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滋病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為特征的嚴重傳染性疾病。該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身心健康,病死率極高。所以,艾滋病的防治已經是當務之急。當前艾滋病的防治主要是通過藥物進行預防治療。當前對艾滋病的治療尚不成熟。我國現階段AIDS/HIV的治療主要采用西醫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和中醫治療,抗艾滋病的藥物主要是逆轉錄酶抑制劑、HIV蛋白酶抑制劑、HIV整合酶抑制劑、HIV進入抑制劑等。
關鍵詞:艾滋病 防治 藥物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64-02
艾滋病也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該疾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該疾病后,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目前這種疾病已經成為最危害全世界人們的危險疾病之一。聯合國對該疾病的規劃署發布報告指出:該疾病的感染患者已經超過了4000萬[1],而且目前還在呈上升趨勢,據報道中國的HIV感染者已經超過8萬人,現在的感染者也超過了80萬人[2]。所以,防治艾滋病已經刻不容緩!有效治療艾滋病要求既能保護細胞不被感染,又要對已感染的細胞病毒進行封殺清除。由于HIV病毒是高度變異的病毒,能夠對免疫系統進行攻擊,從而導致機體連續的感染,產生一系列的免疫病理反應,所以治療AIDS的關鍵是能夠使機體產生有效和全面的細胞免疫反應。當前對艾滋病的治療尚不成熟,所以對艾滋病患者應該選擇較好的治療方法。我國現階段AIDS/HIV的治療主要采用西醫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和中醫治療。
1 艾滋病治療相關藥物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生活周期可以簡單地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在艾滋病毒的周期早期,病毒的表面膜蛋白gp120很容易跟T淋巴細胞上的CD4受體識別,能夠跟CXCR4和CCR5等輔助受體作用,病毒的gp41能夠跟細胞膜發生作用,從而使病毒感染細胞使細胞感染;中期:HIV核心在融合之后能夠進入細胞,使病毒RNA逆轉錄從而合成DNA,雙鏈的DNA能夠整合進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轉錄之后能夠產生RNA病毒。在晚期能夠使病毒的各種成分都能夠生成,從理論上講,在病毒顆粒形成之前都可以是藥物治療的靶標[3]。
臨床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已經有很多,首次使用的藥物是抗艾滋病毒藥物疊氮胸苷,直到專家提出了對轉錄病毒進行高效的抗逆轉錄的病毒聯合治療。針對HIV—1的周期中的復制和裂解進行兩個環節的治療,能夠減少體內的HIV感染的數量[4~7],使患者感染之后無癥狀的時間得到延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很有效的提高。但是使用該藥物的副作用比較大,而且藥物的成本較高,對病毒也有反彈效應[8~10]。所以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研制出新的藥物對艾滋病進行防治。
2 中藥治療艾滋病
使用中藥治療艾滋病,由于藥物來自自然,資源豐富,所以價格不高,相對的副作用較小,耐藥性也不易出現[14]。在我國已經研究出很多對艾滋病的防治有療效的中藥,如天花粉、紫草、金銀花、靈芝、丹參等能夠對艾滋病毒的活性產生拮抗和抑制[15~17];甘草、當歸等能夠阻止艾滋病毒的復制;有些復方制劑,像冬蟲夏草或者雙黃粉等能恢復人體的狀況。總體而言,許多中藥在體外實驗中對HIV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人體內對于病毒的抑制作用臨床難以肯定。[23]
3 討論
在治療艾滋病的現狀中主要有這么幾個問題:治療的效果不高[11~13],不能夠完全使患者痊愈,藥物停止之后會反彈;使用的藥物具有副作用;藥物的成本較貴;患者長期使用會出現耐藥性。對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療,主要就是兩個問題——病毒和免疫,只有兩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18]。針對我國的國情需要選擇一些價位低療效又高的手段治療,有待我們去研究。
在臨床上尚沒有發現能夠使HIV病毒完全消滅的藥物,只能降低病毒的載量。我們應該加快對抗艾滋病毒藥物的研發進程,使更多的患者達到治療的目的[19]。目前研究認為:單一的使用藥物容易使艾滋病毒的基因發生突變,從而使患者產生耐藥性。治療艾滋病的藥物聯合使用能夠增加針對病毒的靶點,從而更多的對病毒進行封殺[20]。而且也可以避免單獨的用藥產生的耐藥性,也能夠使藥物的毒副作用降低[21,22]。使用中西醫結合能夠使治療艾滋病的藥效更加的明顯,在艾滋病疫苗沒有研制成功時,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艾滋病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參考文獻
[1] WHO:Global situation of the HIV/AIDS epidemic.end of 2004.Weekly Epodemiological Record.2008,79(50):441-452
[2] Kitahata MM,Tegger MK,Wagner EH,et a1.Comprehensive health for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BMJ,2008,325(70):954-957
[3] 劉斌志,王丹丹.艾滋病醫療團隊中社會工作服務的拓展[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4340-4341
[4] Matsushita 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issues in the treatment of HIV.1 infection[J].Int Hematol,2007,72(1):20-27
[5] 唐曉容,黃曉霞.不同戒毒模式中的社工角色[J].中國社會導刊,2008,27:26-28
[6] 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2007)[R].北京: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007-12
[7] 單娟.專家:中國擬放寬民間社團的注冊[EB/OL].hap://www.chinadsily.oom.ca/hq=/2009-12/01/content-9081671.htm
[8] Jimenez.Nacher I,Sodano V.Interactions of antiretroviral drugs.AIDS Rev,2007,1(2):116-123
[9] Anglen J,Kyle RF,Marsh JL.Locking plates for extremity fractures[J].JAM Aead Orthop Surg,2009,17(7):465-472
[10] Hmdukewyeh GJ,Rieei W.Locked plating in orthopaedic trallnla:a clinical update[J].JAM Aead Oahop Surg,2008,16(6):347-355
[11] 劉小利,王少楊,翟嵩,等.HAART治療20例艾滋病患者療效評估[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2(2):101-104
[12] 李群輝,高艷青,孫欣,等.HW/AIDS病人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效果的臨床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4):354-356
[13] Li JY;Li HP;Li L Prevalence and evalu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HIV-1 variants in Henan,China2008(11/12)
[14] KreRek C,MOiler M,Miclau T.Evolu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synthesis(MIPO)in the femur[J].Injtrey,2009,32(Suppl 3):S14-$23
[15] Farouk O.Krettk C.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esynthesis[J].Orthop Trauma,2007,14:225
[16] Gautier E,Sommer C.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LCP[J].Injury.2008.34(Suppl 2):B63-1376
[17] Anglen J,Kyle RF,Marsh JL.Locking plates for extremity fractures[J].JAM Aead Orthop Surg,2009,17(7):465-472
[18] Hmdukewyeh GJ,Rieei W.Locked plating in orthopaedic trallnla:a clinical update[J].JAM Aead Oahop Surg,2008,16(6):347-355
[19] Joseph AM,Kumar M,Mitra D(2008)NEF:necessary and enforcing factor in HIV infection.Curr HIV Res3:87-94
[20] Tompa P(2009)Structural disorder in amyloid fibrils:its implication in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proteins.FEBS J 276:5406-5415
[21] Fade H,Marav iroc T Z Drugs Today(Bare),2007,43(11):749-758
[22] 傅婷婷,倪孟祥.核苷類抗艾滋病藥物研發近況.藥學進展,2007;31(5):211-216
[23] 侯勇,張國梁,黃寶駒.中醫藥治療HIV/AIDS臨床進展和療效評價研究進展淺析.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11(23):9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