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伴良性驚厥的臨床分析。方法:通過對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20例輪狀病毒腸炎伴良性驚厥患兒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0例患兒發病年齡6~36個月,病程3天內發生驚厥,呈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或部分發作,一次病程中發作1~3次,持續時間短,易控制。血生化、顱腦影像學檢查正常。驚厥停止后未予抗癲癇治療。隨訪3~66月,無復發病例。所有患兒預后良好,生長發育如正常兒童。結論:輪狀病毒性腸炎可合并驚厥,預后好,臨床上應仔細分析引起驚厥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輪狀病毒性腸炎 嬰幼兒 驚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71-02
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發生于秋冬季,在我國病毒性腸炎占40%,其中主要是輪狀病毒,其感染性極強,可引起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熱,嘔吐及腹瀉。病程大多較短。除了常見消化道、呼吸道癥狀外,部分患兒在病程中可出現無熱驚厥[1]。自1982年Morooka首次報道輪狀病毒感染引起“良性驚厥”。筆者為了給疾病正確診斷、合理治療提供依據,總結本院20例該病患兒的資料,具體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所有患兒均住院,經層析法檢測大便輪狀病毒抗原陽性且合并良性驚厥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患兒11例,女性患兒9例,年齡,6~36個月,平均(18.2±10.6)個月。所有患兒既往身體健康,發育良好,無驚厥史(包括熱性驚厥),否認癲癇家族史,均無出生時窒息史、膽紅素腦病、早產兒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腦損傷及腦外傷等病史。
1.2 臨床癥狀。所有患兒均出現腹瀉,每日排便5-11次不等,糞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部分患兒有發熱,有低熱或高熱,或伴嘔吐,或伴有不同程度脫水。以上患兒部分母乳喂養。驚厥均發生在病程3天內,驚厥發生于第1天5例(25%),第2天10例(20%),第3天5例(25%),驚厥發生次數為1~3次,其中1次15例(75%),2次4例(20%),3次1例(5%)。驚厥表現為意識喪失,雙眼凝視,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16例(80%),部分發作4例(20%),持續約1~5分鐘自行緩解,所有病例一般情況好,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
1.3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入院后均行大便常規、大便細菌培養、采用層析法檢測大便輪狀病毒抗原并進行血電解質、血糖、心肌酶譜等檢查,所有患兒均行頭顱CT檢查及大便培養?;純壕杩诜a液及靜脈補液、口服思密達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繼續母乳喂養,靜脈滴注利巴韋林10mg/kg~15mg/kg,每日1次,20例中有5例入院后再次發生驚厥,經1次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5~8mg/kg或靜脈推注安定0.3~0.5mg/kg,驚厥停止,1例在24h內反復發作3次,給予足量安定、苯巴比妥鈉及利多卡因,驚厥控制滿意,無驚厥持續狀態,15例入院后未再出現驚厥者,未使用抗驚厥藥。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大便常規檢查有白細胞少許,或脂肪球(+~+++),大便細菌培養均陰性,大便經層析法測輪狀病毒陽性,血電解質血鈣血鈉、血糖均正常,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純鹤≡?lt;5天14例,5~10天6例,臨床好轉或治愈出院。5例驚厥發作2次以上者,隨診1年無癲癇發作,無抗癲癇治療,20例均無后遺癥。
3 討論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是由輪狀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該病毒潛伏期通常為2~3天,最短數小時,最長可達7天。起病急,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排黃色水樣,無黏液及膿血,量多,一般5~10次/d,重者超過20次/d。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7.9~39.5℃。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發展中國家每年70-800例患兒死于重型輪狀病毒感染,因輪狀病毒可通過糞、口或呼吸道途徑引起傳播或流行,且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方法,這一數據和國外文獻報道數據相符合[2]。
輪狀病毒性腸炎可并發良性驚厥,通常在驚厥前1~3天有腹瀉癥狀,驚厥時間短暫,預后良好,無后遺癥,大便輪狀病毒抗原陽性,頭顱CT、血生化均正常,大便細菌培養陰性。本組20例良性驚厥中有熱驚厥11例,有熱驚厥應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鑒別,無熱驚厥9例,無熱驚厥者應與嘔吐腹瀉引起的電解質紊亂,如高鈉或低鈉血癥、低鈣血癥、低鎂血癥以及癲癇、低血糖等相鑒別。本組無熱驚厥者均無電解質紊亂,因此良性驚厥的發生可能與病毒血癥有關,預后良好。建議各兒科醫生認識該病,盡量少做有創檢查,減少病人痛苦,減輕經濟負擔,減少抗菌藥物使用。
參考文獻
[1] Haffcjec IE,Mooso A.Cow’smilk-based fomaola,human milk,andsoya feeds im acute infantile diarrhea[J].A therapeutic tria.l PediatrGastroenterolNutr,1990,10(2): 193-198
[2] JANSEN A,STARK K,KUNKEL J,et al.Aetiology of communityacquired,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hospitalised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Infect Dis,2008,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