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中學生源復雜,多數家長對學生學習重視不夠,英語底子較薄,新課程起點對于他們又高了一點,再加上語境、條件、基礎和興趣等諸多方面的原因,給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了很大困難。為了認真貫徹英語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會到學習英語帶來的成功喜悅,增強每一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分層教學 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b)-0172-01
新的課程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要適應學生,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針對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既有統一的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得學生的數量劇增,學生主體結構發生巨變,其認知能力、學識水平呈多層次發展趨勢,加之,義務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合格的公民,不是緊緊圍繞“幾名專家”兜圈字,為此,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正是走出這種怪圈的必然選擇。
(1)分層教學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在入校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對事物的認識、理解、判斷、興趣等方面都會發生不同的差異,這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分層教學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多按中等生甚至優等生的接受能力施教,忽視全體性與差異性的關系,結果導致一些學生學習落伍,進而產生厭學情緒,阻礙著素質教育的實施。(2)分層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益,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學生自信的需要。我們學校的學生到了初二以后,英語成績二極分化嚴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英語基礎差,對英語存在畏懼心理,同時由于學習的目的不一致,有的同學只想畢業后考普通高中,有的同學則希望考重點高中,還有的同學是家長要他讀英語。假如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硬灌,勢必忽視學生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因勢利導,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教學目標,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
具體做法是:我們遵循“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主導思想,有區別地制定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實施分層教學,實行分層測試和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以進步為前提,層次為基礎,競爭為手段,輔導為重點,實現目標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學有所得和個性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都能達到學會、學好的目的,從而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學生進行分層是進行分層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2 目標分層
布朗等人研究發現,凡是設定學習目標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比較優異而且富有積極進取精神。反之未設定學習目標者,其成績較差,而且行動遲緩,缺乏學習興趣。因此確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產生一種期望值,從而引起沖動激發熱情,形成實現目標的動力是很有必要的。長期以來,多數教師習慣于運用傳統的組織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把精力放在全體學生的提高上,制定統一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對學生的個性差異的分析,這勢必造成成績好的學生因覺得簡單、容易達到要求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有難度、達不到要求而產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長此以往,兩級分化現象會愈加嚴重。只有進行目標分層,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的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并學有所獲,才能達到激發各個群體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3 備課分層
有人把備課比作一朝分娩的“十月懷胎”,也有人把它喻為建筑大廈前的“藍圖設計”。既然學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點、學習基礎、家庭影響層次有別,教師備課就不能按照一種模式,只備一個教案,其余問題全靠“臨場發揮”。1.“一大多小”教案。即一個大教案,2~3個小教案。大教案針對一般學生而言,小教案針對個別學生(差生、優生、特長生)而言。多備一些個別學生參與的活動,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活動。例如,在閱讀訓練中,通過分層提問完成三個層面的閱讀課文理解題。備課時,大教案應照顧一般學生:學習生詞掌握“四會”單詞,做游戲,回答關于閱讀理解的“Yes/No”questions和較容易的“wh-”questions,掌握課文中的重要語法知識點。小教案則讓差生在指導下上臺表演做游戲,能用“Yes/No”questions回答;而讓特長生組織同學上臺表演做游戲,并設問一些難的“wh-”questions讓其他同學回答,這樣既訓練了他們的交際和表演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4 授課分層
兩類班級在授課時要有所區別,一類班的授課可直接切入主題,放開了,向更多深更廣的方向發展,速度也可稍快些,每節課討論、獨立探索的時間可長些。二類班授課注重復習引入,慢慢過度到新課,側重基礎知識的講、練,另外對于同一個實驗班級,如何對A、B、C組的同學授課,實現備課中的目標,這是我們感覺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準備在授課時按備課中的要求先達到以C組的目標(A、B當然要達到了)。然后讓C組同學練習鞏固,再讓B組同學達到B組目標(A組當然達到了)。然后讓B組同學練習鞏固。最后再對A組同學提出更高的目標。
此外,還有授課分層、作業分層、課內指導分層、輔導分層、測試評價分層。總之,教師要讓所有學生在分層測試后繼續保持良好的上進心態,讓更多學生感受成功喜悅,增強自信。只有采取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才能真正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要求,才能讓他們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梁威.運用英語分層測試卡構建分層評價的課堂教學模式發表于教育信息,2001(7).
[2]陸一平.在教學中開展“分層遞進差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發表于江蘇教育,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