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電子商務在全球廣泛興起到現在,它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我們能感受到它在催生新經濟和推動經濟全球化中所表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本文在闡述它優越性的同時,也冷靜的思考了它存在的一些問題,與電子商務的愛好者分享。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網購 安全性 誠信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過網絡進行購物、交易、支付等的電子商務新模式發展迅速。電子商務憑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不但受到普通消費者的青睞,還有效促進中小企業尋找商機、贏得市場,已成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動力。在Internet網上進行的電子商務營銷活動包括網上的廣告、訂貨、付款、客戶服務和貨物遞交等銷售、售前和售后服務,以及市場調查分析、財務核計及生產安排等多項利用Internet開發的商業活動。 隨著消費者對網購的興趣日益增加,淘寶網、阿里巴巴、亞馬遜、天都商城等網站脫穎而出并且各領風騷,但在我們覺得方便快捷省錢的同時是否對這個新生事物有過冷靜的審視和思考呢?
1. 電子商務的優點
1.1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的特點,為企業創造了許多貿易機會,使得中小企業可能和大企業擁有一樣的信息資源,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1996年2月28日,四川茂青茶廠積壓的1.6萬公斤茉莉花茶,通過Internet廣告招商,結果達成交易,成為國內有記載的第一次成功交易,可見,通過互聯網救活了一個垂死的小企業。同樣,電子商務也給從事該方面營銷的一些網上商業帶來了不菲的收益。美國的亞馬遜(Amazon)網上書店的年銷售額以34%的速度遞增,1997年銷售額達1.48億美元,1998年則可望突破5億美元。但是,亞馬遜從創立至今還沒有賺過一分錢,而西亞斯1997年的總利潤是12億美元。1998年亞馬遜公司的股價上漲8倍多,成為美國股市的明星。對于這種“亞馬遜現象”,美國股市分析家莫衰一是。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美國投資者看好網上商業的巨大潛力是其走紅的主要原因。 “十一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等服務企業不斷涌現。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01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再創新高,達到5.88萬億元,其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21萬億元。
1.2各種資源共享救助了很多家庭。幾年前,北京大學的一位學生,為挽救生命垂危的同窗,向Internet發出了求援信息,很快全球1000多位醫學專家在“網上會診”,患病的學生因此而脫離險境。還有眾所周知的,為了尋找那些走失的兒童,公安部和一些愛心人士成立了網上救助站,為許多家庭找回了那些丟失的孩子,有的甚至已經離散了二十幾年。還有一些弱勢群體的信息在網上公布后,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幫助,使他們的困難得到了解決,社會的大愛在互聯網上遍地開花。
1.3網上購物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如今網購已經不是新鮮事,男女老少都在參與。賣家只要通過申請,在網上占有一席之地,便可以從事商業活動了,和那些實體店相比,節省空間的費用和人力的費用,顯然銷售成本降低了,商品價格也比實體店便宜了很多,也正是這樣,消費者對網上購物趨之若驁,有的人甚至是情有獨鐘,成為網購的癮君子。據有關資料統計,大學生中有95%以上的人有過網購經歷,有50%以上的人以網購作為主要的消費途徑。企業辦公用品的采購,出差酒店的預定,火車票機票的購買,還有現在正在興起的美團網、拉手網,讓人們看一場電影,吃一頓小吃也可以在網上消費了,經濟實惠便利讓網購成為人們的心中所愛。商業活動已經不再拘泥于物理空間,虛擬空間更加激發了人們的消費熱情,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已經不知不覺的形成了一個浩浩蕩蕩的網購大軍這樣的一個群體。
2. 存在問題
2.1網上購物在誠信方面的問題。網上購物和實體店購物不同,它采取的是非實物、非現場的購物形式,所以消費者只能通過網上提供的圖片和相關文字信息以及一些廣告來選擇商品,這樣很容易出現實際商品與賣家所描述的不符的現象,由此引起糾紛。各種購物網站的信譽也良莠不齊,有些網站雖然商品的價格很低,但商品卻是以次充好,有的是二手貨,有的是假名牌,有的是劣質產品,關于這方面的投訴也是屢見不鮮。還有不少人利用網絡進行詐騙,有些消費者遇到過匯款之后不發貨或者不按時發貨的現象,出現質量問題,難以找到解決方案,即便可以退貨,但是消費者要承擔郵資,這種損失是消費者不愿意看到的。經常聽說有網上購物糾紛的事情,但能得到實質性解決的很少。
2.2安全問題是電子商務的又一個大問題。從網上購物、網上轉賬、網上股票交易,到手機繳費,有線電視繳費、電費繳費等等,人們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但是一些網站由于忽視安全體系的建設,經常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擊,致使顧客的QQ號、銀行賬號、郵箱密碼等被竊取,個人有價值的資料成為詐騙者有用的作案條件,出現了一些消費者銀行卡金額莫名減少,一些消費者誤把騙子當朋友講錢款匯走等等現象。用戶在網上支付遭遇意外損失后,屬于一般的民事糾紛,由于用戶很難證明銀行的計算機安全系統或者網站的安全系統出現問題,導致用戶在提起相關訴訟之后很難勝訴,不能完全滿足金融電子化的要求。
2.3虛假廣告宣傳是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又一手段。人們往往認為,網上營銷減少了很多銷售渠道,因而價錢低于實體店的銷售,所以更崇尚網上購物,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些網上宣傳的價格實際高于實體店的價格,有些運營商還有一些“光打雷不下雨,忽悠消費者的行為”。比如最近媒體爆料的京東、國美、蘇寧三大電商在“價格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虛構原價即促銷價高于原價、沒有履行價格承諾以及商家實際有貨,但卻在網店上顯示無貨,欺詐消費者。此外,有的電商承諾低價出售商品,但在網店上卻標明無貨,而實際的調查結果顯示商家倉庫實際有存貨。另外有的電商促銷的產品是獨家經營,其他商家根本沒有,因此也無從比較其此前承諾價格究竟是否為最低價。
結束語
網絡購物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表現,它給我們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優惠,但是盲目的不冷靜的網絡購物也可能會使我們陷入很多困境或者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虛擬空間市場的規范,除了依靠提高全民的道德水準之外,還應該在技術上進一步提高和相應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 信息工程分院)