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通過在企業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改進工廠不重視工人健康保護的狀況,有效保護工人健康權益,提高勞動效率,使企業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納入科學、規范的軌道。方法:對龍崗區某街道精密五金廠552名工人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對工廠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進行分析,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開展一系列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結果:干預后工人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之前提高20.21%,人均醫療費用、職業病發病人次、缺勤時間降低。結論:為龍崗區全面總結和推廣新形勢下開展企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關鍵詞:企業 健康教育 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20-02
在企業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適合世界目前多數地區情況的有效預防疾病、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管理制度,雖然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展這項工作,但是開展時間短、且全國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模式[1]。本項目選擇工作基礎較好,有代表性的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以深圳市龍崗區某街道精密五金廠的552名工人為研究對象。
1.2 調查方法與內容。對工廠工人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對工廠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進行分析,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開展一系列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
1.3 資料處理與分析。采取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中的橫斷面調查,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有關情況。將調查結果與干預實施前比較,用Excel200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雙錄入,數據清理后利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1.4 項目干預措施。
1.4.1 制訂工作方案,落實工作任務,建立工作小組;做好企業管理者、工人的思想發動工作;進行本地資料的調查、摸底工作,了解工廠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掌握工廠存在的和潛在的影響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
1.4.2 建立健全工廠健康教育網絡和健康教育陣地;完善工廠健康教育制度和規程;對工廠工人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建立工人健康檔案,對工廠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進行分析;進行健康知識問卷調查;對工廠存在的主要影響工人健康的危害因素進行監測;邀請省、市有關健康教育和勞動衛生專家對工廠進行健康知識培訓和勞動防護的指導;針對工廠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采取有效的行為干預,開展工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等。
1.4.3 對開展的健康教育,特別是有針對性的行為干預和健康促進活動,對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前后的工人健康狀況、勞動出勤情況、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健康行為的改善情況等進行系統的效果評價。
2 結果
通過三年多的努力,項目組人員初步摸清了工廠主要的健康問題,掌握了企業開展健康教育的特點和工作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工廠實際,適合工廠情況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一定程度改善了企業不良的生產、生活方式,增強了企業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達到了預防疾病,保護身體健康,提高勞動效率的目的。
2.1 建立了企業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建立了企業健康教育的組織網絡和工作網絡。對該廠進行了工廠診斷和健康問題評估。對工廠552人進行了健康檢查,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健康檔案。開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
2.2 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前后工人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對工廠工人勞動防護健康教育知曉率作前后比較,經卡方檢驗,干預前工廠工人勞動防護健康教育知曉率(87.18%)與干預后工廠工人勞動防護健康教育知曉率(66.97%)有顯著性差異(P<0.05,a=0.01)。干預后工人勞動防護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較之前提高。
2.3 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前后職業病發病人次、總醫療費用、人均醫療費用及缺勤時間比較。工廠工人2002-2005年職業病(工傷)發病人次、總醫療費用、人均醫療費用、缺勤時間等指標見表1。
2002年至2005年工廠工人人均醫療費用、職業病發病人次、缺勤時間大致呈下降趨勢。人均醫療費用、職業病發病人次曲線圖見圖一。對工廠工人2002年和2005年人均醫療費用進行分析,經u檢驗,2002年與2005年人均醫療費用有差異(P<0.05,a=0.05),可認為經干預后2005年工廠工人人均醫療費用低于2002年。
3 討論
3.1 龍崗區企業工作人員以外來工為主,人員整體素質普遍較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知”、“信”、“行”的轉變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行為的干預、政府的干預和法律的保障,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工作異常艱巨,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必須樹立“大衛生”的觀念,動員全社會、各部門、各方面都關心衛生與健康問題,都來關心和支持健康教育,區域內各部門必須各盡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
3.2 創造健康支持環境[2],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如果只靠健康知識傳播,而在行為轉變方面沒有得力措施和支持環境,健康教育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成效。因此,開發企業領導,使其對健康教育加深認識,從根本上樹立保護生產力這種無限資源的意識,加強企業健康教育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技術規范、考核標準,改無序管理為有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本項目得以順利開展,有賴于中山精密廠領導層的大力支持與配合。為了切實加強對示范項目的組織領導,區衛生局成立了精密廠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立了課題實施組,邀請了省內專家擔任項目技術顧問。
3.3 開展企業健康教育要講究技巧,講求方法。要把枯燥的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方式,寓教于樂。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臺和互聯網等各種有效新聞媒體和各種科普讀物、宣傳材料,深入開展群眾性健康教育和衛生科普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充分發揮專家的引導和勸導的作用,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講座[3]。要針對工廠企業的外來打工者,重點宣傳普及各種疾病尤其是職業病的防治知識[4],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衛生行為,樹立良好的公德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和預防疾病的能力。
4 結論
本項目為今后企業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重視企業健康教育的資源投入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經驗。為龍崗區全面總結和推廣新形勢下開展企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夏猛,李寧,王曉芳,等.國內外中小企業工作場所健康促進研究進展.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1,(24)8:314-315
[2] 顧碧華,陳伯鈴,葉紅,等.和諧社會構建中健康促進企業的創建模式.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1,(6)9
[3] 高明,楊彪,蔣莎莎.松山湖企業員工社區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中華全科醫學,2011,(9)5:824
[4] 楊曉琳,王莉,張敬平,等.合資與私營鉛蓄電池企業職業健康促進基線調查.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1,(24)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