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府逐瘀湯方出自清代醫學家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一書。該方是王氏諸方中應用最廣泛的一個。本院從2010年起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5例為我院2010年1月到12月的門診女性患者,85.88%取得較好療效。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 治療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206-02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為婦科常見病。它是由于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而全身及內外生殖器無器質性病變存在。[1]圍絕經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幾已耗盡,尤其剩余卵泡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銳減,對垂體的負反饋變弱。[1]
失去了對下丘腦、垂體的反饋作用,使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不能產生成熟的卵泡而排卵異常,從而失去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出現的不規律陰道出血,稱為更年期功血。子宮內膜腺體在長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續性的增生反應,當雌激素水平出現較大波動時,子宮內膜就不完整的脫落,發生不規則子宮出血。[1]
我們從2010年起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85例為我院2010年1月到12月的門診女性患者,年齡40歲至55歲,絕經期和圍絕經期的患者。病例表現:月經紊亂,出血多,含有血塊。舌質暗紅,暗紫或有瘀斑,脈象脈澀或弦緊。中醫診斷為崩漏。辨證:血瘀型。西醫診斷為: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B超顯示:子宮內膜增厚。
1.2 服用方法。血府逐瘀湯口服,用500毫升水加入藥中煎煮至150毫升,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服用到血止。在后兩個月經周期前一周左右服用可至月經第2天。以三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連續治療三個已經周期。
2 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指導原則》標準,臨床癥狀消失,停藥半年無復發為治愈;癥狀減輕,月經紊亂得到改善為效顯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3 治療結果顯示
85例更年期宮血的患者,治愈73例,占85.88%;有效10例,占11.76%;無效2例,占2.35%。
4 討論
更年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漸退化,從而失去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出現的不規則陰道出血,稱為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同時體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征候群。主要表現為心煩,失眠,心悸氣短。
西醫治療以止血為主,除了普通止血藥外,多用孕激素治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手術最常用刮宮治療。但患者承受一定的痛苦,多數人是非意愿的。而且這些治療無法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和治療某些精神癥狀。
運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不但可以有效的止血,還可以調節月經紊亂,改善更年期的精神癥狀。
崩漏雖有寒熱虛實之別,但瘀血留阻終歸是崩漏的重要環節——寒則血凝而瘀,虛則血行緩慢而瘀,氣滯不行亦致瘀,故其治總以去瘀為主而兼顧其他。[2]
血府逐瘀湯出自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乃為其諸多祛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身痛逐瘀湯等)中所治癥目最多的一方。配伍特點:活血與行氣相伍;祛瘀與養血同施;升降兼顧。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3]
方論:本方原為治瘀血內阻胸部,氣機失暢以致胸痛胸悶之劑。王清任認為隔膜的低處,且如池,滿腔存血,名曰“血府”。于是根據“血府”可以產生“血瘀”的理論,創立此方。本方本治胸部的瘀血證。我們具此引入婦科更年期綜合征中。血瘀胸中,肝失疏泄,瘀血阻滯下焦,致月經紊亂。用此方的本義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發現其療效卓越。本方有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懷牛膝共11位藥組成,其中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懷牛膝、方中當歸是為君藥,能活血化瘀,又能補血養血,配合生地涼血清熱使瘀去而不傷正。現代醫學研究當歸的作用:對子宮平滑肌的作用:對離體子宮的作用富華等于1954年報道了甘肅岷縣當時含有興奮和抑制子宮平滑肌的兩種成分,具有雙向性作用。抑制成分主要為揮發油,興奮成分為水溶性或醇溶性而乙醚不溶性的非揮發性物質。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有活血化瘀之功為臣藥。懷牛膝是使藥,祛瘀通經引血下行。方中又佐柴胡、枳殼以疏肝理氣,桔梗開宣肺氣為諸藥之舟楫,能載藥于胸中血府,桔梗與枳殼相配又能調理胸中氣機升降,諸氣藥旨在氣通血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效。對更年期引起的情緒不穩,精神委靡,心悸胸悶有較好的改善。同時治療血瘀型的功血效果較好。根據現代醫學的藥理分析本方有改善微循環,抗休克[4],還有凝血和抗凝作用[5]。這對更年期的宮血有良好的止血的作用。
綜合以上所論,本方有凝血和抗凝的和改善微循環作用,對更年期宮血有止血的作用。還有明顯的調節月經紊亂,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的作用,改善更年期的精神癥狀。所以臨床上用此方治療更年期功血有較顯著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婦產科學》.第五版
[2] 王立照.血府逐瘀湯治療崩漏30例[J].中國中醫急診,2003,(3):200
[3] 彭智平,劉少燦,劉保和.應用血府逐瘀湯驗案.中國中醫藥報
[4] 《中成藥研究》,1988(7):29
[5] 《浙江中醫雜志》,1981(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