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煤炭企業走過了高速發展的十年,如今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影響,市場煤價下滑,煤炭庫存大幅上升,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面對當前不利形勢,煤炭如何應對市場變化,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呢?本文從當前我國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局以及制約煤炭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尋求煤炭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以推動煤炭工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煤炭行業 困局 制約因素 持續健康發展
截止今年年初,煤炭行業走過了高速發展的十年。過去十年曾無限風光的煤炭企業如今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影響,煤炭庫存增加,市場煤價下滑,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那么,煤炭企業面對當前不利形勢,如何應對市場變化,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呢?下面從當前我國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局以及制約煤炭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從中尋求煤炭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以期煤炭企業能逆勢突破,迎來轉機,推動煤炭工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1. 當前我國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局
1.1國際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煤炭行業難以獨善其身。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宏觀經濟下行,經濟增速回落,主要表現為: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需低迷出口不振;二是我國主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節能減排;三是國內消費動力不足,投資需求不旺;四是資源環境、勞動力的約束強化,潛在增長降低;五是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規律影響。這五因素導致煤炭的需求下降,外煤大量涌入,煤炭下游行業經濟增速回落,煤價下跌,煤炭庫存增加,形成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
1.2隨著多項技術的突破,煤炭行業受到嚴重沖擊。
經過15年的潛心研究,美國的頁巖氣已經進入大規模商業開發階段,過去5年里,美國頁巖氣的產量增長超過了20倍。干凈、廉價的頁巖氣嚴重沖擊著美國煤炭的地位,美國煤炭行業為應對頁巖氣的猛烈沖擊,大規模尋找海外買主。美國煤炭由于賦存等方面的原因,開采成本遠小于中國,進口量快速增長,對中國煤炭形成巨大的沖擊。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取得突破后,我國先后建造11條超高壓輸電線路。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突破及廣泛運用、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使原來傳統使用火電的地區用上了更為清潔高效的能源,沖擊傳統的煤炭市場。
2004年以來,隨著中國鐵路重載技術的突破,使得長距離運送大宗貨物不再困難,使有區位優勢的企業優勢弱化,煤質差的企業劣勢凸顯。
1.3國內煤炭產能的過快提升,導致產銷失衡。
2011年全國煤炭產量35.2億噸,在建產能21億噸(其中5億噸產能要在2015年之后釋放)。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煤炭總需求量可能達到43億噸,總產量可能達到51億噸。不考慮進口的情況,一年產量過剩8億噸,累計產量過剩約18億噸至20億噸。這種產能過剩打破產銷平衡,使煤炭陷入困局。
2. 制約我國煤炭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
2.1資源條件。煤炭企業擁有的煤炭可采儲量、地質條件、煤層煤質、運輸條件等資源稟賦情況是其可持續發展的硬件基礎。
2.2生態環境。煤炭企業由于煤炭的開采、加工、運輸等原因而造成對礦山周邊環境的破壞,特別是有些地方過度開采,造成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不良后果,破壞了生態平衡,使得資源浪費嚴重,制約其可持續發展。
2.3宏觀經濟狀況。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煤炭需求量的變化、煤價的高低,從而決定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在煤炭企業嚴重虧損,企業就會舉步維艱,難以發展。
2.4企業管理水平及自身實力等。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職工素質的高低及企業發展理念、規劃是否合理,企業的凝聚力、企業的資金實力等都是影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
3. 突破困局,煤炭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途徑
3.1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質降本,深挖內潛,提高經濟效益。
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是命脈和根基。在現在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提高煤質是打開市場的必由之路。首先進行“質量就是生命線、保煤質就是保生存”的理念宣灌,同時強化“煤質是設計出來的”理念落實,從開始設計工作面之初就著重考慮煤質問題;其次把煤質管理關口前移,采取工作面改造、掘進頭分裝分運、見渣堵口、全過程現場監督等一系列措施來保證煤質;再者加強對當地煤炭市場、洗煤廠和主要用戶跟蹤調查和服務,掌握第一信息,逐步擴大市場占有量。全面提高煤質和產量,在多變的煤炭市場情況下,保證企業生產銷售的正常進行。
目前煤炭市場形勢嚴峻,這倒逼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企業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苦練內功、深挖內潛,嚴抓節支降耗,嚴控生產成本,嚴控非生產性開支,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自身控制風險的能力。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增強成本管控意識,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實行成本管控精細化。企業內部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控本降耗,減少投入,精打細算,把控本提效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頭戲,通過降本增效推動企業發展。
3.2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企戰略。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成了重要的生產力,圍繞高新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國家與國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展開了搶占經濟制高點的競爭。相對而言,我國煤炭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低下,長期以來以粗放式經營為主,就更需要大力開發和應用高新技術,推動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企的發展思路。
企業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煤炭企業要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必須注重吸納高素質人才,拉長資源產業鏈條、提高煤炭附加值、吸引優秀人才、發展技術創新應是煤炭企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點。當前應立足于現有的基礎和條件,運用現代化技術和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3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當前煤炭行業的經濟形勢看,總量過剩、惡性競爭使得眾多煤炭企業如履薄冰,廣大煤礦工人的基本生活也受到了持續惡化的經濟形勢的嚴重沖擊,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轉產經營是每個煤炭企業遲早必須面臨的問題。
煤炭企業優化產業結構,首先可以對原煤進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煤炭是初級產品,原煤生產利潤空間有限,要想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延長產業鏈條,實現產品結構升級,對原煤進行深加工。可以以煤炭產業為龍頭,形成以煤為主,電力、焦炭化工、建材建筑、機電修造、商貿服務等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建成“煤-電-材”高耗能產業鏈;“煤-焦-化”高附加值產業鏈;“資源-產品-廢物利用”的環保型循環經濟鏈,實現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還可以發展煤氣發電、礦渣水泥、煤矸石發電和發展綠色農業等循環經濟項目。
發展循環經濟既是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的根本出路,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減輕環境壓力的根本之策,煤炭企業在做大做強煤炭主業的同時,還可以圍繞煤炭來生產各種配套產品和服務,如錨桿、重介質粉、浮選劑、油脂、膠帶、大量消耗性產品以及機電修配、機械加工等行業。同時對整個生產和生活循環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以及垃圾進行科學回收利用,興辦廢物和垃圾資源利用的工廠,真正實現“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流程,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從而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盡可能低的程度,從而實現煤炭企業和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3.4做好煤炭企業的安全建設,是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
煤炭企業要堅持“安全大于天”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擺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時刻以安全工作“七零”為奮斗目標,即:人身安全事故為零、機電設備運轉事故為零、工程質量事故為零、頂板事故為零、瓦斯超限為零、水災事故為零、火災事故為零。堅持“從零開始、向零奮斗”,樹立“消除一起隱患就是消除一起事故,帶著隱患生產就是違章指揮、制造事故”的理念,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除不生產、質量不達標不生產、安全沒有把握不生產”。 在安全上要加大投入,減少礦井事故發生率,并做到合理合法開采,不能只看重短期經濟利益,造成過度開采、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不良后果,破壞生態平衡,使得資源浪費嚴重。另外還要做好工作面的地壓、水壓及瓦斯等災害預防預測工作。為保證給大型礦山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國家還需要進一步整頓礦業秩序,堅決取締非法的小煤礦。做好煤炭企業的安全建設,是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
總之,煤炭企業要破解當前面臨的困局,實現持續健康、永繼發展,就要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質降本、深挖內潛,提高經濟效益,并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同時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做好煤炭企業的安全建設,以此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來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