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的統計工作是幫助企業的管理者準確地認識企業各種數量關系的基本手段,統計部門為企業領導提供數據、信息及常規性分析,為企業領導的科學決策、經營管理、控制與監督生產經營工作提供客觀的依據。
【關鍵詞】 企業 統計 管理 問題 對策
企業統計工作是對企業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企業活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當前,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現代化管理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健全統計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
1.要充分認識統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統計工作是企業各項工作的基礎,沒有統計信息作為基礎,企業領導就成為“盲人騎瞎馬”,無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取勝。在企業各種計劃的編制中,離不開統計報表提供的統計數字作為下一步工作計劃的依據。檢查監督計劃的執行和落實,需要統計報表的數字,從而及時了解計劃執行的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問題發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計劃實現。統計利用其特有的形式,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方映各項生產、經營的執行情況,以供企業領導進行預測和決策,制定方針和計劃,監督和檢查各項指標執行情況和完成情況,指導各項工作順利完成。統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監測作用,決定了統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層工作。
2. 目前企業統計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一是統計工作崗位得不到領導重視,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簡單相加或匯總,填幾張報表完事,把統計工作簡單化。企業中重會計而輕統計的現象普遍存在,認為會計核算、收支把關重要,是為本單位所用,統計工作主要是為上級統計部門所用。因此,統計人員兼職多,專職的少,且變動頻繁,在企業改制、調整中,統計機構和統計崗位也被首當其沖地撤銷或合并,統計人員精簡、下崗的較多;二是企業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越來越不健全,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統計數據質量下降。特別是現在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由單一的國有、集體發展到包括私營、個體、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并存,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樣,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三是統計人員的素質普遍不高。多數中小企業甚至于大型企業綜合統計人員均為兼職,以會計或其它工作為主,統計工作為輔。這些人員或學歷較低,或因業務沖突,或因素質較差,或因事業心不足責任感不強,對統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就遠不及專職人員,也沒有多少自覺性擠出時間去學習統計理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有的只懂會計知識而不懂統計知識和統計業務,有的既不懂會計又不懂統計,只是被動應付填幾張報表而已。更談不上進行統計調查、分析與預測,提供統計咨詢,實行統計監督。尤其統計增加專業性報表時更是上報質量越來越差。
3. 加強企業統計工作的幾點認識
第一,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并明確其職責。在企業都應設立綜合統計崗位。明確其職能,并使其保持相對獨立性。綜合統計崗位應具有以下職能:
設計并制定本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要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需要,考慮企業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需要,把政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部門、單位,明確其報送或提供的時間、內容及方式。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
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一是要對應由綜合統計部門負責且由各級單位層層上報的信息進行審核,而后加以匯總;二是要收集審核本企業其他職能部門負責匯總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業以外但對企業生產經營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統計信息。在此基礎上,該部門一方面應完成各種統計報表的對外報送任務,另一方面應負責向本企業領導和各有關部門提供其所需的統計信息。
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種信息進行簡單分析,如分析生產進度情況;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利用生產、盈虧、質量、銷售、市場行情等多方面的統計信息分析產銷增減原因三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對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內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結果應以分析研究報告的形式體現。企業綜合統計人員應具有較高素質,不僅掌握統計理論與分析方法,還應熟知本企業業務工作流程和各部門職能,掌握一定的經濟理論和計算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可考慮設立總統計師崗位,以領導綜合統計部門并使其有效發揮其職能,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
第二,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統計職能及責任。在企業中,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統計信息都決不僅限于計劃統計部門內部。如勞資部門掌握機構人員數字,基建部門掌握投資數字,技術部門掌握技改數字,營銷部門掌握銷售數字等。因此,為確保企業統計資料的系統性完整性,應該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中明確相應的統計責任,要求其按統一確定的口徑、范圍及時間提供相應的統計資料及分析報告,要特別重視一些被忽視的部門的信息。
第三,將統計信息自下而上的單向運行變為上下左右之間的多向運行。這種信息運行方式應該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各種基礎信息由各基層單位向各職能部門運行,滿足各職能部門的匯總需要;二是各職能部門的專項信息向綜合統計部門橫向運行,滿足其綜合對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經過加工、分析的各種綜合信息由綜合統計部門向企業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基層單位多向運行,分別滿足其管理決策、研究問題和了解情況的需要。
4. 加強統計隊伍素質建設
在過去,企業統計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級布置的報表。簡單的工作任務,使不少企業安排業務素質不高的人員擔任統計,但時過境遷,他們面對市場經濟的變化已跟不上時代的節拍。有些統計人員,雖是科班出身,卻因統計工作的簡單化,而被慣成方法滯后,成為缺少創意的少有作為者,面對新時代所賦予的新任務,他們又難以適應。
在當今市場經濟主導下,全面系統的統計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統計業務基礎、專業技術和相對固定的統計人員來完成。相對穩定的統計隊伍,可以積累經驗,為企業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貢獻。如果責任心不強、上進心不足、業務素質低下,勢必貽誤正常工作。統計人員要善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才能勝任本職工作。同時,企業尤其是需要具有責任心、富有時代感,并有開拓創新精神與較高業務素質,能帶領同事一道學習與工作的統計負責人。
在這種情況下,統計人員應自尊,要自信、自強,方能自立。統計人員務必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爭取創新,多出成果。與此同時,企業領導和有關部門,也應為統計人員創造機會,組織他們學習統計知識及相關的業務知識、法律制度和微機知識,支持他們參加統計工作會議,鼓勵統計人員參加業務水平和技術職稱的考試,引導他們積極提供統計資料,主動參與企業管理,對工作積極并有較大貢獻或較快進步者,應該及時給予表彰。在主觀上能勤奮者,加上客觀條件之改善,統計受重視,將水到渠成,必將使企業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結語
統計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也是我們認識社會的有力武器,是對企業經濟活動實行監督控制的有效手段。統計工作為企業提供了及時了解市場動向,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信息,企業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隨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成本、價格、品種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統計也是企業觀測市場風云的主要渠道。統計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將發揮日益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農管局八五七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