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介紹了包頭市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運行情況,結合具體工作,舉例說明了在線監控系統在監督執法,打擊企業超標排放等工作中的應用,闡明了在線監控系統在環境監督執法、總量控制、“十一五”污染物減排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在線監控系統 監督執法 應用
中圖分類號:X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b)-0136-01
1 在線監控系統安裝情況
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是“十一五”污染減排三大監測體系(科學的減排指標體系、準確的減排監測體系、嚴格的減排考核體系)建設內容之一。包頭市從2008年開始至2011年,通過二期建設,國家、自治區、市環保部門及企業共計投資3500多萬元,對占全市污染負荷85%以上的全部國控重點污染源安裝了煙氣、水在線監測設備。
截止2011年底,我市共完成42家企業,共118套在線設備(81套氣,37套水)的安裝,其中在包鋼(集團)公司、各大電廠(進、出口)等15家企業廢氣排放點安裝煙氣在線設備81套,在各污水處理廠(進、出口)、稀土冶煉廠等28家企業廢水排放點安裝自動監測水質在線設備37套。在包鋼(集團)公司等16個企業安裝27套視頻監控設備,1套城市高空視頻監控設備,同時在各大電廠安裝了12套工況監控設備。
2 在線監控系統起到的效果
(1)在線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和查處企業違法偷排、停用設施等行為,起到了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作用,為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我們對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采用了三種手段實施監控,即在線監測(實時監測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量)、視頻監控(直觀查看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是否運行、煙氣超標排放行為進行識別和取證)、污染治理設施工況監控(對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從“末端監控”擴展為“全過程監控”),搭建了“三位一體”的立體式綜合“環保物聯網監控平臺”,實現對企業污染物排放的24h全天候監管,使環保部門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污染物排放及治理設施運行情況;使污染物監控從隨機的末端排放監控轉變為實時化的全過程監控,在技術上實現了創新,在能力上實現了突破。
(2)全面提升了我們對污染企業的監督執法的能力。對監控數據超標,能夠及時、準確的進行查處。
例如,2011年8月15日,發現某電廠2號機組18:00~19:00,在線監控平臺SO2排放濃度為670mg/m3左右(排放標準400mg/m3),排放濃度超過國家標準0.68倍,相關部門以此為依據,對企業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了查處。通過這一手段,極大提高了的我們環境監管能力。
(3)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因故障、檢修等原因,不能正常運行,造成污染物直接排放,在線監控系統能夠起到及時發現、監督企業用最短時間修復、減少超標排放量的作用。
例如,2011年7月23日,某電廠2號電廠機組從10:00開始,在線監控平臺SO2排放濃度從107mg/m3急劇升高到2070mg/m3(排放標準400mg/m3),經調查,是企業脫硫設施出現故障,脫硫系統停運,造成直排。通過監督企業搶修,于24日5:00修好,監控平臺SO2排放濃度降為90mg/m3,恢復正常排放。
(4)在線監控系統監測數據,已成為污染物減排總量核算的重要手段,在“十一五”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工作中得到全面應用。
例如:通過對電廠進、出口排放污染物數據分析,非常清楚的知道了電廠脫硫設施的實際脫硫效率,二氧化硫減排總量等,為“十一五”減排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5)在“環保物聯網監控平臺”上,還接入了包頭市6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1個水質質量自動監測站、2個沙塵暴自動監測站、10個噪聲自動監測站的數據,可以隨時掌握我市環境質量的現狀及其變化趨勢。在平臺上,建立了我市污染源管理應急數據庫,具備了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指揮能力。
3 存在的問題
3.1 進一步加強在線監控系統管理工作
在線監控建設屬于一項新生事物,系統技術環節較多,部分企業存在著認識、管理不到位,造成設備運行不正常、監測數據不準確,有效數據上傳率低等問題。2010年6月份,通過政府采購招標,選取了三家社會化運營公司,負責包頭市重點污染源在線設備三方運營工作,有效數據上傳率達由原來的60%上升到現在的90%以上。
3.2 自動監控數據成果應用有待進一步拓展
在數據成果使用方面,僅有部分數據成果在環境監察執法和總量核定業務中得到應用,在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環境統計等環境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快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擴大應用范圍。
4 今后的工作重點
(1)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在線監控數據準確有效,有效數據上傳率達到國家規定的90%以上。
(2)“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完善自動監控能力建設,強化市級監控中心,建成重點旗縣監控中心,形成市、旗縣區兩級聯網的自動監控體系。擴大自動監控范圍,對占全市90%以上污染負荷的企業實施自動監控。
(3)進一步拓寬應用范圍,在“十一五”期間重點監控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兩項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基礎上,新增氨氮、氮氧化物兩項監控指標。
新增各類污染源在線監控手段,如:重點企業重金屬排放自動監控;輻射、放射源自動監控;機動車尾氣自動監控系統等。
總之,在 “十二五”期間,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自動監控基礎設施,實現環保專網全面覆蓋,利用自動監控手段,確保減排污染物數據“查得清、摸得準、核得嚴”。全面加強環境質量預警監測體系建設,實現污染源監控與環境質量預警一體化,為全市經濟建設服務,為我市空氣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服務。
參考文獻
[1]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8號.
[2]內蒙古自治區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實施辦法(暫行).(內環辦【2009】174).
[3]內蒙古自治區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監控工作流程及分級預警制度(內環辦【200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