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這篇文章通過對舊的會計準則與新會計準則進行對比,指出了新會計準則和舊會計準則之間的銜接,因為處理所得稅的方法存在差異使得新執行準則對企業損益、權益的影響,新準則下會計估計、會計政策變更的處理方法,指明了新準則提升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關鍵詞】會計差錯更正 會計估計變更 會計政策
1. 比較新舊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
1.1在信息披露上面的要求比以前更為具體。在新準則中對于披露差錯更正、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政策的要求比以前更具體。比如,在會計政策的變更方面,根據原準則的要求,需要披露不能合理確定累計影響數的原因、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理由和內容;在新準則中,除了要披露上述的內容以外,還要披露在財務報表中無法追溯的調整及調整金額和受影響的項目名稱和會計政策變更的當期、性質,表明了該原因和事實以及變更后的會計政策的具體應用情況、時點等信息披露的要求。會計估計、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披露和會計處理,沒有重大變更和非重大變更的區別,而是把它們的會計披露方式和會計處理方法用一樣的方式或方法來處理。用這種方法進行處理,有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提供會計信息所產生的效益效益其成本的狀況。因此,對于重要的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變更應當進行詳細、充分的會計披露和處理;而不是非常重要的變更,則可用重要性原則進行處理。而對于重大的前期差錯的更正以及會計估計、會計政策的變更,在企業的會計報表附注中應該對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影響進行具體的說明。如果股東的財富因為前期差錯的更正和會計估計、會計政策的變更而遭受嚴重的影響,股東要能夠更清楚地掌握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變化狀況。在新準則當中,對于處理非重要和重要的前期差錯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來進行。非重要的前期差錯能夠對相關的科目進行直接的調整,涉及損益的應該計入當期損益,而對于重要的前期差錯在進行更正時應選擇追溯重述法。
1.2把會計差錯改成前期差錯。會計差錯在舊的會計準則中分為本期發現的與前期相關的非重大的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以及本期發現的與本期相關的會計差錯。與本期相關的在進行會計處理的時候,要調整當期的相關項目。而與前期相關的,如果對損益產生了影響,要調整當期的相關會計報表的期初數以及期初的留存收益。如果對損益沒有產生影響,只調整在報表當中相關項目期初數就可以了;而在新的準則當中,增添了追溯重述法和前期差錯的定義。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是,新準則當中單獨強調了舞弊引發的差錯。對于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盈,按照舊制度的作法將其作當期事項而計進營業外收入;而新準則將其作為會計差錯而對其追溯重述。
1.3對于追溯重述和無法追溯調整的增加了新的的規定。要想運用追溯調整法那么就必須確定前期差錯影響金額以及會計政策變更累計影響數。如果不能夠合理的確定這種影響,追溯重述和追溯調整就不能夠進行。所以,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增加了對于追溯重述以及不能進行追溯調整的規定。就前期特定的某一期間來講,滿足一下任一條件的,就可以認為對于某項前期差錯不能夠用追溯重述法對其進行更正或對于會計政策的變更不能用追溯調整法對其進行調整:(1)在應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調整法時,管理層對該期間當時的意圖做出合理的假定;(2)應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調整法的影響數無法確定。在進行實際工作的時候,應當按規定執行并能夠正確理解,還要對追溯重述法有正確的理解,這是說在發現前期差錯的時侯,認為這項前期差錯從來不曾發生來對相關的財務報表進行更正的一種方法。
2. 新舊會計準則銜接的具體規定
新準則主要是對處理會計政策變更的方法進行了具體的規定,因此沒有提出專門的銜接方法,只是指明了生效的日期。新準則中指出了,企業在根據會計準則等行政規章、法規或法律的要求進行會計政策變更時,其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嚴格根據相關的會計處理規定來進行。如果是沒有規定的,其在處理時要采用追溯調整法,并且累計影響數和會計報表中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要進行調整,而以前年度的會計報表則不需要重新編制。如果無法合理確定其累積影響數,要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政策變更。所以,在施行新準則之前所發生的前期差錯更正、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變更的處理方法同新準則所規定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要進行追溯調整。
3. 在新準則中所得稅處理方法的不同對企業損益、權益的影響
舊會計制度中的所得稅核算方法是納稅影響法和應付稅款法下的收益表債務法和遞延法,而在新準則中規定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所得稅核算;其核算關注的對象也由原來的時間性差異、永久性差異變為暫時性差異,這是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出發,考察其計稅基礎與負債、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的不同之處。
3.1會計估計的變更。在變更會計估計的時侯可以不計算變更造成的累積影響數,也不用將以前年度會計報表進行重新編制,但是要用新的會計估計對未來期間和變更當期發生的事項或交易進行處理。可以看出,以前年度的損益和權益不受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它僅對變更當期產生影響,并且要在變更當期對其影響數進行確認。例如,拿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來講,其預計凈殘值或有效使用年限的估計發生變更時,通常會使變更當期的資產在以后使用年限以內的折舊估計變更受到影響。
3.2會計政策的變更。在新準則中明確規定,如果沒有發生特殊情況,用追溯調整法對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處理。變更所引起的累積影響數要對其期初留存收益進行調整,同時會計報表中的相關項目期初數也要進行調整。所以,期初的留存收益直接受會計政策變更影響,同時影響使所有者權益。另外,會計政策變更所涉及到的相關負債、資產科目的調整,會知識資產結構產生變化。
參考文獻:
[1]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輔導———中級會計實務(二).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中國財經報.
[2]胡曉玲.論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核算.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3]司馬小.論會計政策、會計估價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核算.管理學資料.
(作者單位:哈爾濱月亮灣排水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