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門診是衛生院與社會的聯絡處,門診注射室是衛生院的一個大窗口。肌肉注射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常規護理技術操作,如何正確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臨床護士長期探討的內容之一。為了保證藥物的有效吸收,延長注射部位的使用,促進患者康復,注射室護士只有掌握了與病人溝通的技巧,才能真正的服務于病人,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與交往技能,才能使門診注射室真正成為衛生院窗口。
關鍵詞:門診注射 病人溝通 注射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82-02
肌肉注射是臨床常用的給藥方法,因為人體肌肉組織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藥液注入肌肉組織后,可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循環,作用于全身從而起到治療作用。在進行注射時,我們可選擇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上臂三角肌進行肌肉注射。
1 在治療疾病中,肌肉注射是臨床最常見的給藥途徑之一,掌握肌肉注射方法是護士們最基本技能
如何正確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臨床護士長期探討的內容之一,我經過多年臨床實踐探索,現將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總結如下:
1.1 服務熱情周到對待來診病人態度和藹,熱情接待,給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取得合作;
1.2 熟練掌握無痛注射技術,注射前可給病人輕松交談,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肌肉松弛,易于進針。注射時要做到兩快一慢,即進針和拔針要快,推藥要慢。對刺激性強的藥物,針頭宜粗長些,且進針要深,否則易造成硬結和疼痛。如果同時注射幾種藥物,應先注射無刺激性的,再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同時推藥速度宜更慢,以減輕疼痛。
2 在飛速發展及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只有掌握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贏得醫療市場
2.1 在接待進行注射的病人時:要以愉快、積極的情緒感染病人,減輕病人對注射的恐懼心理。人們常說微笑是最好的語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際交往中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溝通的先決條件,也是護士良好修養的表現,在交往過程中,護士應具有易被接受的親式感。
2.2 要對病人選擇恰當的稱呼要尊重病人:選擇合適的稱呼。選擇恰當的稱呼往往是我們與病人建立良好關系的起點。到注射室進行治療的病人,常需要數天甚至一天數次進行注射,如能記住病人的名字,則更能讓病人感到護士的關注,利用消除緊張心理。
2.3 要善于抓住與病人交談的契機:無論為病人做何種注射前,都必須用語言與病人進行溝通,以解除其思想顧慮和負擔,取得良好配合。與病人溝通,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時間、地點,與病人正式地交談。我們可以在首次接到病人的注射通知單時,關切的問一聲:“你怎么了?為什么要打針?”再為病人抽血、肌注或靜推藥物時,可以一邊操作一邊與病人交談。這樣既分散了病人的注意力,又能了解病人的病情,有針對性的對病人進行健康宣傳。
2.4 要針對病人年齡、性格、職業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談話方式和內容,要緊緊圍繞病人的病情、治療不要海闊天空,漫無邊際,要善于控制談話的局面,將談話控制在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圍內。要多安慰、鼓勵病人人身逆境、面對不幸時,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和鼓勵。對于老人及感情脆弱的病人,要多用安慰性語言。對于小孩,要多用鼓勵性語言。
3 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
3.1 嚴重水腫患者,該類患者肌肉注射應選用較長的針頭,要行深部注射,進針長度為針梗長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將注射部位皮膚按壓,將水腫液推向一側后再進針,目的是讓穿刺點不在各層組織的同一位置,注射后錯開的皮膚回到原來位置,以防止藥液和水腫液在拔針后反溢或外滲,注射后按壓數分鐘。
3.2 肥胖患者,該類患者應選用較長的針頭,行深部注射,進針深度為針梗的2/3~3/4,因肥胖患者脂肪層較厚,應防止藥液注入脂肪組織影響藥物的吸收效果,避免局部出現紅腫現象。
3.3 兒童和消瘦患者,注射應選用小型號的針頭,進針深度較常人稍淺;或者角度改在<90度而>45度,防止針頭刺到骨骼,避免出現彎針、折針現象,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影響藥物的吸收和治療效果。尚不能行走的幼兒,因其臀部肌肉尚未發育好,不宜在臀大肌處進行注射,可選用臀中肌、臀小肌處注射。3歲以下不配合的幼兒注射時速度宜快,以防因哭鬧、肌肉緊張引起彎針、斷針現象。
對患者肌肉注射只要正確掌握適合于疾病的相應方法,就能避免藥液反溢、外滲或局部紅腫現象的產生與硬結的形成,也能避免組織和骨骼損傷,有利于藥液的充分吸收,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從而提高護理技能和服務質量。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患者對護士的要求也很來越專業,護理學的發展要求護士不但要熟練掌握??评碚摷白o理技術護理學論文,還必須深入學習其他各個領域的知識。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知識,才能對病人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出有科學依據的回答,取得病人信任。凡是陌生知識領域的問題,人容易接受暗示,但我們要避免不良暗示,使用積極的暗示。如碘試驗過程中,注射完成試液后,為避免不良暗示,不要對病人說:“您如果感到有頭暈、頭痛、胸悶等就及時告訴我們?!倍梢詫Σ∪苏f;“您如果感覺哪兒不舒服就及時對我們說?!?/p>
護士在各種注射中,要掌握無痛操作技術,注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在各種靜脈穿刺中,應做到一針見血,如不能一針見血,應向病人表示歉意。護士熟練無痛的操作技術實際上也是一種綜合性的非語言交流,是維系溝通效果的紐帶。在為病人進行注射時,要善用非語言交流。護理過程中常用的非語言符號系統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的姿勢和運動。有時,對病人的關心體貼,可以體現在一個細微的動作中。如摸摸發熱病人的額頭,在為病人靜脈注射完畢,幫病人把捋起的衣袖放下等。一個細微的動作,體現出親情的關懷。
參考文獻
[1] 陳懷敏.實現護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7年11期
[2] 鄒艷輝.護患溝通技巧現況及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4年09期
[3] 文紫萍.護患關系與護患溝通[J].當代護士,2005年04期
[4] 賈啟艾.提高護生人際溝通素養的策略[J].護理研究,2003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