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是國家近年來推行的一項重要的農村社會福利政策,對我國廣大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雖然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農村養老保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就如強化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進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以期更好的促進和推動我國農村養老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 財務管理 現狀 措施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是以個人交納為主,通過集體補助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在自愿前提下進行的個人儲蓄積累式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我國廣大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1991年,政府正式將農村養老保險列入了我國的社會保險基金當中,雖然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農村養老保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集體補助太少,政策扶持不足,使得農保較之其他的社會養老保險,還是十分落后,不能跟上我國當代農村的養老形式和需求,因此積極探索和推行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勢在必行。本文就如強化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進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以期促進和推動我國農村養老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1.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內容
1.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不同于其他的社會基金,它的主要內容包括調劑金和責任金兩種。調劑金主要包括基金中的捐贈、應付利息的超出部分和其他收入等,主要作用是彌補和調劑管理費及責任金的不足和虧損等,是農村養老保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責任金主要是農保經辦機構對保險對象的負債,也是未來農保金支出的重要來源。其重要內容包括凈保費和其應付利息積累費用等。
1.2農村養老保險的支出與收繳
1.2.1農村養老保險的支出。農村養老保險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四種,即:養老金、退保金、繼承保證金和喪葬費。
1.2.2農村養老保險的收繳。農村養老保險的收繳主要內容包括:凈保費、各類捐贈款項、運營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
2. 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農村養老保險缺乏規范的管理
2.1.1缺乏規范的基礎管理。由于我國的農保起步較晚,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很多基礎性的管理還不夠規范,再加上近年來村班子換屆、鄉鎮撤并等,導致有些村鎮存在投保繳費的記錄不符等問題。這些都造成了新舊農保在銜接時的困難。
2.1.2退保范圍大。在我國,農戶退保必須符合以下要求:保險對象在戶口遷入地未新建農保;保險對象轉為非農業戶口;保險對象在繳費期內死亡等等。這些都屬于正常退保,其集體補助和個人交納金在扣除相應的管理費用后會將本息全部返還保戶。而非正常的退保則不予返還全部的集體補助。目前,我國農村以農轉非為借口進行退保的現象大量存在。
2.2農村養老保險的整體水平偏低
2.2.1領取水平偏低。雖然新農保提高了其養老金的最低支付標準,但目前我國的規定農村養老金基礎金額為55元,有些地區只有30元,基礎養老金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
2.2.2參保覆蓋范圍較小。目前,我國的農保制度規定的投保對象只局限于農民,但隨著城鄉-體化的不斷發展,農村與城鎮在戶口界限上逐漸模糊,只能農民參保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顯然已不能滿足當前新農村的發展需求。
2.3借支基金制度存在漏洞
目前,我國的農保基金制度實行的是專款專用、專戶儲存,任何單位、部門及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調保險基金。但由于目前我國的農保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資金上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國家批準基層管理機構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這就給農保基金的支取埋下了管理隱患,以此為借口進行農保基金違法挪用、調用等現象層出不窮。
2.4缺乏高效合理的農保基金運營模式
2.4.1投資利率低、渠道少,且運行不穩定。目前,我國在農保金的投資上只限于銀行儲蓄和國債,其模式看似安全,實則存在貶值的風險。隨著我國在宏觀經濟政策上的改變,銀行利率多次下調,國債收益率不斷降低,造成了只依靠銀行儲蓄和國債投資的農保基金的貶值。
2.4.2基金的運行層次低。目前,我國現行的農保制度規定農保基金的運營由縣級行政單位負責,這就造成了農保基金的運行范圍小、層次低、經濟效益不高。
3. 加強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措施
3.1完善新農保基金的財務管理政策制度
各級相關管理單位和機構要不斷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政策和制度,遵照國家統一實行的農村社保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本地區實際的農保管理參與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符合當地農戶切身意愿和利益的新農保措施,規范新農保財務管理的工作行為,完善新農保管理制度體系,使新農保政策的意義和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3.2 加強新農保基金發放流程的管理
為確保新舊農村養老保險銜接的順利進行,各級有關部門和機構要加強對新農保基金發放流程的管理和控制。具體措施如下:
3.2.1制定科學、合理的發放制度。各有關單位要科學、合理的制定基金發放流程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確各環節的財務操作要求和標準,規范崗位職責,實現新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法制化管理。
3.2.2嚴格查核新農保檔案。要徹底清查原有的舊農保的明細表、繳費卡、繳費手冊等,并逐一核查投保人的身份證、繳費時間、投保數額等。做到戶不漏人、村不漏戶、鄉不漏村,確保能夠徹底掌握農保底數。
3.2.3嚴格退保流程。要積極的借鑒企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和方法,嚴格農保的退保流程和審批手續,確定只有其保戶死亡才可退保。
3.3加強農保基金的管理
要加強對新農保的基金財務管理,調整和改革基金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努力維護新農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3.3.1穩定利率,推行復利底線的農保政策。要調整和改變原有農保利率隨銀行利率而調整的模式,推行復利底線制度,使農保基金有各級財政作保障,平衡新農保基金的收支情況。
3.3.2提高基金運營的層次。要積極的開拓市場化運作的新農保模式,在保證新農保完整、安全的基礎上,將新農保的運營提高至省屬財政部或勞動部,以便提高新農保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4加強新農保基金的財務核算
各級管理責任單位要加強對新農保基金的財務核算,對調劑金和責任金的管理、核算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查,嚴格審查財務報表及報告,堅決杜絕非法挪用、調用、借支基金等行為的發生。
結語:
目前,我國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制度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因此,各級有關部門要及時的進行政策調整,做好其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緊跟社會發展新形勢,不斷的完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不斷推動農保制度的建設發展,使其真正做到惠農惠民。
參考文獻:
[1] 張璐.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探究[J].新財經(理論版),2010(06).
[2] 凡秋霞.淺議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治困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3] 何志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活力,2011(06).
[4] 孫鐵男.水庫農村移民社會保障問題的研究[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1(05).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南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