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管理改革對提高軍隊院校任職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當前一些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管理改革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軍隊院校 任職教育 教學管理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b)-0184-01
1 引言
目前,我軍院校教育的重心正在由以學歷教育為主體向以任職教育為主體轉型。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是以崗位任職需求為牽引,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解決任職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具有軍事職業性、崗位指向性、實踐依賴性、整體融合性等特點。任職教育對軍隊院校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由學歷教育向任職教育轉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體制結構、運行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深刻變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1]。目前,任職教育教學管理還是個全新的課題,而教學管理是提高任職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加強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對于把握任職教育的改革方向,推進任職教育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2 當前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軍隊院校以學歷教育為主體,在學歷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于受學歷教育的影響較大和任職教育理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等原因,目前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管理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受學歷教育產生的思維定勢影響,不少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學管理只是在學歷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簡單修正,任職教育教學管理的觀念還比較陳舊。
二是不少軍隊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學管理仍然采用“專家制定相關標準→教員制定實施計劃→教學管理人員審批與監督”這種單一模式。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管理模式難以適應任職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動態性要求。
三是不少軍隊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學評估還基本上沿襲學歷教育的方法,缺少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和評估機制,教學評估主要依賴定性分析。因此,這導致教學評估較為粗糙,且針對性不強,對促進教員教學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
四是不少軍隊任職教育院校與部隊的聯系還不夠緊密,教員到部隊學習、交流的渠道還不夠通暢,教員的培養受到了一定限制。
3 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3.1 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更新教學管理的觀念
受學歷教育思維定勢的影響,教學管理人員容易用學歷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法來處理任職教育教學管理問題,容易產生在學歷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簡單修正的思想。由于學歷教育注重基礎性、長遠性,而任職教育注重針對性、崗位指向性和實踐性等,兩者差異很大;因此,任職教育的教學管理必須突破學歷教育思維定勢的束縛,更新觀念。一方面要大膽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和梳理任職教育教學管理的實踐經驗,并上升為理論。
3.2 改變教學管理的模式,促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優化
任職教育的課程體系著眼于培訓對象的崗位任職需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動態性。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優化是任職教育教學管理的關鍵所在。為了使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符合任職教育的規律和特點,讓培訓對象滿意,需要學員、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員群策群力、共同參與。一般來說,必修課的設置由教學管理人員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來確定;而選修課的設置則應重視學員和教員的意見,以利于滿足學員的個性化需求、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挖掘教員的潛力。
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的問題上,任職教育更注重優化課程設計和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員來實施教學,充分利用校內外的人才與智力資源來解決任職教育課程普遍存在的綜合性強、要求高、實施難度大的難題;教學管理側重于組織并參與課程設計、選擇課程教學團隊和與教員的反饋交流。由于課程教學團隊的成員可能來自校內不同的單位和部門,有的甚至來自校外,教學團隊具有“松散性”。如何創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各課程教學團隊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是任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需要解決的課題。
3.3 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評估,引導教員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能力
教學評估是一項經常性的教學管理活動,對調動教員教學與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起著重要作用。與學歷教育相比,任職培訓教學評估的客觀性與動態性更強,對教學評估的要求更高。教學評估要具有權威性,一方面要建立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和科學完善的評估機制;另一方面應以詳細的涉及課程教學情況的統計資料為基本依據,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評估方法應具有簡明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并對教員和學員透明。因此,建立智能化的教學評估系統是任職教育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教學管理人員通過教學評估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解決問題來校正教學改革的方向。教學管理人員應及時將評估結果反饋給教員,促使教員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從而引導教員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能力。
3.4 與部隊建立長期聯系,搭建教員到部隊學習、交流的平臺
從軍校任職教育的實質和任務來看,任職培訓課程的教學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2]。實踐性教學是促使學員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的加速器,而在實踐性教學中,案例教學因通過問題情境創設,能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其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一直受到各任職院校的高度重視[3]。實踐性教學對教員的能力素質要求很高。除加強理論學習外,教員還應該經常到部隊進行學習、調研和代職的活動,及時了解部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新裝備和裝備發展趨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解決教學與部隊脫節的問題,為實踐性教學做儲備[4]。
為了提高教員到部隊學習、調研和代職的時效性,教學管理人員應與部隊建立長期聯系,搭建教員到部隊學習、交流的平臺。一方面,要讓教員帶著問題到部隊進行交流、學習;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提高部隊接收教員的積極性。任職院校與部隊進行合作,一起進行教學與科研項目的研究,或許是一條能搭建教員到部隊學習、交流的長久平臺并實現“雙贏”的路子。
4 結語
總的來看,任職教育教學管理對軍隊院校教學管理人員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面對諸多困難,只有調動多方力量,充分吸收并借鑒其它相關院校的成功經驗,善于應用相關領域研究的方法或成果,才能實現把握任職教育的改革方向、推進任職教育向縱深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周道雷.任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
[2]黃琦志,韓天石,楊竹蘋.軍校任職教育實踐教學方法初探[J].繼續教育,2010(Z1):111-113.
[3]曲衛,賈鑫,吳彥鴻,等.關于軍事任職教育中強化案例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0(13):244,259.
[4]賈銘椿,付錦洲,王曉偉.任職教育教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