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62-02
輸液反應是由于輸液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的總稱,是輸液過程中發生的一種速型的以寒戰\\高熱為特點的變態反應。為了更好地護理這些輸液反應患者,減少護患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本文總結輸液反應的護理體會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統計我醫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住院輸液病人26893例,發生輸液反應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
1.2 輸液反應的原因及臨床表現。引起輸液反應的原因主要有熱原反應、液體污染、滴速過快、配伍濃度不當、液體溫度過低、藥物不純等[1]。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可以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輕型主要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體溫在38℃左右,停止輸液后數小時體溫恢復正常。重型一般表現為患者突然發冷發熱,很快出現寒戰,同時伴有煩躁,心慌,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四肢冰涼,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癥狀,且體溫多在40℃以上。
1.3 護理方法。輸液前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做好健康宣教,給病人創造良好的輸液環境。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出現畏寒、煩躁不安、小兒哭吵,四肢發冷、面色蒼白,訴心前區不適,都是輸液反應的早期表現,可暫停輸液,密切觀察,如有寒戰發熱,需立即處理。并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患者護理記錄單上,并同時通知急診醫生到場,根據醫囑作出處理,對癥狀較重如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改變等全身癥狀者,立即通知值班醫生到場搶救,在搶救過程中要有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全面的醫學知識,保持清醒的頭腦,準確判斷病情,有條不紊地執行醫囑,防止忙中出錯。給于對癥處理,按醫囑給抗過敏藥物退熱或激素治療。畏寒、寒戰、發冷期可適當增加蓋被或用熱水袋保暖,勤測體溫,發現體溫升高應及時給予物理降溫處理,針刺合谷、內關穴等。胸悶、氣促、咳嗽的患者,嚴立即采取取端坐位,兩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荷。加壓給氧,使肺泡內壓力增加,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液的產生,同時給予20%—30%乙醇濕化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暢。病人用藥過程中突然輸液反應,要關心體貼病人,向病人科學解釋其原因、特點及治療方法,消除恐懼。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與醫生一起將患者護送至搶救室繼續觀察、搶救治療。并進行詳細交班。護士將輸液反應及處理情況做記錄.保存余液及輸液器。必要時交相關部門檢驗,并報告科室護士長.護士長填寫輸液反應記錄卡報護理部。醫生對發生輸液反應的患者進行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填寫,并上報藥劑科分析。
1.4 預防方法。
1.4.1 輸液反應多數是由細菌內毒素所致,因此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嚴格無菌操作,用藥前查藥品的有效期、瓶口有無松動、瓶體有無裂縫、液體的透明度及有無雜質,查輸液器包裝袋有無漏氣;霉雨季節及炎熱季節液體需縮短周轉周期,保證液體新鮮;安瓿的切割、離斷易污染或混入微粒,消毒安瓿時先用砂輪鋸割再用乙醇消毒可減少污染;避免一副針筒多次使用,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藥;盡量避免一瓶液體內多次反復加藥;地面濕式清掃定期消毒,操作臺用專門的抹布擦洗;配制后的藥物不宜放置過久,現配現用;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
1.4.2 輸液過程中要根據病情調節輸液速度[2],對心臟病人、老年和兒童尤須注意。有些液體加入藥物后可使其PH值發生改變,藥物相互作用發生分解、聚合、沉淀等化學反應不僅會降低療效而且可產生毒性引起輸液反應,故尤其需要掌握新藥的配伍禁忌及不良反應。由于藥物配伍不當,添加藥物過多或添加藥物本身熱原不合格,易發生輸液反應[3]。嚴格檢查藥液質量,輸液用具的包裝及滅菌有效期等,防止致熱原進入體內,保留余液及輸液器,并送檢驗室作細菌培養。
1.4.3 注意藥物使用的濃度和禁忌證,關于藥物劑量過大的問題,特別是小兒科的患者,常見的有肝素鈉、氨茶堿、利巴韋林、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藥物。護士要發現這些問題,就必須留意觀察患者的身高、體質、年齡,積累用藥的經驗,注意藥物使用的濃度和禁忌證,發現問題大膽提出,或報告護士長,讓護士長協調解決,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醫生溝通協調好。其次,要認真細致計算藥物的使用劑量,特別是兒童用藥量,對小于1mL的藥物一定要用1mL注射器吸取,以保證用藥準確。
1.4.4 注重配藥室及治療室的環境,治療室常規紫外線燈消毒每日2次,每次1h;每日對室內、門窗、臺面、治療車及地面濕式擦拭消毒2次。每月治療室空氣細菌監測1次。配藥及輸液操作過程中,減少治療室及輸液問人員流動.避免掃地等以減少空氣中的塵粒。在空氣凈化、紫外線、臭氧和藥物熏蒸這四種消毒方法中.空氣凈化方法效率最高,效果持續、操作簡單,并且對人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基于此原因,輸液室最好采用空氣凈化器來提升空氣質量。配藥室配備生物安全柜.將輸液反應的發生率控制到最低點。選擇信譽保證、質量可靠的廠家提供的帶有終端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輸液器具及藥品的保管要做到專人專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貯存不宜過久。同一個批號盡量在短期內使用。輸液器使用前要認真查看有效期、包裝袋有無破損、有無漏氣等現象的發生。
2 結果
本組患者輸液反應臨床表現輕型22例.重型14例,其中6例未做用藥處理,停止輸液后癥狀消失;其他14例患者經過對癥用藥等各方面的處理后輸液反應癥狀好轉并逐步消失。
3 討論
輸液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影響會引起人體異常反應.輕者引起發熱、寒戰、發疹、暈厥,重者出現昏迷、休克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我們護理人員應善于觀察問題,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加強靜脈輸液各個環節護理,樹立防范意識,認識到預防輸液反應的重要性,加強與醫生的協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障靜脈輸液給藥的安全性,減少靜脈輸液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 賀瀅.輸液反應的預防與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2):199
[2] 林麗珍.23例小兒靜脈輸液反應的護理[J].熱帶醫學雜志,2003,25(3):361—362
[3] 劉艷玲.引起臨床輸液反應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中國醫藥導報,2008,5(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