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74-01
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肢端壞疽,是糖尿病慢性致殘性疾病,亨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引起下肢血液循環不足、缺血、潰瘍、壞死甚至并發感染的一種足部病變,多見于病程長、年齡在60歲以上、血糖控制差、并發癥多的患者,可使糖尿病加重,抗感染力下降,傷口不易愈合而形成壞疽,導致惡性循環,致使患者截肢致殘,嚴重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全方位、系統、精心的護理治療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強患者對治療的順從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動權交給患者自己,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消除足部隱患,預防糖尿病足的復發,降低截肢致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臨床資料
我院從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5.4歲,水泡18例,潰瘍20例,壞疽2例。
2 護理
2.1 水泡的護理。皮膚水泡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處理:大水泡在無菌操作下抽取滲液,小水泡給予無菌紗布包扎,保持局部清潔,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不能人為剝脫只能任其自然脫落,以防繼發感染。有足癬者可用1∶5000高錳酸鉀泡腳,2次/d,不超過1周。
2.2 創面的護理。皮膚破潰未感染創面:用碘伏消毒3~4次/d,保持創面清潔,抬高患肢,伸直肢體,避免受壓及負重,可用紅外線照射以促進肢端血液回流,亦可局部氧療(吹氧)促進創面結痂。
淺表感染創面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每日清創換藥,換藥應嚴格無菌操作,可用慶大霉素加胰島素或地塞米松紗布濕敷,也可采用一些生物制劑或生長因子類物質如靜脈滴注剩余的白蛋白直接外涂創面,有利于潰瘍愈合。
深部嚴重感染、潰爛較深伴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并有壞死組織者,換藥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用碘伏消毒皮膚及創面后用呋喃西林液或雙氧水、生理鹽水徹底;中洗,剪除壞死組織,局部用紅外線進行燈照射,距離為30—50em,2次/d,15min/次,將創面分泌物送作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根據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加胰島素換藥及外濕敷,并配合全身用藥。
壞疽2例經胰島素強化治療、全身抗感染治療和局部換藥處理,感染仍無法控制,及時進行了截肢手術。
2.3 一般護理。幫助患者戒煙。煙草中含尼古丁,可引起周囝血管痙攣,使肢體疼痛加重,并可使動脈血與氧的接合力減弱、血液粘稠、血流緩慢,加重病情。密切觀察患肢的皮膚溫度和顏色的變化,動脈搏動情況及潰瘍壞疽程度等。指導患者加強肢體功能鍛煉,以避免下肢功能的廢用性減退,多做肢體屈伸功能練習。潰瘍患者創口穩定后,鼓勵并幫助其下床活動,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科學分配飲食,既要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也要保證患者正常的生理需要,以增強抵抗力。
2.4 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問題。糖尿病足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沮喪、自卑等不良心理,引起食欲下降、失眠、血糖波動等,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護士要掌握其性格特點及心理變化,予以充分的理解,同時要加強對其的身心護理,向患者講解有關糖尿病足的有關知識,及時告訴治療方案及治療進展,使其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便使患者安心配合治療。
2.5 飲食護理。正確合理的飲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礎。糖尿病飲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入院后應實行嚴格的飲食控制,指導病人定時、定量飲食,按病人情況合理分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根據飲食習慣和嗜好選擇并交換食物,將飲食安排至各餐次中,制定平衡膳食,并指導病人及家屬學習日常食物熱量的計算、食物的搭配方法、營養的計算方法、低血糖的預防及發生時的處理措施等。
2.6 健康教育。加強糖尿病知識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將足部護理視為生活的組成部分,培養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每晚用溫水泡腳,選擇和腳的鞋子,襪子應選擇棉毛制品,不穿過緊的鞋襪,以免影響足部血液循環。注意修剪趾甲,不宜剪太短,也不宜剪得有角度,以免損傷甲溝造成繼發感染。寒冷時應注意足部保暖。若發現足部皮膚變紅、疼痛、腫脹、水泡、磨傷、甲溝炎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感染擴散。
3 結果
40例患者采用降糖、抗感染和護理相結合等治療后,除2例截肢外,其余38例均治愈。
4 討論
糖尿病足的治療與護理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工作,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與護理工作分不開。糖尿病足的護理要全身與局部結合,既要精心護理潰瘍面,又要積極治療糖尿病,還要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糖尿患者一定要進行并發癥的教育,讓他們對并發癥危害性有高度認識,即使已經發生了糖尿病足,預防性的干預措施也不能放松,否則就會加重病情,不利恢復,甚至反復發作。每個方面都做到了,糖尿病足治療護理和預防就有成效了。因此加強足部護理,重視足部的局部用藥及處理,對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發展,減少糖尿病足的致殘率,使糖尿病足得以順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史軒蘩.協和內分泌和代謝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2] 孟憲芹.糖尿病足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