、細紋、松弛、彈性、敏感性的需求改善程度與自身皮膚狀況有很大的相關性(P<0.05);患者對皮膚紅潤度、毛孔粗大、光滑度、粗糙度、鱗屑度和自身皮膚狀況的相關性不明顯(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不同年齡段患者的皺紋情況有所差異,年輕患者以魚尾紋為主,而高齡患者則以眉間紋和額紋為主,與以往研究相同[5]。患者不同的美容手術動機和認知標準會影響其對美容手術的滿意度和評價[6-7]。本研究中,≤30歲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以皮膚水分和毛孔粗大為主;31~40歲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以粗糙度和毛孔粗大為主;41~50歲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以皮膚松弛和毛孔粗大為主;51~60歲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以色斑、皺紋以及皮膚松弛為主;>60歲患者的皮膚改善需求以皺紋和皮膚水分為主。與各年齡段患者的皮膚特點相吻合。皮膚狀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青春時期皮膚皮脂分泌旺盛,35歲后日漸減少。20~30歲后眼瞼細紋開始出現,30~40歲后耳前皮膚細紋出現、鼻唇溝加深,40~50歲外眥處魚尾紋逐漸加深、皮膚松弛。
不同年齡段患者對皺紋情況的改善需求均很強烈,這與本研究中患者的求醫目的相吻合,同時可見年輕患者即使皺紋輕微,改善皺紋的意愿也很強烈。潘正英等[8]研究發現,青年女性存在整容期望值過高的心理問題。談益妹等[9]研究認為,中青年女性最關注的是自己看起來能夠更年輕。不同年齡段患者對皮膚油分、紅潤度的改善要求均很低,這可能是因為皮膚油分及紅潤度的老化特征出現較晚的緣故。
患者對皮膚油分、水分、白皙度、色斑、均一性、細紋、松弛、彈性、敏感性的需求改善程度與自身皮膚狀況有很大的相關性(P<0.05)。這些皮膚老化特征同年齡有著密切的線性關系[9]。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狀況發生著改變,而其對皮膚的改善需求也隨之改變。
本研究發現,患者的改善需求同自身皮膚狀況基本一致,說明患者對自身皮膚狀況的認識已經逐漸趨于成熟理性。有效地溝通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基礎[10]。患者在就醫時,已經在心理明確了術后效果。一旦醫師未能充分了解患者的術后期望,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患者很可能對術后效果不滿意。因此,醫師應該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患者調整不切實際的心理預期,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
[參考文獻]
[1]史新廣. 女性容貌吸引力及其與人格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7:6.
[2]張 真.面部除皺術一例患者的術后心理分期及其護理干預[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2):322.
[3]李 京,高 靜,趙梨花,等. 美容心理咨詢在整形美容外科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1):23,25.
[4]喬 群,閆迎軍,趙 茹,等.保留耳前鬢角形態的面中上部多層次除皺術.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3):181-183.
[5]畢洪森,李 東,朱 力,等. 面部年輕化的綜合微創技術[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3):256-261.
[6]Crerand CE,Lnfield AL,Sarwer DB.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cosmetic breast augmentation[J].Plast Surg Nurs,2009,29(1):49-57.
[7]Sykes JM.Managing the psychologicaI aspects of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J].Curr Opin OtoIaryngol Heck Surg,2009,17(4):32l-325.
[8]潘正英,周先利,李 旎,等. 整形美容者常見心理特點分析及預見性的護理干預策略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4):97.
[9]談益妹,王學民,袁 超. 上海女性不同年齡組面部和上臂皮膚狀況的自評和需求改善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0, 16(6):367-369.
[10]潘小林,時 靜.美容整形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家庭護士,2008,6(1):153.
[收稿日期]2012-03-05 [修回日期]2012-05-29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