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研究,總結我科82例子宮肌瘤患者行子宮切除圍術期的護理措施及效果體會。結果:82例患者術后隨訪,術前臨床表現完全消除,無并發(fā)癥,全部治愈。結論:子宮切除術圍術期的心理護理、病情及生命體征的觀察以及切口疼痛、尿潴留等并發(fā)癥是護理的本病的護理重點。
關鍵詞:子宮肌瘤 圍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33-01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至少有20%育齡婦女有子宮肌瘤[1],可見其發(fā)病率之高。本病發(fā)病因素仍不確切,一般認為與女性性激素紊亂相關。本病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多、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經期延長或間隔時間縮短,日久致貧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重則危及生命。根據發(fā)生部位本病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三種。子宮肌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所以手術是常用手段?,F就圍術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我院婦產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子宮肌瘤患者82例,其中年齡最大65歲,最小28歲,平均44歲;患者中農村居民59例,城市居民23例;病程最長5年,最短4月;子宮體部肌瘤76例,占92.68%;宮頸肌瘤6例,占7.32%。
1.2 手術方法。本組患者82例,其中腹式全子宮切除術24例,腹式全子宮切除+單側附件切除術24例,腹式全子宮切除+雙側附件切除術12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11例,子宮肌瘤剜除術6例,子宮次全切除術5例,術后經過系統(tǒng)治療及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
2 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可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研究認為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焦慮和抑郁心理最為突出[2]。患者產生焦慮可能源于腫瘤性質、手術麻醉的安全、術后器官缺失、性功能改變等,甚至導致家庭矛盾。本組病例農村居民較多,部分患者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不愿手術。因此,術前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就顯得非常重要。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耐心地為她們提供信息,安慰、鼓勵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2.2 術前皮膚準備。為防止術后切口感染,術前認真?zhèn)淦ひ埠苤匾?,子宮肌瘤備皮范圍為:上至劍突,下達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外陰部皮膚、臍孔是重點部位,要不留死角,不留毛根,臍孔可用棉簽蘸松節(jié)油拭凈。
2.3 陰道準備。是婦科手術前常規(guī)專科護理措施,不可忽視。術前3天,每日用10%碘伏棉球擦洗陰道2次,手術當日陰道擦洗后,用1%龍膽紫涂于宮頸及穹窿部,作為腹部子宮切除時進入陰道的指示標記。
2.4 胃腸道準備。本組病例多經腹部施行手術,常規(guī)術前12小時禁食、4~6小時禁飲,防止術中惡心、嘔吐引發(fā)窒息或術后發(fā)生吸入性肺炎、腹脹。術前1日,白天潘瀉葉10g用水沖服,晚上用0.9%氯化鈉注射液大量不保留灌腸2次,以排空腸道,以利手術。
2.5 膀胱準備。因子宮比鄰膀胱,為避免術中損傷膀胱,術前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有效固定,防止尿路感染。為防止導尿管脫落,可采用雙腔氣囊導尿管。
2.6 術前藥物皮試及用藥。術前常規(guī)進行麻醉藥物、抗菌藥物的皮試。根據醫(yī)囑術前30min予魯米那鈉0.1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以增強麻醉效果。
3 術后護理
3.1 患者體位安置。術后體位安置對患者的康復作用很大?;颊咝g后回病房后,根據麻醉情況選擇合適體位,如全麻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直至清醒;硬外麻患者平臥6h~8h,防止血壓波動。待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即可取半臥位,以促進腸蠕動,防止腸粘連。協(xié)助患者每2h翻身一次,防止壓瘡發(fā)生。
3.2 術后病情觀察。嚴格按醫(yī)囑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并做好詳細記錄,手術大小、術中情況不同,術后監(jiān)測時間不等,病情穩(wěn)定后按常規(guī)護理觀察。子宮肌瘤剜除術患者應觀察陰道有無出血,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3.3 引流導管的觀察。術后盆腔放置引流管、留置導尿管,要保持引流通暢,防止受壓、扭曲,觀察引流量、顏色,若發(fā)現引流異?;蚰蛏佟⒀虻惹闆r,應立即報告,及時處理。每日用10%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2次,以防尿路感染。
3.4 切口及會陰部的觀察。術后切口用敷料加壓包扎,密切觀察切口敷料有無脫落、移位,滲血、滲液是否嚴重;如敷料浸濕,及早換藥,注意觀察切口有無紅腫、硬結、疼痛,若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3.5 術后常見不適及并發(fā)癥的護理。婦科腹部手術后出現切口疼痛、腹脹、尿潴留等反應屬于正常生理反應,只要充分的術前準備、積極的術后護理,如留置“止痛泵“、持續(xù)術后胃腸減壓、保持留置尿管通暢等,就可避免這些不適對患者造成痛苦,影響康復。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腔或肺部感染的臨床表現,如腹部壓痛、反跳痛或劇烈咳嗽、發(fā)熱、肺部濕羅音等,發(fā)現問題及時通報處理。
3.6 出院健康指導。囑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促進康復;要求患者1個月后返院復查,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4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4 討論
研究顯示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近年呈逐步上升趨勢,嚴重威害女性健康,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在婦科手術中占很大比重。認真做好圍手術期護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及科學正確的術后健康教育,是保證患者手術后良好恢復,健康生活的關鍵因素[3]。子宮肌瘤手術是婦科常見手術,充分做好術前的各項檢查和準備工作,精心做好術后護理;同時還要作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主動配合,減少并發(fā)癥,使病人如期康復。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七版,2010:269
[2] 南小平.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3,9(23):64
[3] 謝延娥.子宮肌瘤術的圍手術期的護理[J].《醫(yī)藥前沿》,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