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牙隱裂的致病因素及保存治療的分析。方法:對68例隱裂牙在塑料全冠保護下行根管治療后,再行鑄造或烤瓷全冠修復。結果:隱裂牙成功率為92.6%,療效顯著。結論:采取保存修復治療的方法修復隱裂牙,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隱裂牙 根管治療 塑料全冠 鑄造冠 烤瓷冠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80-01
牙隱裂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劈裂,繼而牙齒喪失的一種主要疾病。在臨床上極為常見,但因裂紋細小,不易發現而延誤治療,最終發展為縱折造成拔除。本組對68例后隱裂牙采取在臨時塑料全冠保護下行根管治療后,再進行鑄造冠或烤瓷冠全冠修復,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資料選自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門診患者68例隱裂牙,男43例,女25例。年齡30~60歲,35~55歲年齡段發病率最高,共45例,占66.2%。隱裂牙以上頜第一磨牙最多,有37個,占54.4%,下頜第一前磨牙最少,有3個,占4.41%。所有患者就診時均有明顯癥狀,其中牙隱裂致急、慢性牙髓炎36例,牙髓壞死8例,急性根尖周炎6例,慢性根尖周炎18例。凡術前檢查有附著喪失,牙周袋形成,病變累及根分叉的患牙均未列入統計。
1.2 診斷方法。依據患者病史,臨床檢查有咀嚼不適或咬合撕裂痛,并有激發痛及叩痛,碘酊染色,同時X線攝片明確根尖周及根分叉病變?;颊叨鄶涤休^長時間的癥狀,病史長達數月至數年[1]。
1.3 治療及修復方法?;佳垒S面依鑄造全冠標準進行牙體預備,胎牙合面均勻磨除2.0cm,予以臨時自凝塑料全冠保護患牙,同時在塑料全冠胎面上開髓,盡快完成根管治療,觀察一周后,備牙取模制作烤瓷冠或鑄造金屬全冠。在戴入鑄造冠或烤瓷冠之前的治療過程,均在塑料全冠保護中進行,以防止患牙裂開。
1.4 療效評定。成功:治療后無任何自覺癥狀,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X線片示根尖周組織正常,根分叉處陰影小或未擴大。失?。褐委熀笥胁煌绦虻囊Ш匣蚓捉啦贿m,叩痛,甚至出現竇道。X線片示根尖周膜腔增寬或陰影明顯,根分叉處陰影擴大[2]。
2 結果
68例隱裂牙經治療后,追蹤觀察1年半后,獲得成功的有63顆,占92.6%。19例治療后患者未及時作全冠修復或臨時塑料全冠脫落后未及時復診,因而發生折裂或出現久治不愈的瘺管而失敗的有5顆,占7.4%。隱裂牙上頜高于下頜,以上頜第一磨牙發生率最高,占39.7%。且隱裂紋多見腭尖,其次與牙表面的生長發育溝裂重疊。
3 討論
牙隱裂是導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折裂、牙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劈裂而喪失的一種主要疾病[3]。由于牙隱裂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因此早期診斷,制止其發展,預防牙髓病,恢復咀嚼功能尤為重要。本文治療68顆患牙,隨訪有效率為92.6%,其中以牙釉質裂成功率最高,證明早期治療,效果肯定。牙體結構缺陷,由于牙體結構中心窩溝釉板均為牙齒發育遺留的缺陷區,抗裂強度差,又是承受正常應力集中部位,極易發生隱裂。本文發生窩溝裂隙牙隱裂者51顆牙。從本文資料來看,多數牙隱裂發生在牙尖之間的窩溝區,該區域是牙齒發育時期的鈣化接合區,抗裂強度低,受正常殆力時易產生應力集中。牙周應力變化牙周組織對殆力有一定的耐受力和生理調整的功能。牙周膜能傳遞、緩沖,儲存活力,并通過神經反射調節咀嚼力的大小。本文資料顯示,早期牙隱裂較少發生牙松動,有46顆牙的牙周組織出現硬骨板增厚,牙槽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反映了牙周組織對異常殆力的適應性反應。當殆力異常時,常引起牙周組織的循環和代謝發生紊亂,當應力不能有效通過牙周支持組織均勻分散時,牙體內就可能出現應力集中,產生疲勞裂紋。隨著年齡的增大,可由于牙尖磨耗不均出現高陡牙尖,正常咀嚼力則變為創傷性殆力,原來就存在的窩溝底部劈裂力量明顯增大,致使窩溝底部的釉板可向牙本質的方向加深,這是隱裂紋的開始,在殆力的持續作用下,裂紋逐漸向牙髓方向加深。第一恒磨牙萌出早,磨耗最嚴重,比其它牙承受的殆力更大;所以發生隱裂牙的機會也越多。咬牙合紙檢查表明,隱裂線兩側的牙尖斜面受到來自對牙合水平方向的離心力,使原來薄弱的窩溝區易產生裂紋[4],因此,承受牙合力部位的牙尖斜度也是隱裂牙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 李玉晶,奕文民,孫勤.實用口腔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134-135
[2] 王景德,王勤,席國華.隱裂牙的觀察與病因分析[J].現代口腔醫學,1998,2(1):5—7
[3] 陳建軍,叢山,楊海豐,等.臨時塑料全冠對隱裂牙治療過程中的保護作用[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5,19(2):214
[4] 曹洪亮,王秀茹.無髓牙劈裂保存修復的追蹤觀察附104例病例報告[J].北京:口腔醫學,1999,7(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