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個醫院工作中,麻醉科工作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要提高麻醉質量卻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成熟,實際臨床應用中全麻手術病人的比例越來越高,需要搞好麻醉安全、提高全麻病人的護理質量,促進臨床護理及治療的效果。探討臨床麻醉工作中麻醉護理管理的內容和方法,為促進臨床麻醉護理管理向前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臨床麻醉 麻醉護理 管理 麻醉質量 風險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36-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麻醉學科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適應現代麻醉學科的發展過程中,麻醉護理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麻醉護理管理,降低了麻醉風險,提高了麻醉質量。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麻醉學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專業的學科,它包括了麻醉復蘇、急救復蘇、疼痛治療等。對麻醉護士的操作規范及護理質量管理,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臨床麻醉工作中麻醉護理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麻醉護理質量管理,探討其管理內容及方法,為今后的實際臨床管理應用提供參考。
1 麻醉恢復室的建立與管理
建立麻醉恢復室,應該包括監護儀、麻醉呼吸機、心臟除顫儀等。在臨床麻醉工作中,通過臨床麻醉護士的精心觀察和護理,密切關注患者全麻恢復期的病情變化,可以極大地降低患者全麻恢復期的風險,提高麻醉質量,全力保證患者順利度過復蘇期。
2 麻醉儀器的維護與管理
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必須的麻醉儀器設備可以通過購置新的入科來滿足實際應用要求,同時,應該建立設備檔案,比如詳細記錄設備品牌、入科時間、價格等。登記記錄好科室儀器設備的詳細數據,統一管理,且與醫院資產科同檔管理。認真學習、努力摸索,做到全面熟悉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基本性能特點,把握好各種設備的維護,對常見故障要做到熟練處理。當儀器設備出現較大故障的時候,要及時與工程師和廠家取得聯系,及時對其進行維修,盡快投入應用,確保麻醉工作順利進行。以手術間為單位,將麻醉設備按各科手術性質特點,按品牌把監護儀和麻醉機進行有效放置。各科里的儀器設備,都應貼上醫院設備管理專用標簽,并對設備的名稱、設備型號、分類號、出廠日期、生產廠家、手術間、資產價格、安置地點、麻醉護士簽名等進行登記。
3 體外循環術中ACT及電解質、血氣監測
體外循環手術在麻醉的時候,應該提前到崗,檢查用物是否齊全、藥品是否齊全,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動脈穿刺置管術和快速建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同時,測定術中激活促凝血時間,確保電解質及血氣數據的監測準確無誤。
4 麻醉物品及一次性耗材的管理
首先,準備好體外循環麻醉藥。比如在心臟手術中,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在進行手術的前一天下午,將相應的二腔中心靜脈穿刺包、三腔中心靜脈穿刺包準備好,同時還需要準備好的有肛溫、鼻溫、漂浮導管、動脈穿刺包、體外轉機所用的膜式或鼓泡式氧合器、體外過濾器、灌注管道等。第二天實際臨床麻醉的時候,醫生才會顯得得心應手,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提高麻醉的效果。第二,準備好特殊麻醉物品。實際臨床應用中,整形手術的麻醉和胸外科手術的麻醉,以及脊柱手術、神經外科手術等的麻醉,都應該準備相應的加強型鋼絲氣管插管、雙腔支氣管插管、支纖鏡、喉罩等。第三,一般麻醉物品的管理。根據醫院手術間的多少,每間手術間又以麻醉桌為單位,進行詳細的查對管理,麻醉桌內應該有普通的藥品,以及各種規格的據點管導管、口咽通氣道、牙墊、連接管、插管喉鏡、聽診器、三通、麻醉常用處方、心臟電極片等。設立物品清單和麻醉卓內藥品清單,手術完畢之后,沒天都應該進行查對、清點、補充、記賬,確保物品及藥品不丟失,長期做到心中有數,方便使用,嚴格做到管理查對。
5 毒麻藥品類及精神類藥品的管理
毒麻藥品及二類精神類藥品主要包括了瑞芬太尼、芬太尼、度冷丁、舒芬太尼、力月西、麻黃素、嗎啡等。對這些藥品的管理,實行專人負責責任制,使用專用賬冊、登記用專用紅處方,且保存其處方至少5年。在實際臨床管理過程中,建立毒麻藥品使用登記本,根據醫院手術間的多少,每間手術間為一個單位,固定支數的毒麻藥品藥盒與手術間數目相匹配,每天上午在麻醉之前,麻醉醫生簽字后再領取毒麻藥品盒,手術結束之后,仍然以盒為單位,紅處方數目與空安瓿相符合,建立毒麻藥品登記本,補充交接后仔細記錄在登記本上,且簽上查對人的名字。確保毒麻藥品無漏開、無遺失。根據醫院實際手術間的多少,建立常用麻醉藥清單、固定支數。常用麻醉藥有肌松藥、丙泊酚、升壓藥等。每天手術結束之后清點藥品,且與處方核對,確定無誤的情況下,在補充基數,以備次日使用。
臨床麻醉工作中麻醉護理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是常規日常護理管理內容,也有的是細致入微的步驟程序,這些都需要一絲不茍、嚴謹的執行,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麻醉質量的提高,降低麻醉風險。在實際臨床麻醉工作中,要避免出現查對不仔細、不能堅守崗位、違反操作規程等護理缺陷。還要避免護理常規操作不熟練、機能和基本理論知識缺乏等知識缺陷。在實際臨床麻醉護理管理中,要不斷努力學習,以高尚的醫德、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科學態度面對護理工作,提高麻醉護理質量,從根本上保證麻醉風險的降低。促進麻醉護理管理從對癥處理模式逐漸向預防綜合治療模式轉變,降低高危事件、突發事件、圍手術期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實現促進病人早日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姚莉,鄧妮惠.麻醉護理在臨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295
[2] 戴紅霞,張石紅,高超.麻醉復蘇護士的設置與使用與麻醉恢復室動作管理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10):248~249
[3] 馮寶琴,梁群,譚惠芹,陳碧舒,甘白水,彭鳳韻.術中肢體被動活動對全麻手術患者復蘇期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0):1156~1157
[4] 趙國勝,馬小玲.婦科腹腔鏡手術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與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的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9(07):280~281
[5] 果旭,黃作本.麻醉科手術室儀器設備的風險管理[J].中國醫療設備,2009(2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