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勘單位的會計辦理工作,歷經數十年的探索、實踐和發展,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行之可行的辦理方法和體系,在社會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屬于企業會計制度領域的一個范疇,具有濃重的企業特色,在某些方面已不適用于地勘單位,這導致了賬表嚴重不符。文章分析了當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就改革地質勘查企業會計核算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地質勘查 會計核算 財務體制 財務制度 收入 支出
1. 地勘單位會計中存在難題
1.1地勘單位財會隊伍整體素質較差
這些年以來,地勘單位為適應“事轉企”的必要,在會計隊伍建設方面,采取積極對策,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隊伍的整體素質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觀念變化遲緩。地勘單位是事業單位,至今籌劃經濟的觀念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一直以來,財會工作形成的報賬型沒有改變,財會人員就會算賬、記賬、報賬,只要本身的工作不發生賬務不對就心安理得,財會人員還沒有學會參與經營管理工作,當好領導參謀,這就難以適應變化紛繁的市場經濟。
二是財會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層次偏低。過去地勘單位相當多會計人員是從其他專業改行來的,特別是近幾年,個別單位作風不正,部分有會計知識、經驗、堅持原則的會計人員被閑置起來。甚至有的單位置《會計法》于不顧,更換會計,單位負責人“先斬后奏”,因而打亂了正常的會計工作秩序,給單位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埋下了隱患。
三是財會人員知識結構單一,業務本領不強。地勘單位執行的是地勘行業財務和會計體制,會計核算上是收支兩條線,與其他行業和社會監督單位接觸甚少,會計人員的知識僅限于本行業。面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和地勘單位財產多元化,就暴露難以適從的難題,對現代會計知識和相關經濟知識,如:辦理會計、金融、電算化知識等缺乏了解和運用。對國家的政策、財政法規、體制等學習分析不夠。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賬務不對嚴重,缺乏研究、預測本領,提不出可行對策,甚至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不利于對生產經營活動實施可行性的監督。
四是職業道德水平不高,不適應市場經濟對會計工作的需要。
1.2《地質勘查單位會計體制》不可以適應現在會計核算的要求
1.2.1《地勘單位會計體制》固守不求變。自《地勘單位會計體制》出臺以來,地勘行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假設:《地勘單位會計體制》允許地勘單位承擔國家預算內地質勘查工作有節余額,節余額留在地勘單位可以按照4∶3∶3的比例分到地勘發展基金、公益金和應付工資三個科目內,而現在實際工作中預算內地質勘查工作如有節余,一定返還財政。再者,現在地勘單位又出現了許多新型業務,假設:探礦權、采礦權等難題,地勘單位上級主管單位至今也沒有就這些業務怎么樣進行會計核算提出可行的措施。相比這些年以來財務會計領域發生的巨大變革而言,《地勘單位會計體制》十余年來沒有任何變化,顯然早已跟不上時代變革的步調,成為地勘單位財務領域發展的障礙。
1.2.2地勘費性質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1996年財政部發布的《地勘單位會計體制》是為當時的地勘單位企業化發展量體定做的,很適合當時的情況。當時,地勘經費很少,離、退休人員經費和地勘項目經費都不可能滿足需求,更談不上在職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會計核算相對簡單,資金撥入主要應用“地勘工作撥款-中央預算撥款”科目,資金應用主要應用“地勘生產”和“其他經費支出”兩個科目就能滿足核算要求。屬地化辦理以后,地勘單位事業屬性更加濃厚,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地勘費撥款有較大幅度增長,撥款內容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地勘工作撥款除了有離、退休人員經費和地勘項目經費以外,新增加了在職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內容。資金撥入時,增加“地勘工作撥款-中央預算撥款”,費用發生以后,現行的《地勘單位會計體制》中沒有合適的會計科目對這些內容進行會計核算。在實際工作中,《地勘單位會計體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2.3個別業務無法處理。地勘單位事業賬冊部分還有部分業務賬務需要處理。如:計提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和固定資產折舊等難題。
現在,地勘單位事業部分財政支出嚴格按照預算開支,專款專用,資金不可以混合、交叉應用。預算資金中沒有撥付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和固定資產折舊。可是,《地勘單位會計體制》要求一定計提工會經費和職工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也一定按月計提。三者均形成費用,出現財政資金被擠占、挪用現象。計提的工會經費要上交工會組織,但按照《地勘單位會計體制》規定計提的職工福利費與當年的應用數常常不等。按照《地勘單位會計體制》規定,購買資產時,增加“固定資產”科目,資金被應用但沒有形成費用,計提折舊時,增加了當期費用但沒用占用資金,這三者均使得賬、表嚴重不一致。
2. 新形勢下地勘單位核算方式的思考
《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適用于納入事業財務辦理體系的各級各類國有地質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級地質勘查主管機構;從事區域地質調查、區域礦產調查、區域地球物理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航空遙感地質調查和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區域工程地質調查、區域環境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監測等基礎、社會公益性地質工作的事業單位;專門辦事于地質工作的事業單位。因此可知,凡是國有地質事業單位均可執行《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
《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第十五條地質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補貼收入,即地質事業單位直接和經過主管單位從財政單位取得的各類地質事業經費,包括地質事業費及各類專項經費。上級補貼收入,即地質事業單位從主管單位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性補貼收入。事業收入,即地質事業單位在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幫助活動中取得的收入。經營收入,是指地質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幫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中取得的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是指地質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其他收入,即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以上幾種收入,基本上涵蓋了現在地勘單位所有的收入。按照《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地質事業單位收到各種資金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財政補貼收入(上級補貼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收入類會計科目)
《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第十八條地質事業單位支出包括:事業支出,即地質事業單位在開展專業業務及其幫助活動中發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資、補貼工資、其他工資、職工
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助學金、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補葺費和其他費用。經營支出,即地質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幫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的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資、補貼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補葺費和其他費用。以上兩類支出,也基本上涵蓋了地勘單位各項支出。“事業支出”科目可以根據業務必要按照費用類型設明細科目,如:事業支出--基本工資、補貼工資或公務費等。費用發生時:
借:事業支出(明細科目)
貸:銀行存款\"經營支出\"科目可以按地質項目設一級明細科目再按費用性質設二級明細科目,如事業支出--XX縣城及周邊地熱資源調查--基本工資、補貼工資或材料費等。費用發生時:
借:經營支出--XX縣城及周邊地熱資源調查-基本工資(明細科目)
貸:銀行存款
需要闡明的是,無論是1996年《地質勘查單位財務體制》,還是1998年《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對其應用范圍均做了明確規定。地勘單位所屬的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各類多種經營企業執行《企業財務通則》和相應行業的企業財務體制,不屬于本體制的核算范圍。
屬地化管理以后,地勘事業單位事業法人賬套不該再執行1996年《地質勘查單位財務體制》,改為執行1998年《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較為合適。為有執行《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地勘單位財務才氣從根本上與財政廳的辦理協調一致;只有執行《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財務人員才能正確核算財政資金撥付的在職人員經費、離退休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醫療保險資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只有執行《地質事業單位財務體制》才能使賬、表趨于一致。1996年《地質勘查單位財務體制》規定,地勘單位對外投資如占被投資企業(含獨立核算多種經營企業)資本50%大概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制權的,應當將其一并報送,而不是匯總報送。個別單位年終將事業法人會計報表和企業法人財務報表予以匯總上報是極端錯誤的。 年終,各地勘單位應將事業法人賬套按照財政廳要求編制報表上報財政廳,如果財政廳要求將企業法人賬套內容一同上報,也不能編制匯總報表,應附后一并報送。如果財政廳沒有明確要求,企業法人賬套有關報表不予報送。
結束語
《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畢竟是1998年出臺的,十年來地勘單位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探礦權、采礦權等問題。中國會計學會地質分會已將“全國地勘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研究”作為2009年學術年會的主題進行研究非常必要。但愿研究結果能給不知方向、正在迷茫中徘徊的地勘財務會計隊伍指引方向,正確指導全國各地勘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前社會,地勘單位要生存、發展離不開現代財會管理體系,新的會計工作管理體系已成為地勘單位經營辦理的關鍵工作。
參考文獻:
[1]周 昶、管云鴻、鄧浦之,淺析地勘企業探礦權和采礦權會計處理.中國地質礦產經濟,2002(12).
[2]賀美、范會鳳,芻議地勘單位會計核算華北地質經濟管理,2007,(3).
[3]卜文周,對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兩難選擇的思考[J].華北地質經濟管理,2008,(3).
(作者單位:東北煤田地質局勘察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