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產后抑郁癥患者干預的效果。方法:對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200例孕產婦的治療護理方案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一系列產前預防護理和產后心理輔導護理等措施,減少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提高孕產婦生活的質量。結果:通過對孕產婦的調查發現,對照組的產后抑郁癥患者為23.0%,而對照組的產后抑郁癥患者為5.0%,比較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孕產婦進行合理、科學的產前護理和產后護理,有效地減少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提高孕產婦生活的質量。
關鍵詞:心理護理 產后抑郁癥 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16-01
產后抑郁癥也叫產后憂郁癥,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癥,呈現緊張、疑慮、內疚和恐懼等一系列變化,不僅影響產婦的健康,危害產婦及嬰兒,而且影響到婚姻、家庭和社會[1]。隨著近年來經濟的和社會的發展,產后抑郁癥呈現上升趨勢。本研究選取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的產婦200例,通過一系列產前預防護理和產后心理輔導護理等措施,減少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提高孕產婦生活的質量。現報告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的孕產婦200例,年齡20~37歲,平均26.8歲;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例,選取的所有孕婦均為初產婦,文化程度為初中到本科,兩組均能理解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內容且自愿合作,孕周為23周至42周,比較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孕期護理。對照組和觀察組均進行常規產科保健檢查,同時觀察組還接受孕期培訓和學習。①支持療法:醫護人員對全部觀察組孕產婦的心理狀態合理的采用勸導、鼓勵、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證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使其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使疾病早日康復。與此同時,醫護人員根據每個人的資料,如年齡、文化程度、孕周等采取心理輔導措施,由于均是初產婦,還要消除他們緊張的情緒、克服內心的恐慌情緒。②角色轉換。第一次即將成為父母的初產婦,由于無生育經驗和正常妊娠分娩的知識,在角色心理和狀態上都很難適應,為了幫助他們實現角色的轉變;醫護人員要鼓勵她們保持樂觀的心態。發放一些關于孕婦產后健康活動的資料,幫助他們盡快恢復原來的體形。③家屬的配合。孕產婦在懷孕期間離不開丈夫和親屬的呵護與支持,家庭的溫暖有利于嬰兒健康成長,也讓孕產婦放松心情,可以陪孕產婦散散步、停停輕音樂,減輕產產婦的心理壓力。④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向孕婦宣傳孕產婦正常的心理變化與分娩相關的知識,使其了解分娩過程,解答孕婦所提出的問題。使她們從中獲得相關的衛生保健知識,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能正確對待孕期、分娩期出現的不適,樹立起正確的生育觀[2]。⑤預防產后抑郁癥。做好一系列的婚前檢查、提供孕期保健方法、并且給予孕產婦一些生理和生理上的幫助,讓他們對孕育擺正好心態,樹立起樂觀積極的生育觀,增強自己克服心理障礙的信心,者對預防產后抑郁癥有重要的作用。
1.2.2 產后護理。
1.2.2.1 創造良好的環境。產婦經歷分娩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產婦需要在良好的環境下保證充足的睡眠,醫護人員要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效率,護理工作要及時進行,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落實家屬的陪伴以及護士專人負責。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該言語友善,樂觀,讓孕婦感覺到病人的溫暖、親切,給孕婦一種親人的感覺,消除緊張和恐慌的心理。同時,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按時換藥,換被褥。在孕婦住院結束回家后,醫護人員應該告知家屬一些注意事項,特別是對嬰兒的護理。回家后,醫護人員要傳授哺乳、喂養、自身護理以及嬰兒護理知識與技巧,及時為產婦提供幫助,保證孕產婦的休息時間和營養,丈夫應該主動承擔家務,洗衣做飯,還要照顧好妻子和嬰兒,與產婦可以在嬰兒睡覺的時候抽空休息,可以看看養育嬰兒或者回復自己身材的書刊,也可以趁這段時間,請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看下,跟丈夫出去看看電影,放松心情。要堅持有規律的飲食與飲食結構的搭配,清晨起早加強身體的鍛煉,盡快恢復到原來的體形。
1.2.2.2 加強產后訪視產后。周內是產后抑郁癥的高發時期。在做好常規的產后訪視、產后檢查、了解產后生殖器官恢復狀況的同時,注意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訪視人員只要重視產后抑郁癥的先兆,完全有可能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對輕癥患者提供咨詢技術,對中重度患者,及時聯合應用抗抑郁藥物,防止病情發展[3]。
2 結果
通過對孕產婦的問卷調查,對照組的產后抑郁癥患者為23.0%,而對照組的產后抑郁癥患者為5.0%,比較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孕產婦的抑郁程度按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版本評分[1]。
注: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P<0.05。
3 小結
在本研究中,醫護人員通過對孕產婦進行合理、科學的產前護理和產后護理,使孕產婦較快、較好得到康復,有效地減少了產后抑郁癥的發生,提高了孕產婦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龐明慧,許靜,崔長虹.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J].2008,5(9):32-33
[2] 張雪蓮.防止發生產后抑郁癥及產后抑郁癥的護理[J].中外醫療,2008,27(21):141-142
[3] 韓明清,王桂紅,李淑玉.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調查及預防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