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內窺鏡微創手術治療腕管綜合征的護理體會。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采用術前心理護理、基礎護理,術后保持彈力繃帶有效包扎、物理護理、預防感染、觀察手指血液循環、感覺及活動情況、功能鍛煉等措施,認真護理內窺鏡微創手術治療的腕管綜合征患者42例。結果:術后隨訪3~18個月,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術后6周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恢復正常,麻木、疼痛及乏力癥狀明顯緩解。結論:仔細認真的護理,有助于促進腕管綜合征患者內窺鏡微創手術后功能的恢復,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內窺鏡 微創手術 腕管 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8.2;R68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12-01
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臨床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之一。近20多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康復和美觀要求的不斷提高,內窺鏡下微創治療技術逐漸興起[1],并受到廣泛關注。內窺鏡下腕橫韌帶切開腕管松解術正逐步受到醫師和患者的重視[2]。2008年1月~2011年2月,我院對42例CTS采用內窺鏡下雙切口技術腕管切開(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42例42腕,男13例,女29例;年齡29~69歲,平均45.4歲。左腕11例,右腕31例。病程4~28個月。發病原因:有腕關節及手部勞損病史24腕,腕骨骨折畸形愈合9腕,腕部外傷5腕,腕部腱鞘囊腫3腕,月骨脫位病史1腕。癥狀:患者以手指麻木、疼痛、乏力,拇指活動無力,晨起或睡后疼痛明顯,甩手片刻后可使疼痛緩解,勞累后加重為主要癥狀。體征:正中神經分布區(橈側3個半手指)皮膚感覺遲鈍,完全喪失感覺者2例。腕部Tinel征陽性,屈腕試驗陽性。肌電圖檢查示大魚際肌出現神經性變化。本組患者均經局部封閉、藥理調理、理療等非手術治療無明顯好轉。本組42例CTS均采用ECTR治療。
2 護理方法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由于內窺鏡視野下能清楚地觀察到腕橫韌帶、血管、神經和屈肌腱,一般不會引起并發癥的發生[3]。多數患者對ECTR比較陌生,術前護士應認真介紹內窺鏡及ECTR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該手術的優點與注意事項。耐心與患者溝通,以熱情、和藹的態度關心和體貼患者,打消準備手術患者的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1.2 術前準備。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做好術前病情評估,完善相關檢查,檢查手術區及鄰近皮膚有無傷口或感染灶。做好皮膚清潔工作,術前1d術野備皮。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患肢屈曲于胸前中立位,平臥時墊枕,保持患肢高于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并有利于患肢前臂及手部肌肉功能鍛煉。
2.2.2 術后包扎及石膏托護理。術后腕關節彈力繃帶適當壓力包扎,注意包扎松緊度,并做出相應的調整。術后掌側石膏托外固定7d以控制掌屈,注意保持石膏托清潔干燥。
2.2.3 物理調護。自制中藥如意金黃散放入大小合適的棉袋中密封于冰箱冷藏2小時后取出進行腕關節冷敷,注意密切觀察傷肢血運、皮膚感覺,每天三次,每次20分鐘,共使用3天。
2.2.4 預防感染。常規應用抗生素。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病人傷口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敷料滲出物明顯時立即更換敷料。
2.2.5 觀察手指血液循環、感覺及活動情況。對于ECTR術后的患者應密切觀察手指血液循環、感覺及活動情況,耐心向患者講情應用彈力繃帶的目的與注意事項。如出現患肢腫脹嚴重、皮膚發紺、麻木、疼痛、手指活動障礙等異常時,應及時處理,重新包扎。
2.2.6 功能鍛煉。早期功能鍛煉可促進手的功能恢復正常、提高療效。ECTR術后24h內先做肌肉等長收縮,減少肌腱滑動引起傷口出血和疼痛,每日進行多次,每次15min~20min。第2天小幅度活動手指,指導練習患腕背伸,囑病人握拳和松拳。并開始進行肘關節的屈伸活動、肩關節外展。
2.3 出院指導。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康復鍛煉計劃,囑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患肢3周內禁止提重物。囑患者定期來院復查。
3 結果
本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18個月,平均12個月。所有患者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術后6周橈側3個半手指感覺恢復正常,麻木、疼痛及乏力癥狀明顯緩解。
4 討論
CTS是由于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到壓迫所引起的橈側3個半手指的麻木、疼痛、乏力為主的一組癥候群。手術切斷腕橫韌帶,開放腕管是經典的外科治療方法。自1987年奧津一郎[4]報道第1例應用內窺鏡治療CTS以來,該技術的臨床應用愈來愈廣泛。周運勇等[5]研究表明該手術具有皮膚切口小、組織損傷少、麻醉簡便、手術時間短、出血少、恢復快、瘢痕小、住院時間短、能早期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優點。對于內窺鏡微創手術切開腕橫韌帶的患者,術前積極做好相關知識的宣教,讓患者了解治療的過程,術后注意保持彈力繃帶有效包扎,石膏托松緊度適宜,觀察指端感覺及血液循環,及時發現并發癥,早期功能鍛煉對促進手的功能恢復正常,提高療效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Okutsu I,Hammnaka I,Chiyokura Y,et al.Intraneural median nerve pressure in carpal tunnel syndrome[J].J Hand Surg(Br),2001,26(2):155-156
[2] 顧玉東.正確掌握與評估內鏡松解治療腕管綜合征[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5(5):341
[3] 孫貴新,史其林,顧玉東.內窺鏡下治療腕管綜合征89例報告[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12(6):415-417
[4] 奧津一郎,Setsuo Ninomiya,夏山之伸,等.Universal Endoscope的開發與內窺鏡下手術[J].日本整形外科學會雜志,1987,61:149-498
[5] 周運勇,唐剛健,伍業雄,等.內鏡下雙切口技術治療腕管綜合征[J].華西醫學,2011,26(7):1074-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