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220-02
口腔修復美學是隨著口腔醫學美學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逐漸形成的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將美學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人體美尤其是容貌美的構成法則,以及口腔醫學美學、口腔修復美學研究成果直接運用于口腔修復臨床和科研,提高口腔修復工作者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美學素質,提高技藝水平,從而達到患者滿意的既符合生理生物學要求又符合美學規律的口腔修復治療效果??谇恍迯兔缹W的研究范圍集中于口頜系統的面下三分之一,而面下三分之一在人的容貌美中占據特別重要的地位,其美學結構特征已引起眾多學者的關注。因此,可以說口腔修復美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在口腔修復臨床醫療和基礎理論研究中,為維護、塑造口腔頜面部尤其是面下三分之一健美的創造性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系列醫學美學現象和醫學審美規律的科學。
在口腔修復實際工作中不少人都體會到盡管醫生費盡心思、一絲不茍,嚴格按照專業要求完成技術操作,但由于缺乏口腔修復美學知識和技巧上的指導,總達不到理想的視覺效果。因此科學地利用視覺、美學法則提高口腔修復醫生的視覺敏銳力和審美能力已是當務之急。
1 口腔修復美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1 人工牙形態的選擇及排列。人工牙的形態及排列最能體現患者的特征和年齡、性別的差異,在選擇人工牙時應注重區分,不要千篇一律,應符合形態美的規律。概括起來男性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力量與堅毅,乃“陽剛之氣”,女性則是嫻雅與溫柔,呈“陰柔之美”。如年輕的女性可選擇圓鈍、貝殼狀的人工牙冠,按均衡、對稱、平均值角度排列,所有的角度呈圓弧狀,易與女性的性格特征相聯系。男性患者尤其是青壯年,人工牙冠的形態以表現剛毅富于進取心的性格為主,人工牙需要明顯角度,特別在排列方面中切牙平直,側切牙內轉,而尖牙外轉,覆蓋少量側切牙,更突出中切牙,表現男性的剛強性格。而老年患者,如何體現歷經滄桑的形態,在排列人工牙和選擇人工牙形態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人工牙切端磨損痕跡,人工牙的頸端呈尖型,暴露牙根部,鄰面接觸以面為主,這些需借助于調磨、修改人工牙以達到效果。
1.2 人工牙的顏色。天然牙有良好的光澤,有淺黃、淺白和淡黃色,選擇成品人工牙或制作烤瓷冠牙,應盡量符合天然牙的色彩,還要與患牙相鄰近的牙齒或皮膚的色澤相匹配。醫生比色時應考慮口腔周圍環境對色彩的影響,如病人的口紅、面部化妝,治療巾色彩,醫患服裝,診室墻壁顏色,有色光源等,都有可能影響比色準確性,從而使修復體失去逼真感覺??敬裳乐谱鬟^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特別由于瓷的厚度不夠,做出的烤瓷冠失去光澤,顯示不出生命力色澤,缺乏足夠的層次,牙冠的體部、頸部、切緣不易區分,這些在制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烤瓷冠制作時應仿造同名牙研磨出牙表面不規則的發育溝、窩和自然磨損,在光線照射下使入射光線形成漫反射而產生光澤,從視覺上更容易造成與天然牙相似的感覺。
1.3 前牙修復的和諧美。如何達到前牙修復的和諧美。和諧美應包括排列要對稱均衡,顏色要協調有對比,形態具有比例和諧。因此,前牙修復要求做到與鄰牙關系比例協調,顏色一致和大小統一,且形態上符合要求。中切牙、側切牙、尖牙在大小選擇時是有區別的,側切牙最小,中切牙最大,下頜的牙齒比上頜要小,它們之間雖有大小差異但整體布局和氣概應具有不齊之齊,參差中求整齊的和諧美。排列方面應符合上下頜弓關系,排列在牙弓弧線上,前牙具有適度的覆蓋關系,無論從唇面觀或面觀,前牙排列呈曲線而不是呆板的直線狀態。在一個美的微笑中上頜4個切牙切緣形成的曲線應與下唇緣線又稱微笑線(SmileLine)基本吻合,而下唇緣線的弧度隨著年齡增長和面部表情肌張力的下降而逐漸變小,即青年人下唇緣線彎曲程度大,老年人漸趨平直,所以應使中切牙和側切牙距合平面上相差的距離(一般為1mm)符合患者年齡特征。Richarde E·Lombardi等主張:中切牙體現年齡,側切牙表現性別,尖牙體現性格。
2 介紹幾種特殊情況下改善前牙美觀的修復設計
2.1 反向關系的前牙缺失反關系由于下頜覆蓋上頜(又稱地包天),下頜骨過度發育,上唇凹陷,嚴重影響美觀,成年人矯治可能性減小,如果又同時伴有前牙缺失,在恢復個別前牙牙列位置時,采用雙牙列修復,可以增加唇側部位的豐滿度,改善美觀,盡量避免維持反牙關系的排列。
2.2 前牙出現不規則間隙的處理。牙齒之間出現間隙,破壞了牙列的連續性,影響面容的美觀。較多見在上頜中切牙的間隙,其大小不一,若間隙<2mm,直接用烤瓷冠修復,間隙>4mm,通過正畸牽拉將近中較大的間隙分散到中切牙遠中變成3個小間隙,減少牙體組織的磨除再進行烤瓷冠修復,修復時由于有自然間隙,修復后牙冠比正常牙冠稍大,選色時應注意選擇色調較暗、明度較低的顏色,尤其在頸部可加深顏色造成視覺上的錯覺,感覺牙小而達到美觀效果。
2.3 變色牙的治療。臨床上常見的變色牙有釉質發育不全、氟斑牙、四環素牙、牙髓壞死等,都可引起牙體顏色改變。輕者發黃,重者黑灰色,給患者心理帶來影響。目前解決變色牙除了采用漂白術、光固化樹脂全覆蓋、烤瓷冠修復外,還可采用瓷貼面修復方法,可取得更滿意的效果。瓷貼面是用烤瓷技術制作出一層薄的瓷面,覆蓋牙唇面部分,用光聚合樹脂將瓷面粘結在經酸蝕處理過的牙面上,遮蓋了變色的牙齒,既美觀又實用,最為患者接受的是磨除牙體組織少,有利于牙體組織的健康,而且瓷貼面在美觀、抗染色老化、組織相容性等方面具有樹脂貼面無法比擬的優點,其發展標志著美容牙科朝理想目標邁了一大步。
人類審美的主要形式是視覺過程,這就要求我們的口腔修復體無論是單個的還是多個的,是固定的還是活動的都應達到理想的視覺形象,既應符合患者的性別、年齡和氣質特征,又力求使修復體達到仿生和逼真的效果,佩帶后襯托起唇部的豐滿與整個面貌比例協調,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隨著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的美容修復新材料的不斷發現和研制,以及新工藝新技術與美學原理的良好結合,一定能圓滿解決口腔修復學領域中的一系列美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