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黑龍江省區域物流發展的現狀,應用SWOT分析法對黑龍江省物流網格發展存在的優勢、劣勢、機遇與威脅進行分析。利用論證結果對黑龍江省區域物流網絡的科學有序發展提出相關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 黑龍江省 區域物流 SWOT分析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黑龍江省對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能否形成黑龍江省的區域物流網絡,形成若干具有較強集聚輻射能力的物流產業集群,是黑龍江省十二五物流發展規劃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 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發展的SWOT分析
1.1優勢(Strength)
1.1.1牢固的經濟基礎是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的保障
黑龍江省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4.7%,人口3831.2224萬人。初步核算截止至201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1250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增幅高于全年目標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0個百分點,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是全國重要的食糧、石化、礦產資源、裝備機械、綠化食品加工產業帶。
2008年底,黑龍江省進出口總值達229億美元,環比增長32.4%。對俄羅斯、美國、韓國、日本進出口值分別為110.6億美元、14.4億美元、9.6億美元和6.2億美元。漲幅分別增長3.1%、84.5%、1.3倍和4.7%。區域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增長及其拉動力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物流網絡的形成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1.1.2良好的地緣位置是創造更大物流價值的充分條件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有3038公里的邊境線,占中俄邊界總長的42%,與俄羅斯的5個邊區(州)相鄰,地處我國對俄經貿合作最前沿,是我國對俄貿易的橋頭堡。在中俄間分布的25個邊境口岸中,黑龍江占15個,其中11個口岸已經開通了國際道路運輸。國際道路運輸企業經過重組整合,進一步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服務方式也由單一的運輸向代理、倉儲等綜合性和現代化國際物流企業發展。由于中俄兩國的經濟結構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在俄羅斯經濟還處于調整階段,本國的輕工商品難以滿足需要,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很大,而且依賴性很強。中國商品通過黑龍江的口岸城市輻射周邊地區及遠東各大城市及獨聯體各國和歐洲地區。黑龍江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工作思路中,把大力發展黑龍江國際物流園區建設確定為工作重點。
1.1.3強大的運輸網絡是保正物流暢通的前提
黑龍江省交通運輸網絡發達,2011年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共完成貨物周轉量1984.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2%。
(1)鐵路。黑龍江省鐵路專用線優化整合效果逐步顯現,全省鐵路貨運效率顯著提升。據統計2011年1~6月份,平均每條專用線日裝車增長11.7%,日卸車增長11.9%;車輛周轉時間壓縮0.04天,鐵路貨運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2011年全年哈爾濱鐵路局貨運發送貨物24547萬噸,比2010年增加1197萬噸;創造運費收入181.42億元,比2010年增加21.94億元。
(2)公路。截至2011年底,黑龍江省現有公路貨運站119個,年平均日換算貨物吞吐量10.03萬噸。 2011年,全省貨運量分別達到4.4億噸,貨運輸周轉量843億噸公里,較上年同比增漲10.6%。
另外,黑龍江水運擔負著對俄貿易,沿江煤、木、糧、油大宗貨物及江海聯運等任務,在全省經濟發展、支援邊疆建設、擴大對俄開放、運送國際物資等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水運完成的貨物周轉量達7.42億噸公里。
1.2劣勢(Weakness)
1.2.1運輸成本高,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黑龍江省地大物博,被稱為是資源大省、糧食大省,正因如此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輸出省份。但因黑龍江省地處我們最北部、農作物季節性突出、大宗貨物輸出比例高等原因造成單向運輸特征突出,導致空車返程率高,物流運輸成本也隨之升高。
1.2.2混亂的物流市場,是整合物流行業形成行業規模化的阻力
我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物流業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基于黑龍江省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對俄貿易方式,物流業在黑龍江省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各種中小型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但這些企業所能承擔的業務能力和業務風險卻略顯薄弱,這些企業又處于互相競爭、相互排斥的狀態,缺乏政府統一的管理,各自為政,難以兼容。所以整合黑龍江省現代物流業混亂的局面,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2.3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專業化、標準化成程度不高
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的靈魂,每個“物流孤島”無法連通,是傳統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巨大障礙。缺乏EDI、RFID和GPRS等技術,無法跟蹤貨物,即時獲取信息,影響效率。同時,物流設備陳舊、技術更新緩慢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黑龍江省眾多倉庫中專業化、標準化倉庫比較少,許多幾十年前的倉庫已無法繼續使用,但新型自動化倉庫仍未建成,導致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緩慢和物流系統難以形成網絡規模。
1.3機會(Opportunity)
1.3.1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物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目前,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戰略的延伸,制造設備的升級和更新,新興地方產品的推進都將增大黑龍江區域物流的需求。黑龍江省糧食外運利用鐵路運輸通過山海關至關內,或通過鐵路運到大連方向后通過水路運到南方各省或出口,可占總量的80%以上。還可以通過滿洲里、黑河、綏芬河等口岸出口到俄羅斯,總量不大但卻在逐年增長,是可深度開發的的糧食物流通道。
1.3.2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多項政策的扶持
為大力推進黑龍江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黑龍江省區域物流網絡系統的大規模建設,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文件中指出:到2015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 GDP的比率下降2%,物流業成為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建立覆蓋城鄉、產業聯動、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培育10個年營業收入超5億元和5個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物流企業集團;形成若干具有較強集聚輻射能力的物流產業集群,使我省成為東北亞國際物流發展核心區域之一。規劃中還強調對黑龍江省物業產業發展要實行政策扶持,如取消向貨運車輛的不符合規定的各種收費項目、減免納稅額、省重點物流建設優先保證用地需求、支持物流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等政策。
1.3.3對俄貿易復蘇的促進作用
黑龍江省作為對俄貿易的“橋頭堡”和“樞紐站”,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依靠地緣優勢和傳統優勢,黑龍江省近幾年對俄進出口總額逐年增長,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額110.8億美元。
黑龍江作為我國對俄經貿合作第一大省,與遠
東地區始終保持著比較密切的經貿關系。在這種大經濟、大環境下勢必提高農業、農機、原材料的進出口總量,從而促進我國對俄的國際物流網格的發展,對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1.4威脅(Threat)
1.4.1國際市場的竟爭
加入WTO后,國外的物流業發展較早,物流企業規模成形,管理模式先進,可憑借自身優勢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中國的物流網絡。另外,國際市場開放后,外來品的輸入遠遠超過外銷產品,國際市場風險增大。
1.4.2國內市場的竟爭
黑龍江省處于東北三省的最北部,西臨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和遼寧省的物流業發展迅速,省內建設的物流園區均成規模,成為大宗貨物流的中轉基地,輻射東北、華北以及俄羅斯、韓國和日本等國家,而且硬件設施完善,增值服務精細。目前,物流業處于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客戶選擇余地更多,要求更高。這種結構矛盾使黑龍江物流網絡的形成降低了發展速度。
2. 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發展策略選擇
通過對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闡述,得出SWOT分析矩陳,如表1所示。
SWOT 分析的策略有 4 種類型:增長型戰略(SO)是依靠內部優勢,利用外部機遇快速發展的策略。對于黑龍江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的發展來說,政府要進一步深化物流體制改革,加強對物流網絡的建設,為物流網絡的發展提提供有利條件,構建基礎平臺,加大科技和人才的投入,消除不利于網絡形成和發展的不利因素;扭轉型戰略(WO)是利用外部機會,克服內部弱點的策略。發展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要利用本省的經濟和運輸優勢,區位和產業優勢。整合物流企業,逐步建立符合國際要求的專業化區域物流網絡。多元經營戰略(ST)是利用內部優勢,回避外部威脅的策略;防御型戰略(WT)是憑借克服內部弱點來防范外部威脅的策略,這兩種策略目前來講是一種冒險的舉動,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競爭力不足,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很難形成自身特色,創造品牌,因此,不太適合采用這兩項戰略組合。
綜上所述,SO戰略和WO戰略是黑龍江區域物流網絡發展的適宜采取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吳翔,付邦道. 基于 SWOT 分析的河南區域物流體系發展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09,(3):12-14.
[2]白世貞,夏盛盛,哈大齊區域物內物流配送系統評價. 物流技術 2010,(20):59-61。
(作者單位: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