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際結算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環節,如何規避國際結算風險是外貿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國際結算風險主要有信用證風險、匯率風險和政治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外貿企業可以從加強信用證風險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嚴格防范政治風險和充分了解貿易伙伴情況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關鍵詞】 新形勢 國際結算 風險規避
導言
國際結算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國際結算風險已經成為了外貿企業風險的主要來源,給企業的正常運行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新形勢下,我國不少貿易伙伴國家經濟環境不斷惡化,進一步加大了國際結算風險,給貿易活動的順利進行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進一步凸顯了結算風險規避的重要性。如何防范國際貿易結算成為了國際貿易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向外貿企業經營活動提供理論指導,本研究將具體分析新形勢下企業具體的國際結算風險,并探究相應的規避措施。
1. 國際結算風險
1.1信用證風險
當前,信用證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結算最為重要的方式。信用證的風險主要來自于開證銀行、信用證硬條款和信用證軟條款。開證行承擔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對賣方準時獲得貨物款項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開證行的信用一旦出現問題,必然會給收賣方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同我國相比,一些國家的銀行監管制度比較寬松。這導致一些資信低銀行的出現。它們一旦成為開證行必然會加大了信用證風險,給貿易活動的順利進行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另外,信用證硬條款也是風險的主要來源。銀行在付款的時候會對裝運條款、結算條款等硬條款進行核查,在確認無誤之后才同意付款。收匯方有時會因為單據同硬條款不符而面臨銀行拒付的危險。再次,軟條款也是賣方需要規避的重要風險。軟條款指的是付款條件不明確或者收匯方難以接受的條款。一些申請人有時會在信用證中設立軟條款,給收匯方的合法利益帶來威脅。
1.2匯率風險
賣方從出口到獲得貨款一般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貨款一般是以外匯來計算的,匯率的變化會給賣方帶來一定的風險。近年來,我國采用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進一步加大了匯率的風險。因此,規避匯率風險,保證賣方的利益應該成為國際結算風險規避的重要目標。
1.3政治風險
每個企業的商業行為都不可避免要受到國家政治環境的影響。政治風險是國際貿易結算風險的重要內容。一些國家或者地區有時候會因為政治和經濟原因,限制甚至禁止買方向賣方付款,給賣方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另外,戰爭和動亂會對買方的正常經營帶來嚴重影響,導致其沒能根據合約要求及時付款。
2. 風險規避措施
2.1加強信用證風險管理
加強信用證風險管理需要企業深入了解開證行的具體情況。企業要對開證行的經營狀況與信用進行充分調查。一旦發現開證行可能給結算帶來威脅,企業應該考慮終止與其進行合作,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企業應該對單據的硬條款進行細致的了解,嚴格防范來自硬條款的風險。再次,企業還需要對單據的軟條款進行了解。對單據中表述不明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企業應該加強同貿易伙伴的溝通,以便保證單據內容合理、表述清晰。這對保證結算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2降低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已經成為了國際結算的重要風險。對于這一風險的規避,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在給人們進行融資與投資帶來機會的同時,也給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創造了機會。企業通過購買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可以有效降低匯率風險。另外,企業為了規避匯率風險,還可以考慮選擇對自身有利的結算貨幣。這能夠避免企業因結算貨幣的貶值而蒙受損失。比方說,我國企業在向美國企業出口的時候,在預期到美元將會升值時,應該可以考慮將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2.3嚴格防范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常常受到企業的忽視。但是,其危害仍然不可忽視。企業可以從兩個方面防范政治風險。一方面,企業要關注貿易伙伴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政治情況。企業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對當地的政治情況進行準確把握。同時,建立有效的應對機制,以便在政治突發情況發生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購買政治風險保險。政治突發情況難以預料和控制。企業通過購買政治風險保險,能夠在遭受到損失之后獲得一定的保金。
2.4充分了解貿易伙伴情況
同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更大。企業并沒能對貿易伙伴的情況進行準確的把握。一些不法企業會利用這一特點從事詐騙活動,給賣方權益帶來一定的損害。為此,了解貿易伙伴情況應該成為風險規避的一個重要內容。賣方在開展貿易的時候,應該對買方情況資金情況和信譽進行充分了解,并以此作為貿易活動決策的重要依據。另外,賣方還可以通過權威的信用風險機構對買方的情況進行評估。由于空間的限制與專業性的不足,賣方有時并沒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對買方情況進行調查。這時候,賣方可以同信用風險機構進行合作,借助信用風險機構的力量對買方的情況進行調查。信用風險機構具有比較強的客觀性和專業性,其調查的結論的可信程度很高,能夠幫助賣方掌握更多準確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肖光清.外貿企業如何進行風險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 1998,3.
[2]劉玉平.客戶信用制度與應收賬款的管理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 2001,2.
[3]張海玲,戴瑩星.基于進出口商的信用證風險及防范研究[J].現代商業,2008,11..
[4]閻華紅.中國企業風險與防范[M].北京:工商出版社, 1999.
[5]吳百福.國際貿易結算實務[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經濟貿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